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课程标准—概念体系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概念3.2.2
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养成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思维
1、描述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分析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的原因。
2、通过参与生活实践,小组分工合作,参与调查活动,讨论、分析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3、通过对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趋势的分析,比较出变化趋势的相同时间段和明显低于的时间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
通过对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学习,了解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尝试用生物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去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参与保护生物圈的队伍中,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探究
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调查,记录浪费粮食和耗水量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尝试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那么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人口增长又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大约多少人吗?
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目的要求:
1、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通过计算比较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
2、认识人口增长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活动一:
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材料用具: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方法步骤:
1、阅读下表中的数据,注意年份及其对应的人口数。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绘制图24-1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2)什么是倍增期?尝试计算世界人口从10亿加倍到20亿、20亿加倍到40亿、30亿加倍到60亿所用的时间。
3)人口倍增期呈现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4)根据目前人口增长趋势,推测世界人口会出现什么情况?人口的增长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年份/公元
人口/亿
年份/公元
人口/亿
1
2.50
1940
1000
2.80
1950
1200
3.43
1960
1500
4.27
1974
1650
4.70
1980
1750
6.94
1985
1804
10.00
1987
1850
11.00
1990
1900
16.00
1999
1920
18.00
2005
1927
20.00
2010
1930
20.70
2020
23.00
25.00
30.00
40.00
44.00
48.00
50.00
53.00
60.00
65.00
69.00
77.00
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倍增期:人口数量增加1倍所需的时间。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年
亿人
2.5亿
近5亿
10亿
20亿
30亿
40亿
60亿
1650年
123年
47年
39年
从计算人口数量倍增期的时间显示,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
原因:人口基数越来越大,科技发达,医疗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降低,出生率提高。
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假定现在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时间为12年,请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大约多少呢?
2、下表是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
人口数
达到的大致时间
每增加一个10亿所需时间
第1个10亿
1800年
几乎全部人类历史
第2个10亿
1930年
130年
第3个10亿
1960年
30年
第4个10亿
1975年
15年
第5个10亿
1987年
12年
第6个10亿
1999年
12年
第7个10亿
2011年
12年
……
……
……
12年
第10个10亿
2047年
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总结: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年
亿人
如果21世纪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和20世纪一样,甚至超过20世纪,那地球还能承载这么多人吗?
19世纪以前
10亿以下
19世纪的100年中
16亿
20世纪的100年中
60亿
是地球人口飞速增长的世纪,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两番!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地球上住着人类和其他生物,其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快速增长,过量的人口最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需求不断加大。总有一天会超出地球的承载力,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1、参加调查活动,感受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
2、拟定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3、关注粮食安全问题。
目的要求:
1、全班同学分小组,选择家庭、学校食堂或社区餐馆作为调查区域。
2、制定调查方案和数据记录的表格。
3、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调查报告。
4、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宣传节约粮食的精神,提出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
5、小组分析节约粮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记录讨论结果。
方法步骤:
活动二:
调查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
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关于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
调查地点
调查人员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浪费粮食行为表现
数据记录
调查分析
杜绝粮食浪费措施
报告总结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对于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粮食问题
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
积极参与粮食生产;
关注粮食安全问题;
关注农民权益,支持农民的劳动权益;
发挥影响力,宣传粮食安全知识,鼓励身边的人节约粮食。
LACK OF FOOD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粮食问题
从各组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浪费粮食的行为,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全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重大挑战。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有7.2~8.1亿人在忍受饥饿。
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粮食问题
发展中国家有1/5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
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全球约30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粮食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通过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养活
7%
22%
中国发展粮食生产所取得的的巨大成就,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为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与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
节约粮食与保护环境
节约粮食与保护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粮食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以及劳动力。另一方面,浪费粮食就相当于浪费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
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此外,粮食生产需要占用大量的水资源。据推算,全球约30%的温室气体排放与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等环节有关。
因此,节约粮食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水资源问题
1、通过计算个人、家庭等每日消耗的水量,认识到水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2、通过对水资源的认识,认同地球上人口的容纳量是有限的。
3、通过计算,认识人与水资源的关系,认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目的要求:
计算器、坐标纸、笔和记录本等。
材料步骤:
活动三:
计算个人和家庭的耗水量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水资源问题
1、列举你个人日常生活中每一项需要直接用水的活动,如洗脸、刷牙、洗手、沐浴、饮水、冲厕所等。认真估计、记录你一天的日常活动所消耗的水量(L)。
2、按照步骤1,估计、记录你家中每个成员的一日耗水量。
3、列举家庭日常生活中每一项需要直接用水的活动,如做饭、洗菜、洗水果、洗衣服、洗碗、打扫卫生等。认真估计、记录你的家庭活动一天所消耗的水量(L)。
4、将全家所有成员、所有活动消耗的水量相加,计算一日总用水量(L)。
5、推算一年(365d)全家消耗的总用水量。
方法步骤: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水资源问题
报告总结
个人和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用水情况统计
个人和家庭成员的耗水量
调查对象
个人
爸爸
妈妈
洗脸
刷牙
洗手
沐浴
饮水
冲厕所
做饭
洗菜
洗水果
洗碗
打扫卫生
一日总用水量
一年总用水量
爷爷
奶奶
全家
小组讨论:
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是间接用水的方式吗?
