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7:00:22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一、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美丽的雪花有大有小,但基本形状都是(  )
A.五角形 B.六角形 C.多边形
【答案】B
【知识点】晶体
【解析】【分析】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狀等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
2.导致地表变迁的地球外部力量有(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风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属于地球外部力量引起地球变化,火山和地震属于地球内部力量。
3.地震经常发生在(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在地壳,在地幔、地核不会发生地震。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4.初冬时节,雨落在树木、高楼等物体上,立即结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  )
A.冰雹 B.雨夹雪 C.冻雨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5.冬天,从嘴里哈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 B.水蒸气 C.热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冬天,外界气温比较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空气之后液化形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就是看到的白气。
6.(2023五上·仁化期末)下面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露和霜都是白色的
B.露多形成于冬天的夜晚
C.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多在春夏的早上。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所以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7.古人在修栈道时,经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用冷水浇岩石便爆裂了,这种对岩石的作用属于(  )
A.冷热作用 B.流水作用 C.植物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冷热作用使岩石爆裂。A选项符合题意。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  )
A.冰从衣服上掉下去了
B.化成水流走了
C.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掉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冬天,结了冰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掉,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9.10月24日是秋后一个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A.白露 B.霜降 C.秋分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有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可见B符合题意。
10.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页岩 C.大岩
【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以上选项中属于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花岗石。
二、我会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起雾影响视线,这与环境污染有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车窗起雾是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车玻璃凝结而成的。所以打开空调,使玻璃温度升高,车窗上的雾就消失了。
12.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1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
14.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凝固成固态的水。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解答】 液态的水即使受冷,也不一定会凝固成固态的水只有温度降到一定值,如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降到0℃时水才开始凝固。
【分析】冰是晶体它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水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15.(2022五上·新荣期末)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形成云层的小水滴越来越多,超过上升的气流能承托的重量时,才会产生降水,因此这句话错误。
16.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液体的水加热变成气态的水,气态的水遇冷凝结成液态的水,液体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水等,可以看出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17.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部分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所以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题干正确。
18.河水的侵蚀作用会使河道越来越窄,越来越深。(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以及所携带的泥沙对河床的破坏,使其加深、加长和加宽等过程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19.地球板块运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20.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的。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三、我会思:云雾、露珠、细雨、雪花都是水的美丽化身。(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云、雾是(  )形态的水。
A.固体或液体 B.气体或液体 C.固体或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所以云是固体或液体,雾是液体。
22.下列现象中,水珠形成的原因与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外包装出现水珠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冬天玻璃窗内侧出现的水珠
B.太阳的照射下,冰块表面出现的水珠
C.装冰块的杯子外形成水珠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冰受热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冬天玻璃窗内侧出现的水珠、夏天车窗外侧出现的水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都是水的凝结现象;冬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块表面出现的水珠,是融化现象。
23.秋季的清晨,在田里的庄稼、路边的杂草上,全是湿漉漉的露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珠挂在叶子上没有掉落
B.物体内的水分渗出
C.水蒸结成的水珠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路边的花草树叶上布满的晶莹露珠是由于晚上气温下降,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增多,水蒸气液化形成。
24.降水分为两种,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固态降水的是(  )。
A.下雪、冰雹 B.雨夹雪 C.下雨、冰雹
【答案】A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四、我会做(共19分)
25.模拟雨的形成
如图是小明的实验过程展示,用到的实验材料有: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自来水、小碟子、冰块。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杯模拟的是   对江河湖海   的作用。
【A.太阳B.热量C.照射D.蒸腾】
(2)小碟子里放入冰块的作用是创设   的环境。
【A.低温B.增加重量】
(3)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小碟子的底部有   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观察到   的现象。
(4)根据模拟实验,请你说说雨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1)A;C
(2)A
(3)小水滴;水滴聚集
(4)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1)当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时,杯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杯模拟的是太阳对江河湖海照射的作用。
(2)烧杯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碟子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增大,最后掉落下来。碟子里放入冰块的作用是创设低温的环境。
(3)碟子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碟子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雨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小碟子的底部有小水滴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观察到水滴聚集的现象。
(4)当空气上升到高空时,其中的水蒸气会迅速冷却,并形成水滴或冰晶,这些水滴或冰晶在高空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因为重量增加而落下来形成下雨。
五、我会用(每小题3分,共9分)
26.撒盐化雪的科学
冬天,环卫工人用撒盐的方法融化道路上的积雪,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正常水的冰点是0摄氏度,但是加入盐之后,盐要溶解,吸取周围的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变成盐水,而盐水的冰点比水要低,在同样的温度下盐水再也凝固不了,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这就是撒盐化雪的道理。
(1)冰块中加入盐,温度会(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2)盐水的冰点比水的冰点(  )
A.高 B.第 C.相同
(3)研究霜的形成时,把装有冰块的易拉罐放在湿毛巾上,为了得到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可以往易拉罐里加入(  )。
A.冰 B.盐 C.糖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下降,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2)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所以, 盐水的冰点比水的冰点低。
(3)盐水的凝结点比纯水的低,研究霜的形成时,把装有冰块的易拉罐放在湿毛巾上,为了得到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可以往易拉罐里加入盐。
1 / 1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多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一、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美丽的雪花有大有小,但基本形状都是(  )
