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20: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 和 互为(  )
A.同位素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素异形体
2.是一种半衰期长达1570万年的放射性核素,在评估核事故的污染水平、洋流运动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的中子数相同
B.与的环境行为和生物过程不同
C.和化学性质相同
D.硝酸银溶液可测定该污水中的含量
3.铝的核素中的“27”表示的是(  )
A.质子数 B.质量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4.13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6,核内有7个中子
5. 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 Co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60 B.33 C.87 D.27
6.已知元素 R 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 RClX,该氯化物中 R 微粒核内中子数为 Y,核外电子数为 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  )
A.YZR B.Y+X+ZX+ZR C.YZ+XR D.Y+XZR
7.2007年10月24日下午18:05,“嫦娥一号”火箭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的探月活动真正开始,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嫦娥一号”火箭的燃料为液氢和液氧,它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热值高,二是清洁能源.液氢作为火箭燃料有4个缺点:一是低密度,二是温度分层,三是蒸发速率高,四是液氢在贮箱中晃动引起飞行状态不稳定.氧元素常见的核素有16O,18O,氢元素常见的核素有H,D,T.现将16O,18O,H,D,T构成双氧水,其分子的种类为(  )
A.6种 B.18种 C.21种 D.36种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五氯化磷 B.过氧化氢 C.氟化氢 D.CCl4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和 C原子的中子数相等
B.纯水在20℃比在90℃时的pH值小
C.正常雨水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
D.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是一种弱酸
10.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PCl3 C.PCl5 D.H2S
11.12C与14C互为(  )
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系物
1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Na+:1s22s22p6 B.F:1s22s22p5
C.O2﹣:1s22s22p4 D.Ar:1s22s22p63s23p6
13.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A.Al3+ B.S2﹣ C.F﹣ D.Mg2+
14.某元素原子37X的核外电子数为17,则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  )
A.17 B.18 C.19 D.20
15.据文献报道,氨催化还原法可用来消除某些污染气体,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V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
B.V5+—OH在该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
C.总反应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
D.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O2时,整个过程转移6mole-
16.我国北斗导航卫星使用铷(Rb)原子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b和Rb互为同素异形体
B.R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7
C.Rb的价电子排布为4s1
D.Rb和R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1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和,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 B. C. D.
18.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存在很少.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 U说法正确的是(  )
A. 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U与 U互为同位素
D. U与 U互为同素异形体
19.下列各基态原子或基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正确的是(  )
A.S 1s22s22p63s23p6 B.Cr [Ar]3d54s1
C.Fe2+ [Ar]3d44s2 D.Cl- [Ar]
20.对增生性瘢痕早期进行 Sr(锶)干预可取得较好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r为于第4周期ⅡA 族
B. Sr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
C. Sr与 Y互为同位素
D. Sr的核内质子数为38,S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
二、综合题
21.按要求填空。
(1)2016年IUPAC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Ts,则中子数为176的Ts的核素符号是   。
(2)漂粉精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也可用于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   。
(3)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和。指出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
(4)现有NaCl、,和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写出该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在有机溶剂里使3mol PCl5与 3mol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12mol的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A 1mol;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
(1)PCl5分子中磷原子和氯原子是否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选填“是”或“否”)
(2)固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分子结构测定实验表明,A分子结构中N、P原子组成六元环,且满足P五价,N三价,Cl一价(此处的“价”指成键时共用电子对数目).画出A的结构式   .
23.根据题意解答
(1)试用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和同位素填空:
① C与 N具有相同的   ② N与 N互为   
(2)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H2和N2中分子数目之比为   
(3)将标况下22.4L的HCl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CO2的减排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用一种双金属固溶体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CO2合成甲醇(CH3OH),原理示意图如下:
(1)16g CH3OH的物质的量是   ,含H原子的数目为   。
(2)0.2mol H2O中含电子总物质的量为   。
(3)标准状况下,H2与CO2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9.0g,n(H2):n(CO2)=1:2。
①CO2的质量是   。
②H2的体积是   。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25.
