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9 14: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诵 读 欣 赏
学习目标
1.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学习、积累优美准确的语言,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习鉴赏美文的方法。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秦牧,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林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名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广东澄海人。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
2.给加点字注音。
对峙(zhì)   马厩(jiù)  掮神像(qián)  圜(yuán)
气氛(fēn) 椭圆(tuǒ) 接踵(zhǒng) 炫耀(xuàn)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它和天坛遥遥对峙,建筑奇特古怪。
 相对而立。
(2)进入公园门,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
 脚碰脚,肩碰肩。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也说成摩肩接踵。
(3)这些举世闻名的丝织品,是在万户杂住的小巷里诞生的。
 全世界有名。举,全;闻,听。
4.整体感知。
(1)《天坛》(节选):天坛,原是古代帝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祭天的地方,现在,已成为人们游览的地方。它那神秘的气氛常常吸引着人们探究其中的奥秘。秦牧先生这段文字正给人以这种满足,他把知识、哲理、感情和文采有机融合在一起,引领读者揭开那神秘的帷幕。
(2)乔万尼奥里的《古罗马斗技场》对古罗马斗技场的各个主要部分的形状、用途都作了细致、准确、有序的说明。
(3)李广田的《昆明花街》写的是花街的盛况。先写花的繁多,再写花的气势,接着写花的“动态”,使人形象地感受到花的生命力在不断扩张。
(4)陆文夫的《苏州小巷》在选材上很独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苏州众多可写的事物中,作者选择“小巷”。原来是要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寻出那勤劳的“绣女”,她们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惊人的业绩。
合作探究
  问题一:阅读《天坛》(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1.“圜丘”的建筑有哪些独具特色
“它和天坛遥遥对峙,建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特古怪,是个露天的巨型圆石台,完全是用汉白玉整齐紧密组成的”。其中的“遥遥对峙,建筑奇特古怪”,显示出它相对独立,古怪的特点。而“完全用汉白玉整齐紧密组成的”又暗含它庄重严肃的品质内涵。
2.作者对“圜丘”的态度是怎样的
作者在对“圜丘”奇特古怪的建筑描写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又不无风趣地以现代人眼光进行调侃,暗含对封建王朝的某种不恭。但整个描写则体现出对我们民族能工巧匠智慧的赞美。
  问题二:仔细阅读《古罗马斗技场》,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在描写出它建筑宏达繁复的同时,饱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描写宏繁复的建筑的,把角斗士同马和猛兽置于同等地位。这也是第一次奴隶起义的真正原因。表达了作者的强烈不满。
2.分析文章场景描写的层次感。
  作为一种场景描写,作者的笔触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层次感:开始先俯瞰式的浏览,然后描写十三道拱门的用途,最后交代那些半圆形的石阶是观众的座位。做到了总览无余,层次分明。
  问题三:阅读《昆明花街》,完成下列问题。
作者如何把苏州小巷描写的读后既能分享到快乐,又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1)为突出重点有意铺张笔墨,描写热闹的气氛。
(2)以人的主观感受来反衬海棠花的“鼎盛时代”和“喜悦”。
(3)逐步加深审美感受,提升审美愉悦。
  问题四:阅读《苏州小巷》,思考陆文夫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苏州小苍的
(1)从人的触觉感知它的整洁。
(2)从人的视觉上感知它的幽深。
(3)从人的听觉上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问题五:你能给其他同学说说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思》这部长篇小说吗
  斯巴达克思(Spartacus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前120年—约公元前70年)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被俘,后沦为奴隶。后来斯巴达克思在角斗士学校的厨房发起暴动,逃到维苏威火山上发动起义。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思率军沿亚得里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罗马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克拉苏统率大军前往镇压;当年秋,起义军在布鲁提亚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前71年春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腊。罗马军队四面围剿,终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将起义镇压下去,斯巴达克思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