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5 15: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它气势巍峨地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南北差异”。关于秦岭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2.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3.《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乙区域——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C.丙区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丁区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读“黄河水系图和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4.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
A.兰州一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利津
5.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为防治黄河源头水量减少,应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黄河上游涵养水源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 B.疏浚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
C.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 D.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
6.关于图中④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北胡琴悠悠,山南腰鼓欢快 B.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C.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 D.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下图是“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数字③和④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分别是( )
A.寒温带和中温带 B.中温带和暖温带
C.暖温带和亚热带 D.亚热带和青藏高原区
8.图中温度带③和温度带④的分界线大体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7月0℃等温线 D.200mm等降水量线
9.我国湿润区的植被以( )为主。
A.草原 B.森林 C.沙漠 D.森林和草原过渡带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路线是沿着黑河一腾冲的“走胡线”。下图示意“走胡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走胡线”东西差异大,该线( )
A.东南部人口稠密 B.东南部降水稀少
C.西北部以平原为主 D.西北部铁路网稠密
11.图中A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
A.7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D.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
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往往还是重要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经过图中四座山脉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B.②地雪山连绵,冻土广布
C.③地辽阔坦荡,油气资源丰富 D.④地沃野千里,黑土土层深厚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岭”最有可能是( )
A.秦岭 B.大兴安岭 C.小兴安岭 D.南岭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北方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西北地区 D.丁——青藏地区
16.下列描述属于乙区域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17.下列民居,属于甲地区的是( )
A. B. C. D.
18.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地理特征与相关地区关联正确的是( )
①“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②“山北黄牛下田,山南水牛犁田”
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A.①—青藏地区 B.②—南岭地区 C.③—四川盆地 D.④—西北地区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①②两区的分界线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大致400mm年等降水量线、降水 B.1月0℃等温线、季风气候
C.大致800mm年等降水量线、海陆位置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地势
20.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②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③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发源地,河流自西向东入海
D.④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平原和山地
二、解答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天鹅是一种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候鸟,每年3、4月间北迁,9月中旬南迁,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喜欢栖息在滩涂湿地。下图为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根据监测数据,近年来鄱阳湖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在2013年,鄱阳湖的面积达到了3583平方公里,而在2022年的夏季,湖泊面积甚至只有800多平方公里。
(1)迁徙路线②跨越我国三个主要地形区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和 。
(2)小天鹅的停歇地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 (南/北)地区,需要越冬时,小天鹅会向 迁徙。
(3)请分析鄱阳湖成为小天鹅越冬场所的有利条件。
(4)近年来鄱阳湖面积大大减少,湿地面积锐减,也导致长江洪涝频发。请简要说出湖面萎缩最主要的人为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攥牢农业“芯片”,确保粮食安全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2022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指出,我国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现代化种业实施工程,强化制种基地建设。目前,我国已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在制种基地中,甘肃的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
(1)发展农业需要综合考虑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等因素,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类型各不相同:甲、乙两地区主要以 业为主,丙、丁两地区以 业为主。造成东西部农业分布差异的分界线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2)分析甘肃育种基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析四川建设育种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3.每年寒冬季节,云南、广东、海南等南方省级行政区域都有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为秋冬季节保价稳供提供有力支撑,也丰富了北方居民的餐桌。下图为我国“南莱北运”七大主要产区示意图。
(1)我国“南菜北运”主产区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区冬季进行蔬菜种植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2)“南菜北运”采取的主要运输方式为 ,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对北方的有利影响有 。
(3)图中C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 一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4)A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正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排除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划分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排除C;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排除D。故选B。
2.C
【详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金色中国”代表我国气候干旱,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有“草原广袤,牛羊成群”景观,C正确。“绿色中国”代表气候湿热,植被丰茂,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A错误。“银色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B错误。“黄色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D错误。故选C。
3.B
【详解】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述的都是南方地区(乙区域),B正确,AC错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应该是西北地区(丙区域),D错误。故选B。
4.C 5.A 6.B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河口—陕县,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迅速增加,C正确;河口以上的上游河段,黄河含沙量小且变化小,兰州—青铜峡、青铜峡—河口均位于上游河段,AB错误;陕县—利津,黄河含沙量逐渐减小,D错误。故选C。
