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5.3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5.3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5 15: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5.3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如图示意某平台发布的2023年中秋国庆十大旅游热点目的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拥有两个热点目的地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湖南省 D.陕西省
2.十大旅游热点目的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第一级阶梯 D.人口稀疏区
3.假期出游,我们应该( )
①合理安排行程②提高安全意识③携带大量零食④文明健康出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武汉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在春季进行野外考察,夜晚繁星满天,他们露营在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带,但同学们不小心弄丢了唯一的指南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小组同学丢失了指南针,在夜晚可以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
A.太阳定向 B.北极星定向 C.河流定向 D.树影定向
5.隔天清晨,小明同学观察到太阳从他的左侧升起,那么他面朝的方向大致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6.进行野外地理考察时,同学们需要准备的必要工具有( )
①地图 ②照相机 ③望远镜 ④饮料 ⑤笔记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暑假出行计划,其中能够实现的是( )
A.甲:从天津乘船去青岛、上海、三峡 B.乙:从广州乘火车去日本
C.丙:从天津经京杭运河到杭州游玩 D.丁:从成都乘轮船去拉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以其旅途自主、活动方便的优点成为当前最为时尚的一种出游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8.自驾游出发前需要设计一个旅游方案。最合适的步骤是( )
A.选择目的地、设计线路、准备相关物品 B.准备相关物品、设计线路、选择目的地
C.设计线路、选择目的地、准备相关物品 D.准备相关物品、选择目的地、设计线路
9.旅游线路的设计应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 )
A.直线形线路 B.往返重复线路 C.环形线路 D.以上三种均可
10.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 )
①必要的衣物②常用的必备药品③照相机、摄像机、指南针等④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关于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要考虑的因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行方式尽可能多的选择航空运输
B.设计去西藏旅游的线路时,应突出其藏族地方文化特色
C.尽可能多的将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避免往返线路重复
D.旅游活动内容要多样化,要劳逸结合
12.小华做的暑假旅行攻略中,不可能实现的活动是( )
A.在西安吃肉夹馍 B.在青藏高原参加泼水节
C.在内蒙古草原上骑马 D.在哈尔滨漫步中央大街
13.下列叙述中,不是设计旅游线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
A.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B.根据不同的肤色选择不同的食宿条件
C.合理安排时间
D.旅游活动内容要多样化
14.201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某外国朋友想到中国欣赏正宗的“变脸”艺术,你建议他最好去( )
A.云南 B.陕西 C.四川 D.西藏
15.下列不属于设计旅游方案内容的是( )
A.旅游目的地 B.旅游线路设计
C.经费预算 D.天气状况
16.人们出游的决策,一般不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爱好等 B.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C.个人的闲暇时间 D.衣着打扮
17.能调节生活节奏、饱览山水美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生活方式是( )
A.游泳 B.旅游 C.赛马 D.滑雪
18.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
①必要的衣物 ②常用的必备药品 ③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④必要的食物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19.小明想到杭州天目山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地理老师向他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小明应该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
A.3-11月 B.5-9月 C.1-10月 D.7-12月
面对东北共有的林海雪原、白山黑水以及清文化发祥地、抗联英雄史迹、现代工业遗产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东北各地旅游服务机构和景区不再“单兵作战”“画地为牢”,而是越来越重视沟通协作,共打“白山黑水、北国风光”的旅游品牌,合力推进跨省主题游,在合作中利益共享。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广州的小明想要在寒假去东北旅游,他找到了下面一幅有关东北三省的地图,他读了此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南临渤海和黄海
B.东北三省陆上东邻韩国
C.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大约在120°E--130°E 之间
D.东北三省纬度位置大约在40°E--50°E之间, 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1.如果小明想先坐火车到北京旅游,然后再去东北,他到北京要选下面哪一条铁路干线( )
A.南北干线——京沪线
B.东西干线——京九线
C.东西干线——陇海线
D.南北干线——京广线
二、解答题
22.【户外徒步】某校地理社团,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了一次户外徒步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 有备而来
徒步是指有目的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是一项体力、经验、装备缺一不可的户外运动。
(1)同学们户外徒步前,应准备哪些必备物品,请至少列举两例。
活动二 行无止境
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小组,沿着不同线路,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下图为徒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2)分别说出图中的等高距 和山顶高度范围 。
(3)一组同学从甲村徒步至乙村,等高线越来越 (密集/稀疏),说明坡度越来越 (陡/缓),越来越费体力。
(4)二组同学沿着小青河,行走在 (地形部位),听潺潺流水,赏两岸景色。小青河流至图中M处的 (地形部位),形成瀑布。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23年春节期间,老君山景区迎来八方游客,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下图为老君山等高线示意图和金顶景观图。
