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6《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将相和》讲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同时揭示了将相之间因小事而互相诋毁,最后能知错认错,成为刎让廉颇的蔺相如更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厚待人,心底无私的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
教学背景: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此外,他们对于历史故事也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1. 借助具体事例,评价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
2. 体会“将相和”的深层含义。
3. 学习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地图、搜集有关廉颇、蔺相如的资料。
学生:了解故事梗概、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 回顾“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
2. 板书课题:将相和
3. 齐读课题,解题:“将”“相”分别指谁?课文写的是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廉颇、蔺相如)
二、新授教学
1. 学习第一小节,了解事情背景。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赵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赵国的情况。
(3)师小结:赵国是一个强国,课文中提到的武器、人才都是强国的必备条件,而战国时期的赵国恰恰具备了这些条件,所以秦国不敢轻举妄动。那么蔺相如的“和”为什么能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三个小故事。
4. 快速浏览课文的三个小故事,想一想:这3个小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这种体裁的文章叫做“梗概”,本文的三个小故事又构成了课文的主体。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一个故事。
5. 学习“完璧归赵”。
(1)分别指名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蔺相如怎样对待这件事的?结果怎样?廉颇是怎样的人?(在书上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3)秦王虽然没占到便宜,但是他知道赵国不敢开战,因为廉颇是出了名的良将,所以他又派人去说和:“我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这时蔺相如又是怎么想的呢?(随机板书:想对策)这就是事情的起因。
(4)出示投影片,指名读故事的结果。说说自己的看法。板书:要和为贵不辱使命
(5)能不能把这段话改写成一句话?(这块璧无价之宝,我宁可撞碎它,也不把它交给秦王)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不畏强暴、热爱祖国)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宁愿撞碎宝玉也不屈服于秦王的各种威逼利诱表现了他的勇敢;而宁愿去撞壁也不给秦王这块璧表现了更深的爱国之情)是啊,就是因为这份勇敢、这份爱国、这份要强的精神,感动了廉颇。我们来看看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吧!(出示句子:“我廉颇是楚国大将,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没想到我却在老迈昏庸的赵王跟前受了你这毛头小伙的气的侮辱!我今晚就在你必经之路上准备干粮伏击你!”读一读,你觉得廉将军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爱国、有豪情壮志)板书:知错就改爱国勇士
(6)小结:多好的将领啊!他们之间发生了矛盾,激化了秦赵之间的矛盾,那么结果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小故事。学生自学后交流。(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与廉颇计较个人得失)板书:宽容忍让顾全大局
三、深入体会“将相和”的含义。
1. 教师叙述:老师听到这里也被你们的感受所感动了!是啊,“将”“相”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能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工作,那该多好啊!国家就安全了!课文中的哪一段话点明了“将相和”的含义?出示投影片。指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将相之间表面看来是矛盾的统一,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他们彼此尊重对方,都能从国家大局着想,所以使得国家更加强大!)
2. 教师叙述:这就是“将相和”的含义啊!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深入体会,然后交流。)
四、练习
1. 指名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2.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三个小故事的学习,不仅学会了讲述故事的方法,还体会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宽容忍让的崇高精神品质,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品质。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三个小故事。
2. 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
将相和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要和为贵不辱使命
宽容忍让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爱国勇士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和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品质。但本课的情节比较复杂,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做人要顾大局、识大体,要有宽阔的胸怀。要让学生明白在当今社会更需要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