2、为节约直接或间接用水,你能做些什么?
3、搜集身边使用的淡水减少的信息。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没有水的充足供应,人类就会消亡。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水资源问题
通过调查活动发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所有的水
淡水
容易获得的淡水
淡水
2.6%
海洋和淡水湖97.4%
冰帽和冰川1.984%
土壤水0.005%
其他
0.014%
地下水0.592%
大气的水蒸气0.001%
河流0.0001%
生物区0.0001%
湖泊0.007%
地球上的淡水分布及可利用百分比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水资源问题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极大地消耗淡水资源,引起水荒,并会引发更严重的水体污染。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缺水。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土地资源问题
粮食短缺的一个原因是土地资源有限,人类的活动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如城乡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能源消耗问题
应对措施:各国共同努力维持世界人口适度、稳定增长,每个地球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良性循环。
人口增加
不可再生资源更快地消耗殆尽
煤
石油
天然气
供使用的时间
目前地球上探明储量
200-220年
45-50年
50-60年
1万亿吨
1万亿桶
120万亿立方米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提高,有效地提供食物来源,人类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出生率提高。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原因:
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煤
石油
天然气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
2、通过计算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而认识我国政府优化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
目的要求:
1、认真阅读P93两个表格,根据年平均增长率公式,计算出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2、比较我国和世界同一时段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3、根据计算比较,思考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接近或大致接近与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段,以及我国在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段内制定的政策
4、描述世界和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方法步骤:
活动四:
比较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煤
石油
天然气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关于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调查
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
时间段
1953~1950
1964~1982
1982~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20
时间段
1950~1960
1960~1980
1980~1990
1990~1999
1999~2010
2010~2020
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
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接近或大致接近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是1964年~1982年。
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明显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是1982年~2020年。
1.83
2.37
1.55
1.16
0.59
0.53
2.00
2.33
2.05
1.47
1.36
1.16
年份
(世界/中国)
1953/1950
1964/1960
1982/1980
1990/1990
2000/1999
2010/2010
中国人口数(亿)
世界人口数(亿)
2020/2020
6.02
7.23
10.32
11.60
12.95
13.71
14.43
25.00
30.00
44.00
53.00
60.00
69.00
77.00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煤
石油
天然气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整体变化趋势相同;1950-1980年呈上升趋势,1980-2020年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是全球性人口发展的大趋势,且我国的下降趋势更明显。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阶段四
阶段五
阶段六
0
0.5
1
1.5
2
0.5
中国和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趋势
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1.83
2
2.33
2.37
1.55
2.05
1.16
1.47
0.59
1.36
0.53
1.16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煤
石油
天然气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如果人口出生率低,而人均寿命延长,就会导致老年人的人口比例相应会增长,这种现象就是人口老龄化。近30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2%,并且还有下降趋势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口老龄化面对的挑战有:
经济压力
人口老龄化会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等成本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养老金、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等社会保障资源面临着压力和不均衡的问题。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健康和社会关系
人口老龄化也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社会关系提出了挑战。老年人更容易面临慢性疾病、失能和社会孤立等问题。同时,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猫头鹰
蛇
云雀
蝗虫
云杉
坐
标
纸
纪录本
笔
煤
石油
天然气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明显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内,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
我国优化了生育政策,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全球环境来看,积极采取可行措施,保持人口适度增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时间
政策
含义
1971年
计划生育政策起步
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84年
计划生育政策微调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02年
双独二孩陆续推开
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2013年
单独二孩开始启动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子女
2015年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符合规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2021年
三孩政策陆续实施
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
课堂小结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20世纪是地球人口飞速增长的世纪,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
粮食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安全、浪费粮食
水资源问题:淡水资源危机、水体污染、浪费水
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有限、可耕土地减少
能源消耗问题:不可再生资源将消耗殆尽
原因:人口老龄化
措施: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与环境
People and environment
真题再现
中考考点概述:
主要以选择题出现,常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为综合考察题,难度低,考察频次较少。
真题再现
1、(2023 荆州)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与和谐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B.倡导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处理 D.退耕还林还湖
2、(2023·云南)“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C.使用清洁能源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对标训练
1.(2009·广州二模)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2. (2023八下·射洪期末)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可以无限制生育
B.据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
C.优化生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D.过量的人口将造成粮食、淡水、土地等需求加大
对标训练