材料一:老君山营销中心通过电视、广播、高铁、地铁、奥斯卡院线、电梯框架等多媒介合力推广老君山,持续深化“峰林仙境·十里画屏”文旅品牌,给予旅行社特殊政策,对导游介绍的自驾游客给予返点优惠。邀请旅游达人到老君山采风,大网红带动小网红产生裂变,带动数以亿计的粉丝关注。
材料二:老君山位于洛阳栾川县,是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老君山景色秀美,山形奇特,而且道家文化在这里流传两千多年之久。
(1)老君山地区地形崎岖,索道上行方向为 ,索道线路从上行点到下行点高度可能提升了 (填序号)米。
A.600 B.800 C.1000 D.1200
(2)甲、乙两条线路是从老君山攀登到金顶的线路,适合欣赏美丽山色的是 (填“甲”或“乙”),并分析原因 。
(3)举例说出老君山景区为促进旅游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请你设计两条旅行宣传语帮助老君山推广文旅资源。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漳河的源头在山西长治,属于太行山系。林州位于太行山脉东侧,境内山地、丘陵占86%。
材料二: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被世人称之为“人造天河”。红旗渠的建成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材料三:现在的红旗渠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1)读图分析,漳河发源于 (山脉)。红旗渠的修建,改变了水资源的 (填“时间”或“空间”)分布。
(2)读材料可知,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被世人称之为“ ”。
(3)林州地区山区面积广大,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这里应该发展 业。
(4)20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有哪些作用( )
A.增加财政收入 B.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林州缺水问题
C.建设旅游区 D.解决大学生就业
(5)红旗渠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此地游览的游客,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 请举例说明:(说出一点即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2.A 3.B
【解析】1.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拥有两个热点目的地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A正确,其他省有一个,B、C、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十大旅游热点目的地由广东、湖南、浙江、上海、江苏、重庆、四川、陕西和北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区,二三阶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假期出游,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计划,如①合理安排行程,②提高安全意识,④文明健康出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及时调整行程,错峰出行等,在出游过程中,大家应以文明的言行举止展示自身良好的文明素养,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①②④正确,B正确,携带大量零食不利于身体健康,③错误。故选B。
【点睛】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才具有可持续性。
4.B 5.C 6.B
【解析】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野外进行地理考察时,可以用指南针、太阳、北极星等定向。但由于指南针弄丢了是在晴朗的夜晚,因此可以采用北极星定向法,B正确;太阳定向和树影定向需要在晴朗的白天;河流定向需在河谷处,而露营地位于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带,ACD错误,故选B。
5.小明同学观察到太阳从他的左侧升起,说明其左侧为东方,右侧是西方,则他面朝南方,背朝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进行野外地理考察时,同学们需要准备地图来寻找地理信息,笔记本、指南针、照相机和望远镜等工具,我们要在野外的真实考察中仔细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这样我们既能够扎实的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进一步的学好地理,B①②③⑤正确;饮料不是必要工具,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
【点睛】要想学好地理,就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地理研究的是真实的世界,我们的课堂不仅在教室里,还在大自然和社会当中,学习地理还要求我们走进大自然进行考察。
7.A
【详解】从天津可以乘船去青岛、上海、三峡,故A正确。从广州去日本适宜乘船或坐飞机,两地之间隔着辽阔的海洋,故B错误。济宁以北的京杭运河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所以从天津乘船经京杭运河不能到杭州游玩,故C错误。从成都不能乘轮船去拉萨,两地之间没有水路相通,适宜坐飞机或坐火车,故D错误。故选A。
8.A 9.C 10.D
【解析】8.自驾游出发前需要设计一个旅游方案,旅游方案最合适的步骤依次是选择目的地,设计路线,准备相关物品。故选A。
9.设计旅游路线要因人而异,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要造就旅游活动的丰富多彩,并要注意劳逸结合。故选C。
10.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必要的衣物;常用的必备药品;照相机、摄像机、指南针等;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活动,需要与交通、通信、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相互联系,因此如何选择、确定理想的适合个人需求的旅游地点;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怎样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旅游线路;出行旅游前应该准备哪些必需品等等问题,都是人们出行旅游前常常会遇到并解决的事情。
11.A
【详解】设计旅游路线要因人而异,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A错误符合题意;合理安排时间,设计去西藏旅游的线路时,应突出其藏族地方文化特色,B正确;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C正确;旅游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并要注意劳逸结合,D正确。故选A。
12.B
【详解】关于以上四个旅游攻略中,在西安可以吃到肉夹馍,这里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故A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的4月份是热季,人们用泼水表达祝福,故B错误。内蒙古草原上以蒙古族为主,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喜欢骑马,故C正确。哈尔滨有著名的中央大街,故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B。
13.B
【详解】设计旅游线路时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故A不合题意;肤色是人的体质特征,不是设计旅游线路需要注意的问题,故B符合题意;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故C不合题意;旅游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并要注意劳逸结合,故D不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B。
14.C
【分析】
【详解】中国正宗的“变脸”艺术,来自于中国四川的川剧,是川剧中最出名的艺术。所以选C。