(1)标准状况下,0.2mol NH3与   g H2O的电子数相等。
(2)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   。
(3)已知14g A和4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5mol C和38g D,则C的摩尔质量   。
(4)已知V mLAl2(SO4)3溶液中含Al3+ a 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5)下列8种化学符号:11H2、12H2、614C、36Li、1123Na、714N、37Li、1224Mg。
①表示核素的符号共   种。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   。
③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核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 和 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其质子数都是6,但其中子数分别为6和8,它们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A。
【分析】两种核素的质子数相等而中子数不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A.的中子数为127-53=74、的中子数为129-53=76,两者的中子数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与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则与的环境行为和生物过程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与离子的性质不同,则和化学性质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AgI难溶于水,则通过测定其质量可测定污水中的含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3.【答案】B
【解析】【解答】核素的左上角所标的是核素,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核素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
4.【答案】D
【解析】【解答】A. 13C的质子数为6,所以核外质子数为6,故A不符合题意;
B. 13C的质子数为6,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故B不符合题意;
C. 13C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所以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6个质子,故C不符合题意;
D. 13C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所以原子序数为6,中子数为13 6=7,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质量数为13的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
B.院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
D.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5.【答案】B
【解析】【解答】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质量数,标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量数为60,质子数为27;由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60-27=33,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质量数,标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计算。
6.【答案】B
【解析】【解答】氯化物RClX中阳离子为Rx+,其核外电子数为Z,则R质子数为Z+X,又因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质量数为Z+X+Y。所以该同位素的符号为Y+X+ZX+ZR,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合物中R的核外电子数为Z+X,结合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进行书写该同位素的符号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氧的同位素有16O、18O,氢的同位素有 H、D、T,
在1个双氧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可以是H2、D2、T2、HD、HT、DT;
2个氧原子可以是16O2、18O2、16O18O;
综上所述,共形成3×6=18种双氧水,
故选B.
【分析】根据双氧水的组成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在1个双氧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来分析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PCl5中P元素化合价为+5,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5+5=10,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过氧化氢中,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HF分子中,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四氯化碳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成键数为4,则4+4=8,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成键数为1,7+1=8,则C、Cl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成键数之和为8,则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据此进行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C和 C原子的中子数分别是6、8,不相等,故A错误;
B、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纯水中氢离子浓度在20℃比在90℃时的小,即纯水在20℃比在90℃时的pH值大,故B错误;
C、酸雨的pH小于5.6,故C错误;
D、次氯酸属于一元弱酸,其中的Cl显示+1价,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来计算;
B、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D、次氯酸属于弱酸,具有氧化性.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BeCl2中Be元素化合价为+2,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2=4,分子中Be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A不符合;
B.PCl3中P元素化合价为+3,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3+5=8,分子中P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分子中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B符合;
C.PCl5中P元素化合价为+5,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5+5=10,分子中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C不符合;
D.H2S含有H元素,H原子一定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D不符合,
故选B.
【分析】对于共价化合物,|元素化合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H元素一定不满足8电子结构,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11.【答案】C
【解析】【解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12C与14C互为同位素,故C符合题意。
【分析】A.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为同分异构体;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为同位素;
D.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的有机物为同系物。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Na的原子序数为11,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
B.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故B正确;
C.O的原子序数为8,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最外层应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Ar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应符合能量最低原理,一般来说离子的核外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根据构造原理,s能级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有3个轨道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电子总是优先从能量低的能层、能级排列,其中s2是原子得两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的结构,所以第三能层中的电子排布应为3s23p6,以此判断.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Al3+所带电荷数为3,有2个电子层,离子所带电荷数与电子层不相等,故A错误;
B.S2﹣所带电荷数为2,有3个电子层,离子所带电荷数与电子层不相等,故B错误;
C.F﹣所带电荷数为1,有2个电子层,离子所带电荷数与电子层不相等,故C错误;
D.Mg2+所带电荷数为2,有2个电子层,离子所带电荷数与电子层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离子Xm+、Yn﹣右上角m、n代表所带电荷数,阳离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电子层减少一层,阴离子得到电子后,电子层不改变,判断各离子具有的电子层数即可解答.
