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3四川省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3四川省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5 15: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3 四川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过渡的地带,云雾笼罩,降水丰沛,被称为华西南屏带。结合下图四川省华西雨屏带位置示意图,判断关于华西雨屏带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成都平原西部边缘②川西高原西部边缘③南北狭长,呈条带状
④东西延伸,呈团块状⑤易发生滑坡、泥石流⑥易发生台风、梅雨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推动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长三角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 B.水能丰富 C.雨热同期 D.黑土肥沃
3.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川渝地区为长三角提供的主要支持是( )
①资金②技术③劳动力④资源、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为了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水土保持 B.西电东送 C.川气东输 D.航道建设
2013年7月我国首次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治国理政方针。2023年11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5.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人口分布稠密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川渝地区与长江三角洲能够实现区域合作,主要得益于长江流域( )
A.充足的淡水资源 B.复杂的地形类型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便利的内河运输
7.近年,上海有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周边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是( )
A.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自然资源 C.提供消费市场 D.提供廉价人力
2012年到2022年间,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主骨架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和普速干线铁路加快建设,川藏铁路全线开工,重点区域城际铁路快速推进,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据此结合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8.川藏铁路的起止点是( )
A.昆明—西宁 B.成都—拉萨
C.西宁—拉萨 D.兰州—西宁
9.川藏铁路修建的中会遇到的困难( )
A.气候湿热,中暑脱水
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C.地表崎岖,峡谷纵横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10.高铁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促进贸易发展 B.更舒适、快捷,增加幸福感
C.降低了运输的成本 D.增加了城市GDP
四川省泸州市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油纸伞所在区域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京剧 B.豫剧 C.川剧 D.粤剧
12.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油纸伞以竹为骨,竹子主要生长在(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13.下列地区中,最适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4.达州市中学生小雪给新疆网友小新介绍我们四川省,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B.四川省境内有九寨沟、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著名旅游景点
C.四川省境内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湘江等河流,地处长江上游
D.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成都、德阳、绵阳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四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省拥有众多高品味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尤其是川西高原自然景观最为壮观、独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龙门山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6.四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 )
①旅游资源丰富、独特②交通便利③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④旅游资源品牌形象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有关四川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四川省主要由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形区组成
B.四川省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
C.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D.目前,四川省的交通仍十分不便,与外界联系较难
“西三角经济圈”包括成渝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西三角"成了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读“西三角经济圈”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西三角”的主要功能是( )
A.拉大东、西部差距 B.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C.打通秦巴山脉阻隔 D.开发该区域资源
19.下列不属于四川旅游资源的是( )
A.卧龙熊猫栖息地 B.神奇的九寨沟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长江三峡
二、解答题
20.成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都江堰进行研学活动。图是都江堰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进入景区后,在景区高处俯瞰景区全貌。A、B、C、D四点中,最有利于俯瞰景区全貌的是 点。
(2)从二王庙到玉垒山公园一侧,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B点与怀古亭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3)同学们研究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后,得出结论:①②③④四处的流水,仅 处通过的流水向方向 进入成都平原,进行农业灌溉。
(4)读图,简述飞沙堰的作用: 。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经康定、林芝,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西段位于 (地形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段经过 (地形区),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中段穿越横断山脉,横跨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2)川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分析原因。
(3)拉萨市位于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因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但夏无酷暑,原因是 。拉萨河河谷平原是西藏粮食主产区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是 。
(4)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说明其气候特征。
(5)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农业发达,分析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2.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川渝地区主要位于 (地形区),在长江的 (上、中、下)游河段;长江三角洲主要位于长江的 体(上、中、下)游河段,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 之地。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
(3)长江在两区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川渝地区可以利用长江丰富的 资源,进行水力发电;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可以提供便利的 出部交通,有利于区域的对外联系。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或水乡景点 。
(5)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之称,请分析其自然原因。(请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至少2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6页,共7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图可知,华西雨屏带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川西高原的东部边缘,是南北狭长,呈条带状,不是东西延伸,②④错误,①③正确;易发生滑坡、泥石流,⑤正确;台风、梅雨多发生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⑥错误;①③⑤正确,故选C。
2.C 3.B 4.A
【解析】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A错误;长三角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不丰富,B错误;长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正确;黑土分布在东北平原,D错误。故选C。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川渝地区不如长三角经济发达,川渝地区为长三角提供的主要支持是劳动力、资源、能源,③④正确;长三角可以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①②不符合题意。ACD错,故选B。
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会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是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的合作,A正确。西电东送、川气东输、航道建设不属于生态建设,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5.B 6.D 7.A
【解析】5. 据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但缺乏矿产资源,而且地租水平高、工资水平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则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②③正确;长三角地区比川渝地区人口分布更稠密、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排除①④;故选B。
6.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矿产资源缺乏,而长江上游的川渝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所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川渝地区能够实现区域合作,主要得益于长江流域便利的内河运输,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良性互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 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上海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是提供消费市场,A正确,C错误;上海市经济发达,矿产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高、价格高,BD错误;故选A。