15.D
【详解】设计旅游方案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设计、经费预算。天气状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一般不列入设计旅游方案的内容。故选D。
【点睛】
16.D
【详解】人们出游的决策主要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爱好等,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个人的闲暇时间三方面的影响,一般不受衣着打扮的影响,故根据题意选D。
【点睛】
17.B
【分析】
【详解】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旅游行为而获得满足的一些基本需要,尤其是精神性和社会性的需要。能调节生活节奏、饱览山水美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生活方式是旅游。故选B。
18.A
【详解】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必要的衣物;常用的必备药品;照相机、摄像机、指南针等;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根据题意选A。
19.B
【分析】
【详解】读图可知,杭州的天目山大致位于30°N左右,由图可知,小明应该选择在5-9月出游。故答案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20.A 21.D
【解析】20.据图可知:我国的东北三省南临渤海和黄海;陆上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135°E附近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位于53°N附近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属于中纬度,北温带,故本题选A。
21.我国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三横五纵”构成了我国铁路线的基本骨架。小明从广州去东北旅游,坐火车经南北干线的京广线先到北京,然后再坐京哈线,故本题选D。
【点睛】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22.(1)地图、指南针、遮阳帽、药品、食品、水、衣服等。
(2) 50米 500-550米之间(或>500米,<550米)
(3) 密集 陡
(4) 山谷 陡崖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的判读等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由材料目的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是一项体力、经验、装备缺一不可的户外运动可知,应准备的物品有地图、笔记本、望远镜、照相机、手电筒、指南针、遮阳帽、手套、登山杖、背包、哨子、药品、食品、水、衣服等。
(2)由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山顶的海拔高度在500-550米之间。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爬山费力,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爬山容易;由图可知,一组同学从甲村徒步至乙村,等高线越来越密集,说明坡度越来越陡,越来越费体力。
(4)二组同学沿着小青河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M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二组同学沿着小青河,行走在山谷,听潺潺流水,赏两岸景色。小青河流至图中M处的陡崖,形成瀑布。
23.(1) 自东北向西南 C
(2) 乙 等高线弯曲且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图中甲线路经过山谷;等高线弯曲且向低处突出的是山脊,图中乙线路经过的是山脊。
(3)多媒介合力推广;文旅品牌深化;特殊政策给予旅行社;邀请旅游达人采风
(4)探寻道家智慧,徜徉仙境老君山;伏牛主峰,老君仙景,体验万年神秘,领略自然奇观
【分析】本大题以老君山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共分为四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旅游文化开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老君山索道的顶部海拔在1800米到2000米之间,索道底部海拔为950米,根据指向标可以推断,索道上行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上行;索道线路从上行点到下行点的相对高度为850米到1050米之间,可能为1000米。故选C。
(2)由图可知,等高线弯曲且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图中甲线路经过山谷,视野局限,不适合欣赏美丽山色;等高线弯曲且向低处突出的是山脊,图中乙线路经过的是山脊,视野开阔,视野欣赏美丽山色。
(3)老君山景区为促进旅游发展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 多媒介合力推广:通过电视、广播、高铁、地铁、奥斯卡院线、电梯框架等多种媒介展开广告宣传,提高老君山的知名度和曝光度。2. 文旅品牌深化:持续深化“峰林仙境·十里画屏”文旅品牌,突出老君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兴趣。3. 特殊政策给予旅行社:为吸引更多旅行社组织游客前往老君山,景区给予旅行社特殊政策和优惠,如降低门票价格、提供额外的服务等,以增加合作的动力。4. 邀请旅游达人采风:景区邀请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达人到老君山进行采风活动,并通过他们的营销力量,将老君山推介给更多的粉丝和关注者,实现带动效应和裂变效应。
(4)"探寻道家智慧,徜徉仙境老君山!" 这条宣传语通过突出老君山作为道家圣地的身份,吸引对道教文化和哲学感兴趣的游客。 "伏牛主峰,老君仙景,体验万年神秘,领略自然奇观!" 这条宣传语通过强调老君山作为伏牛山脉的主峰,既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又增加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24.(1) 太行山 空间
(2)人造天河
(3)旅游
(4)B
(5)绿色环保,注意保护旅游资源即可。
【分析】本题以红旗渠为材料,涉及水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以及文明旅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调用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漳河的源头在山西长治,属于太行山系。”可知,漳河发源于太行山。红旗渠为跨流域调水,其修建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2)根据材料信息“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被世人称之为‘人造天河’。”可知,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被世人称之为“人造天河”。
(3)林州地区山区面积广大,生态环境优美,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这里应该发展旅游业。
(4)根据材料信息“红旗渠的建成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可知,修建红旗渠改善了林州的生态环境,解决了林州的缺水问题,B正确;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建设旅游区、解决大学生就业,ACD错误。所以选B。
(5)减少对当地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文明旅游,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尽量使用能重复或循环使用的物品,提高物品和资源利用率;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 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提倡健康娱乐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