14.【答案】D
【解析】【解答】解:某元素原子37X的核外电子数为17,质子数为17,则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7﹣17=20,
故选D.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15.【答案】C
【解析】【解答】A.V是23号元素,3d轨道能量比4 s高(都是空轨道时),故电子优先进入4s轨道,故V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V5+—OH在该反应过程中边消耗,边生成,质量和性质未发生改变,故作为催化剂,B不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还有NO参加了反应,总方程为:4NH3+O2 +4NO4N2+6H2O,C符合题意;
D.n(氧气)==0.5mol ,由4NH3+O2 +4NO4N2+6H2O可知NH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而O2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NO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又有化学计量数可知,有0.5mol的氧气参加反应,那一定消耗了2mol NH3, 化合价降低了3价,故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3×2mol=6 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依据核外电子排布式分析;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C.依据反应历程确定反应物和产物;
D.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16.【答案】D
【解析】【解答】A. Rb和Rb互为同位素,故A不选;
B. R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5-37=48,故B不选;
C. Rb的价电子排布为5s1,故C不选;
D. Rb和R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均为37,故D选;
故答案为:D。
【分析】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依据原子表示时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17.【答案】B
【解析】【解答】X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1s1,X是H,Y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3,Y是P,Z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Z是O, 是HPO3, 是H3PO3, 是H3PO4, 是H2PO3;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的判断。
1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92235U的质子数为92,质量数为235,中子数为235﹣92=143,故A错误;
B、92235U中质子数为92,质子数=外电子数,其核外电子数为92,故B错误;
C、92235U和92238U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则两原子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92235U与92238U是原子,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92235U中质子数为92,质量数为235,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19.【答案】B
【解析】【解答】A. S质子数为16,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则A不符合题意;
B. Cr质子数为24,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则B符合题意;
C. Fe2+质子数为26、电子数为24,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则C不符合题意;
D.氯离子质子数为17、电子数18,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电子排布式的简写就是把内部稳定的相当于稀有气体结构的那一部分用稀有元素符号表示,只写出价电子层的排布式,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
2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锶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核外五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位于周期表的缔五周期第ⅡA 族,故A错误;
B.Sr核内中子数为90﹣38=52,质子数为38,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52﹣38=14,故B正确;
C. Sr与 Y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 Sr的核内质子数为38,S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锶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核外五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
B.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C.质子数相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D.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同位素的平均值;
21.【答案】(1)
(2)
(3)1:1
(4)
【解析】【解答】(1)中子数为176的Ts,质量数为293,表示为 ;
故答案为: ;
(2)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
故答案为:;
(3) 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O,氧化产物是CO2,则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故答案为:1:1;
(4)可选择硫酸鉴别 NaCl、,和 ,硫酸与NaCl反应无明显现象,与反应生成气体,与反应有沉淀生成,硫酸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1)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2)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
(3) 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和 ;
(4)鉴别物质时,根据各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试剂,在鉴别过程中,各物质与所选试剂反应应出现不同的现象。
22.【答案】(1)否
(2)348
(3)
【解析】【解答】解:(1)PCl5分子中磷达10电子结构,氯原子达 8电子稳定结构,故答案为:否;(2)3mol PCl5与 3mol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12mol的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A 1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A的分子式为:P3N3Cl6,所以固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3+14×3+35.5×6=348,故答案为:348;(3)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所以A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P3N3Cl6分子结构中N、P原子组成六元环,且满足P五价,N三价,Cl一价,则分子中六元环NP相间,单双键相间,P原子上还有两个氯原子,其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
【分析】(1)PCl5分子中磷达10电子结构,氯原子达 8电子稳定结构;(2)3mol PCl5与 3mol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12mol的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A 1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A的分子式为:P3N3Cl6;(3)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所以A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P3N3Cl6分子结构中N、P原子组成六元环,且满足P五价,N三价,Cl一价,则分子中六元环NP相间,单双键相间,P原子上还有两个氯原子,其结构式为: .