【点睛】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一条河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能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①落差大: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②流量大:长江流域内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8.B 9.C 10.B
【解析】8.读图可知,川指的是四川盆地,藏指的是青藏高原,因此川藏铁路的起止点是成都—拉萨,成都是四川省会、拉萨是西藏省会,B正确;昆明是云南省会、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A错误;拉萨是西藏省会、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C错误;兰州是甘肃省会、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D错误。故选B。
9.气候湿热,中暑脱水,说明气温高、降水多,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A错误;干旱缺水,沙漠广布,四川盆地到是青藏高原没有穿过沙漠地区,B错误;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途径区域地形复杂,多河流,地表崎岖,峡谷纵横,C正确;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形容的是黄土高原,D错误。故选C。
10.促进贸易发展、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增加了城市GDP,三者是经济效益,ACD错误;更舒适、快捷,增加幸福感是社会效益,B正确。故选B。
【点睛】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11.C 12.D 13.A
【解析】11.从题干中油纸伞所在区域是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川剧,C正确;京剧是北京市的地方剧种,A不符合题意;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B不符合题意;粤剧是广东省的地方剧种,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平原地区通常缺乏竹子所需的特定环境条件,如较高的湿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A错误:高原地区的条件(如高海拔、温度较低)可能对某些竹子种类构成挑战,B错误;盆地的排水性与透气性差,故盆地中的竹林不如山地中的普遍,C错误;山地是竹子的理想生长环境,因为这里通常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降水、良好的排水透气条件以及合适的土壤类型,D正确。故选:D。
13.根据题干中油纸伞“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可知,不适宜在干燥的地区使用。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常年温和湿润,故适宜使用油纸伞,A符合题意;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故不适宜作为推销市场,B不符合题意;中东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故不适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竹子的生长环境:竹子多生长在阴凉、湿润、温暖、有适宜光照的地方,喜欢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土壤。竹子耐阴也喜光照,但不耐晒,夏季光照强时,需要进行遮阴处理,避免植株被强光直射,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14.C
【详解】四川简称川或蜀,四川盆地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农耕发达,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故A正确;九寨沟、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著名旅游景点都是四川省的著名景点;故B正确;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至四川省攀枝花市倮果注入金沙江;湘江位于湖南境内;故C错误;四川省是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最大、工业门类齐全、优势产品较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成都以及绵阳、德阳组成了四川的高新技术产业地带;故D正确。故选:C。
15.C 16.C
【解析】15.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龙门山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故选C。
16.四川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四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品牌形象好。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点睛】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其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
17.D
【详解】四川省主要由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形区组成,A正确;四川省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B正确;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C正确;四川省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水、陆、空交通都十分发达,与外界联系方便,D错误;故选D。
18.B 19.D
【解析】18.“西三角”通过其区位优势、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多元化以及政策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A错误,B正确;“西三角”主要体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不是打通秦巴山脉的工程建设,也不是为了开发该区域资源,C、D均错误。故选B。
19.卧龙熊猫栖息地 、九寨沟 、都江堰水利工程均位于四川省,而长江三峡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处,故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四川省常见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景观:四川省地处高原和盆地交汇地带,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其中包括壮美的山脉和雪山,如四姑娘山、川藏线上的海子山等;宽广的草原,如阿坝草原;深邃的峡谷,如九寨沟、黄龙等;清澈秀美的湖泊,如色达藏寨附近的纳木错。文化遗产:四川省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成都拥有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的故居武侯祠和杜甫的草堂,以及古色古香的宽窄巷子和锦里古街;峨眉山是佛教圣地,有许多著名的古寺庙,如金顶寺、竹林寺等;康定地区有康巴文化的代表,如康定情歌、康巴舞蹈等等。熊猫保护基地:四川省是世界上最大的熊猫栖息地,拥有许多熊猫保护基地,如成都熊猫基地、雅安熊猫保护中心等。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可爱的大熊猫,并了解到关于熊猫保护和研究的知识。特色民俗:四川省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文化,如川剧、川菜、火锅、变脸等。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川剧表演,品尝到辣味十足的川菜和火锅,以及欣赏到神秘的变脸表演。
20.(1)B
(2) 山脊 150
(3) ④ 东南
(4)溢洪(排沙)
【分析】本大题以都江堰景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都江堰的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同学们进入景区后,在景区高处俯瞰景区全貌。A、B、C、D四点中,最有利于俯瞰景区全貌的是    B点,因为B点海拔最高,而且俯瞰景区视野开阔,一览无遗。
(2)从二王庙到玉垒山公园一侧,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B点海拔为900米,怀古亭的海拔为750米,两地相对高度约为150米。
(3)同学们研究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后,得出结论:①②③④四处的流水,仅④处通过的流水至灌渠向东南方向进入成都平原,进行农业灌溉,形成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4)读图可知,飞沙堰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21.(1)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2)地势起伏大,穿越大江大河,穿越横断山脉、跨越地势两级阶梯,多地质灾害
(3) 海拔高,气温低 青稞
(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分析】本大题以川藏铁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川藏铁路途径地形区和气候、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川藏铁路西端终点为拉萨,其西段位于青藏高原,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段经过四川盆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中段穿越横断山脉,横跨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2)川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势起伏大,穿越大江大河,穿越横断山脉,跨越我国地势两级阶梯,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拉萨因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但夏无酷暑,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拉萨河河谷平原地处青藏高原之上,相对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青稞的种植。
(4)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农业发达,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水源充足。
22.(1) 四川盆地 上 下 濒海沿江
(2)上海
(3) 水能 水运
(4)苏州园林、周庄
(5)气候湿热,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盛产稻米,淡水渔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川渝地区和长三角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优势、长三角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等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川渝地区主要位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在长江的上游河段;长江三角洲主要位于长江的下游河段,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濒海沿江之地。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3)长江在两区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川渝地区可以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水力发电;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可以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有利于区域的对外联系。
(4)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有苏州园林等,其水乡景点有杭州西湖、周庄等。
(5)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原因是: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盛产稻米,淡水渔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