3. (2022八下·揭东期末)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造成资源消耗加快 B.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加
C.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D.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4.(2021八下·昌黎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B.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答案选项24.1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属于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第8单元第24章人与环境第1节的内容。内容上与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有直接关系,内容中的优生优育政策与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20章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及生产活动给自然环境带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所以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保持人口适度增长,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对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本国的生育政策有着一定的了解基础。除此以外,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使用网络软件有着丰富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激起学习的好奇心,展开本节课的调查活动,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
三、课程标准分析(2022版)
1、内容要求:
大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概念3.2.2 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2、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学业要求(或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生态观 养成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思维 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 1、描述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分析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的原因。 2、通过参与生活实践,小组分工合作,参与调查活动,讨论、分析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用于探究的精神。 3、通过对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趋势的分析,比较出变化趋势的相同时间段和明显低于的时间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 科学探究 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调查,记录浪费粮食和耗水量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尝试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态度责任 科学态度、健康意识、社会责任 通过对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学习,了解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尝试用生物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去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参与保护生物圈的队伍中,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描述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与倍增期变化趋势;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及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②难点:世界人口倍增期的计算与变化趋势。
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养成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设计思路:
本节利用学生刚经历过的我国第七次人口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引入课堂教学,从调查的数据引申到中国人口的变化趋势,再从中国人口的变化趋势延伸到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本节课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小组活动,完成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学生说出倍增期的含义,讨论并分析世界人口倍增期呈现变化的趋势与原因,思考倍增期越来越短会导致的影响。第二部分由倍增期的越来越短引入地球的承载量的有限的内容,本部分提前制作好调查表,让学生课前调查周围的浪费粮食状况和耗水量,思考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第三部分是小组活动,共同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并进行比较,描述变化趋势,并总结出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最后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并构建知识框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图片、视频和打印调查表。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调查活动、搜集节约粮食与保护环境关系及我国人口政策相关信息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大约多少人吗? 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那么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人口增长又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 自由发言说出答案 激发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活动一: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目的要求: 1、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通过计算比较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 2、认识人口增长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材料用具: 坐标纸、记录本和笔 方法步骤: 1、阅读课本88页表中的数据,注意年份及其对应的人口数。 2、学生完成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4人一组,讨论并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绘制图24-1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2)什么是倍增期?尝试计算世界人口从10亿加倍到20亿、20亿加倍到40亿、30亿加倍到60亿所用的时间。 (3)人口倍增期呈现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4)根据目前人口增长趋势,推测世界人口会出现什么情况?人口的增长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5) 假定现在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时间为12年,请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大约多少呢? 教师评价:各组同学完善的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非常不错,总结的倍增期和计算的数据也很精确,但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地球的承载量说法不一。 小结:20世纪是地球人口飞速增长的世纪,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 参与讨论活动,分析总结问题,并写出问题的答案,并作总结发言。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地球上住着人类和其他生物,其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快速增长,过量的人口最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需求不断加大。总有一天会超出地球的承载力,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粮食问题 活动二:调查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 目的要求: 1、参加调查活动,感受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 2、拟定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3、关注粮食安全问题。 方法步骤: 1、全班同学分小组,选择家庭、学校食堂或社区餐馆作为调查区域。 2、制定调查方案和数据记录的表格。 3、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调查报告。 4、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宣传节约粮食的精神,提出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 5、小组分析节约粮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记录讨论结果。 教师评价:各组学生的调查与记录完成非常出色,提出节约粮食的措施也很实用,但对于粮食短缺问题的描述不是很完善。