A.五角形 B.六角形 C.多边形
2.导致地表变迁的地球外部力量有(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风
3.地震经常发生在(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4.初冬时节,雨落在树木、高楼等物体上,立即结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  )
A.冰雹 B.雨夹雪 C.冻雨
5.冬天,从嘴里哈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 B.水蒸气 C.热空气
6.(2023五上·仁化期末)下面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露和霜都是白色的
B.露多形成于冬天的夜晚
C.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7.古人在修栈道时,经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用冷水浇岩石便爆裂了,这种对岩石的作用属于(  )
A.冷热作用 B.流水作用 C.植物作用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  )
A.冰从衣服上掉下去了
B.化成水流走了
C.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掉
9.10月24日是秋后一个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A.白露 B.霜降 C.秋分
10.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页岩 C.大岩
二、我会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起雾影响视线,这与环境污染有关。(  )
12.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
1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
14.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凝固成固态的水。
15.(2022五上·新荣期末)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16.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
17.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部分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
18.河水的侵蚀作用会使河道越来越窄,越来越深。(  )
19.地球板块运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
20.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
三、我会思:云雾、露珠、细雨、雪花都是水的美丽化身。(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云、雾是(  )形态的水。
A.固体或液体 B.气体或液体 C.固体或气体
22.下列现象中,水珠形成的原因与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外包装出现水珠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冬天玻璃窗内侧出现的水珠
B.太阳的照射下,冰块表面出现的水珠
C.装冰块的杯子外形成水珠
23.秋季的清晨,在田里的庄稼、路边的杂草上,全是湿漉漉的露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珠挂在叶子上没有掉落
B.物体内的水分渗出
C.水蒸结成的水珠
24.降水分为两种,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固态降水的是(  )。
A.下雪、冰雹 B.雨夹雪 C.下雨、冰雹
四、我会做(共19分)
25.模拟雨的形成
如图是小明的实验过程展示,用到的实验材料有: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自来水、小碟子、冰块。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杯模拟的是   对江河湖海   的作用。
【A.太阳B.热量C.照射D.蒸腾】
(2)小碟子里放入冰块的作用是创设   的环境。
【A.低温B.增加重量】
(3)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小碟子的底部有   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观察到   的现象。
(4)根据模拟实验,请你说说雨是怎么形成的。
五、我会用(每小题3分,共9分)
26.撒盐化雪的科学
冬天,环卫工人用撒盐的方法融化道路上的积雪,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正常水的冰点是0摄氏度,但是加入盐之后,盐要溶解,吸取周围的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变成盐水,而盐水的冰点比水要低,在同样的温度下盐水再也凝固不了,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这就是撒盐化雪的道理。
(1)冰块中加入盐,温度会(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2)盐水的冰点比水的冰点(  )
A.高 B.第 C.相同
(3)研究霜的形成时,把装有冰块的易拉罐放在湿毛巾上,为了得到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可以往易拉罐里加入(  )。
A.冰 B.盐 C.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晶体
【解析】【分析】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狀等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
2.【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属于地球外部力量引起地球变化,火山和地震属于地球内部力量。
3.【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在地壳,在地幔、地核不会发生地震。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4.【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5.【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冬天,外界气温比较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空气之后液化形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就是看到的白气。
6.【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多在春夏的早上。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所以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7.【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冷热作用使岩石爆裂。A选项符合题意。
8.【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冬天,结了冰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掉,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9.【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有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可见B符合题意。
10.【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以上选项中属于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花岗石。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车窗起雾是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车玻璃凝结而成的。所以打开空调,使玻璃温度升高,车窗上的雾就消失了。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解答】 液态的水即使受冷,也不一定会凝固成固态的水只有温度降到一定值,如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降到0℃时水才开始凝固。
【分析】冰是晶体它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水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形成云层的小水滴越来越多,超过上升的气流能承托的重量时,才会产生降水,因此这句话错误。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液体的水加热变成气态的水,气态的水遇冷凝结成液态的水,液体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水等,可以看出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所以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题干正确。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以及所携带的泥沙对河床的破坏,使其加深、加长和加宽等过程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的。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21.【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所以云是固体或液体,雾是液体。
22.【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冰受热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冬天玻璃窗内侧出现的水珠、夏天车窗外侧出现的水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都是水的凝结现象;冬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块表面出现的水珠,是融化现象。
23.【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路边的花草树叶上布满的晶莹露珠是由于晚上气温下降,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增多,水蒸气液化形成。
24.【答案】A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25.【答案】(1)A;C
(2)A
(3)小水滴;水滴聚集
(4)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1)当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时,杯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杯模拟的是太阳对江河湖海照射的作用。
(2)烧杯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碟子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增大,最后掉落下来。碟子里放入冰块的作用是创设低温的环境。
(3)碟子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碟子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雨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小碟子的底部有小水滴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观察到水滴聚集的现象。
(4)当空气上升到高空时,其中的水蒸气会迅速冷却,并形成水滴或冰晶,这些水滴或冰晶在高空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因为重量增加而落下来形成下雨。
26.【答案】(1)A
(2)B
(3)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下降,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2)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所以, 盐水的冰点比水的冰点低。
(3)盐水的凝结点比纯水的低,研究霜的形成时,把装有冰块的易拉罐放在湿毛巾上,为了得到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可以往易拉罐里加入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