23.【答案】(1)中子数;同位素
(2)14:1
(3)5mol/L
【解析】【解答】解:(1)① C与 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13﹣6=14﹣7=7,故答案为:中子数;② N与 N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同为氮元素的同位素,故答案为:同位素;(2)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H2和N2中分子数目之比=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 =14:1,故答案为:14;1;(3)将标况下22.4L的HCl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溶质物质的量n= =1mo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5mol/L,故答案为:5mol/L.
【分析】(1)①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2)同温同压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3)将标况下22.4L的HCl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溶质为HCl,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 .
24.【答案】(1)0.5mol;2NA
(2)2mol
(3)8.8g;2.24L;30g/mol
【解析】【解答】(1) 16g CH3OH的物质的量= =0.5mol;一个甲醇中含有4个氢原子,则0.5mol甲醇中含有2mol氢原子,即2NA个氢原子;
(2)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0.2mol H2O中含电子总物质的量为2mol;
(3)①已知H2与CO2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9.0g,n(H2):n(CO2)=1:2,则n(H2)×2g/mol+ n(CO2) ×44g/mol=9.0g,则n(CO2)=0.2mol,CO2的质量为:0.2mol×44g/mol=8.8g;
②n(H2)=0.1mol,则标况下H2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9.0g÷0.3mol=30g/mol。
【分析】(1)物质的量计算利用公式n=m/]M,所以甲醇的物质的量就等于质量16g除以摩尔质量32g/mol(各原子的相对原于于质量相加)得到0. 5mol,原于个数的计算就是用原子的物质的量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N=0.5x4xNa=2Na(甲醇分于里有4个氢原于);
(2)电于总物质的量计算用单个分子的电于数乘以分于物质的量就是电子总物质的量,n=0.2molx10=2mol(1分于水中有10个电子);
(3)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起1:2,我们可以设氢气有xmol, 那么二氧化碳就有2xmol,根
据公式m=nxM,可得: 2x+88x=9(2x为氢气的质量,88x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解得x=0.1,所以二氧化
碳有0.2mol,二氧化碳质量有8.8g;体积的计算公式V=VMxn;所以氢气的体积V=0. 1molx22 .4L/mol=2.24L;平均擘尔质量的计第公式Mr=m总/n总,所以Mr=9g/0. 3mol=30g/mol (总物质的量为氢气的物质的量加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所以是0. 3mol)。
25.【答案】(1)3.6
(2)14:11
(3)72g·mol-1
(4) mol·L-1
(5)6;36Li、37Li;1123Na、1224Mg
【解析】【解答】(1)NH3含有10个电子,则0.2mol NH3含有2mol电子,H2O分子含有10个电子,则0.2mol水与0.2mol氨气含有的电子数相等,则m(H2O)=0.2mol×18·mol-1=3.6,故答案为:3.6;(2)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二者的物质的量为2:1,质量比为2×28:44=14:11,故答案为:14:11;(3)已知14g A和4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5mol C和38g D,则C的质量为14g+40g-38g=18g,则C的摩尔质量为 =72g·mol-1,故答案为:72g·mol-1;(4)n(Al3+)= mol,则n(SO42-)= mol× = mol,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mol·L-1,故答案为: mol·L-1。(5)①表示核素的符号有614C、36Li、1123Na、714N、37Li、1224Mg共6种。②质子数为3,中子数分别为3和4,互为同位素的是36Li、37Li。③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核素是1123Na、1224Mg,中子数相等12,但质子数分别为11、12。
故答案为:6;36Li、37Li;1123Na、1224Mg。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并结合基本公式来分析解答,难点(4)注意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计量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