5.联系实际可知,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能有效的涵养水源,A正确;在黄河上游疏浚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不利于涵养水源,B错误;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涵养水源无关,C错误;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会是草地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涵养水源,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6.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山北腰鼓欢快,山南胡琴悠悠,A错误;秦岭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所以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B正确;山北银装素裹,落叶纷飞,山南绿树红花,C错误;山南茶园遍野,山北麦浪滚滚,D错误。故选B。
【点睛】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泥沙大增,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床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7.C 8.A 9.B
【解析】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寒温带、②是中温带、③是暖温带、④是亚热带、⑤是热带,⑥是高原气候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读图可得,③是暖温带,④是亚热带,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由所学知识可知,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B正确。森林和草原过渡带位于半湿润地区,草原位于半干旱地区,沙漠位于干旱地区,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0.A 11.C
【解析】10.走胡线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人口稠密,A正确;走胡线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降水丰富,B错误;走胡线西北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C错误;走胡线西北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人口稀少,铁路网稀疏,D错误。故选A。
11.由图可知,A山脉为秦岭,该山脉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A错误;也是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B错误;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C正确;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错误。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12.D 13.A 14.D
【解析】1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读图可知,甲为天山,A错误;乙为巫山,B错误;丙为南岭,C错误;丁为大兴安岭,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D。
1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沙漠广布,A正确;②地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山连绵、冻土广布”指的是青藏高原,B错误;③地是南岭以北的东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油气资源少,C错误;④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地形坦荡、一望无际,“沃野千里,黑土土层深厚”指的是东北平原,D错误。故选A。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岭”最有可能是南岭,岭南是指南岭以南地区,这里纬度较低,气候湿热,适宜荔枝生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山脉众多,纵横交错的分布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15.A 16.B 17.A
【解析】15.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北方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读图可知,图中乙为西北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地区,“降水稀少,沙漠众多”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地势坦荡,黑土广布”描述的是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从图中看出,甲是北方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选项A窑洞位于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选项B竹楼位于南方地区,选项C葡萄干晾房位于西北地区,选项D蒙古包位于西北地区。故选A。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18.D
【详解】①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反应的是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②"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反应的秦岭地区的现象;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反应的 是北方地区的现象;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 典型的西北地区的现象。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9.A 20.C
【解析】19.读图可知,①是北方地区,②是西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①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有“黑土地”和“黄土地”之称,A错误;②是西北地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④南方地区,B错误;③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地势高峻,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此,且自西向东入海,C正确;④南方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1.(1)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2) 北 南
(3)鄱阳湖地处亚热带,冬季较为温暖;冬季鄱阳湖水位较低,露出浅滩湿地,可栖息地面积大;鄱阳湖水生动植物丰富,食物充足。
(4)问题:围湖造田;措施:退田还湖。
【分析】本大题以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的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 由图可得, 迁徙路线②跨越我国三个主要地形区从南到北依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从图示来看,小天鹅停歇地大部分位于秦岭以北地区。小天鹅需要飞向温暖的地方越冬,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递减,故自北向南迁徙,飞行的方向大致与经线指示的方向一致,大致沿与经线平行的方向飞行。
(3) 鸟类越冬需要充足的食物来源以及适宜的栖息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为温暖;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动植物丰富,为小天鹅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环境。冬季鄱阳湖水位较低,露出浅滩湿地,可栖息地面积大。
(4) 湖面萎缩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和容积减小,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以及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解决措施是退田还湖。
22.(1) 畜牧业(牧业) 种植业(耕作业) 400
(2)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利于种子的多样性繁育。
(3)劳动力充足、国家政策支持、农业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等。
【分析】本题以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以及部分农作物的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3个小题,涉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甲是西北地区,乙是青藏地区,这里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分布着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南方地区,这两地区以种植业为主。造成东西部农业分布差异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2)读图可知,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里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种子养分的积累,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有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储存;气温低,病虫害少,利于生产优质种子,甘肃跨我国四大干湿地带,自然环境多样,有利于种子繁育的多样性。
(3) 四川省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根据材料:2022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指出,我国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现代化种业实施工程,强化制种基地建设”该育种基地有国家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农业技术水平高等优势。
23.(1) 南方 纬度低,热量充足
(2) 公路运输 保障北方越冬蔬果供应
(3) 秦岭 淮河 气候
(4)400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菜北运”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地理分界线、公路运输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纬度低,热量充足,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冬季蔬菜产量较高,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供应基地。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运菜车辆从南方越过秦岭—淮河一线将蔬菜运到华北地区。公路运输机动灵活、简捷方便,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所以“南菜北运”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可以保障北方越冬蔬果供应、丰富餐桌果品类、稳定市场蔬果价格。
(3)C地区是北方地区,D地区是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4)A地区是西北地区,C地区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基本一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