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有7.2~8.1亿人在忍受饥饿,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在球发展中国家有1/5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全球约30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可见,粮食是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教师提问: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通过自力更生,大力大战粮食生产。你们知道我国在粮食问题上有哪些杰出的贡献吗?节约粮食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评价:同学们说的非常棒,节约粮食与保护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粮食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以及劳动力。另一方面,浪费粮食就相当于浪费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此外,粮食生产需要占用大量的水资源。据推算,全球约30%的温室气体排放与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等环节有关。因此,节约粮食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 2、水资源问题 活动三:计算个人和家庭的耗水量 目的要求: 1、通过计算个人、家庭等每日消耗的水量,认识到水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2、通过对水资源的认识,认同地球上人口的容纳量是有限的。 3、通过计算,认识人与水资源的关系,认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材料步骤: 计算器、坐标纸、笔和记录本等。 方法步骤: 1、列举你个人日常生活中每一项需要直接用水的活动,如洗脸、刷牙、洗手、沐浴、饮水、冲厕所等。认真估计、记录你一天的日常活动所消耗的水量(L)。 2、按照步骤1,估计、记录你家中每个成员的一日耗水量。 3、列举家庭日常生活中每一项需要直接用水的活动,如做饭、洗菜、洗水果、洗衣服、洗碗、打扫卫生等。认真估计、记录你的家庭活动一天所消耗的水量(L)。 4、将全家所有成员、所有活动消耗的水量相加,计算一日总用水量(L)。 5、推算一年(365d)全家消耗的总用水量。 小组讨论: 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是间接用水的方式吗? 2、为节约直接或间接用水,你能做些什么? 3、搜集身边使用的淡水减少的信息。 视频播放:水的作用 教师评价:同学们能够很好地利用周围的实际生活,列举直接或直接用水的措施,总结节约用水的措施也是非常实用的。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没有水的充足供应,人类就会消亡。通过调查活动发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图片展示:全球淡水分布百分比 教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活动会消耗淡水资源呢?除了粮食和水资源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吗? 小结:各国共同努力维持世界人口适度、稳定增长,每个地球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良性循环。 小组合作课前完成的“关于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调查”表,提出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描述粮食短缺问题的表现。 回答问题,描述我国在粮食生产上取得的成绩,列举节约粮食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具体事例。 学生课前完成“个人和家庭成员的耗水量”调查表,汇报个人和家庭成员的一年耗水量。 小组讨论并列举直接或直接用水的措施,总结节约用水的措施,描述淡水减少的信息。 学生举例 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鼓励学生自我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调查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活动四:比较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目的要求: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 2、通过计算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而认识我国政府优化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 方法步骤: 1、认真阅读P93两个表格,根据年平均增长率公式,计算出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2、比较我国和世界同一时段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3、根据计算比较,思考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接近或大致接近与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段,以及我国在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段内制定的政策。 4、描述世界和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教师评价: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整体变化趋势相同;1950-1980年呈上升趋势,1980-2020年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是全球性人口发展的大趋势,且我国的下降趋势更明显。 教师讲解:如果人口出生率低,而人均寿命延长,就会导致老年人的人口比例相应会增长,这种现象就是人口老龄化。近30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2%,并且还有下降趋势,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老龄化将面临着很多挑战,面对的挑战主要有:一、经济压力,人口老龄化会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等成本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二、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养老金、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等社会保障资源面临着压力和不均衡的问题。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健康和社会关系, 人口老龄化也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社会关系提出了挑战。老年人更容易面临慢性疾病、失能和社会孤立等问题。同时,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明显低于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内,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 时间政策含义1971年计划生育政策起步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84年计划生育政策微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02年双独二孩陆续推开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2013年单独二孩开始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子女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符合规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2021年三孩政策陆续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
小结:我国优化了生育政策,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全球环境来看,积极采取可行措施,保持人口适度增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计算计算出中国和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析数据,并写出问题的答案,描述世界和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并作总结发言。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总结 1、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20世纪是地球人口飞速增长的世纪,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问题: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能源消耗问题。 优生优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原因:人口老龄化 改善措施: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识记 背诵 回顾本节重点,构建知识框架。
中考衔接 1、(2023 荆州)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与和谐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B.倡导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处理 D.退耕还林还湖 答案:A 解析: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加树木的砍伐,不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B、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C、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D、退耕还林还湖,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2、(2023·云南)“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C.使用清洁能源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D 解析:A、垃圾分类处理,能够节约能源,还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A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因为过多使用常规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C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D符合题意。 答题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第1节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