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
1. 【长度、时间测量】小明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如图刻度尺摆放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丙所示的停表记录的时间为________s.
第1题图
2.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语句涉及了运动的相对性.
(1)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描述中山相对地面是________的;“连山……向船尾跑去了”中的山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3.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车厢内,小红观察到列车相对站台的位置不变,则以站台为参照物,小红判断他们所乘坐的列车是________的,同时小明透过玻璃窗望向另一列车的车厢,觉得他和小红乘坐的列车在缓缓前行,则小明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和小红判断列车运动状态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题图
4. 【平均速度的计算】如图所示是小丽、小红等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时的情景.小红在前50 m用时8 s,后50 m用时7 s,小红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1位小数).
第4题图
5. 【平均速度的计算】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________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h.在0~40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第5题图
知识逐点过
考点1 长度及其测量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①________,符号为②________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 km=③________m;1 dm=0.1 m;1 cm=④________m;1 mm=⑤________m;1 μm=10-6 m;1 nm=10-9 m
测量工具 (1)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三角尺、卷尺等;(2)精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长度的估测 (1)课桌的高度约为70⑥________;(2)普通中学生身高约为160⑦________;(3)一支新的铅笔的长度约为18⑧________;(4)普通中学生行走一步的长度约为0.6 m
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
选:根据所估测的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⑨______cm,分度值为⑩______cm
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取一个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图中的测量方式 ______(选填“乙”或“丙”)正确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________,视线如图甲中 ________所示;要估读到 ______的下一位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录 ________和 ________,如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 ________
注意事项 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当被测物体末端正对刻度线时,估读值“0”不能省略
考点2 时间及其测量
考点3 误差与错误
考点4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的选取 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叫做 ________
选取原则:(1)所选参照物符合题目要求;例如:两个小朋友坐在同一列车的车厢内,他们想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运动状态,应选 ________(选填“站台”或“他们自己”)为参照物;
(2)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物;如图所示,运输水稻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和方向运动,若想判断联合收割机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 ________(选填“联合收割机”“卡车”或“水稻田”)为参照物;(3)为了研究方便,一般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2)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变化了,则该物体是 ________的;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不变,则该物体是 ________的(6年3考)如图,人站在上行的扶梯上,以扶梯边的墙壁为参照物,站在扶梯上的人是 ________的;以脚踩的台阶为参照物,站在扶梯上的人是 ________的
考点5 运动的快慢
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 ________;
(2)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 ________.
2. 速度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 ________与 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用字母v表示
物理
意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________,表示物体 ________的物理量
单位 国际单位:米/秒( ________)
其他单位:千米/小时( ________)
单位换算:1 m/s= ________km/h
速度的估测 (1)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________m/s ;(2019.1B)
(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________m/s;
(3)百米赛跑中,中学生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7 m/s;
(4)15 ℃时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________m/s;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公式
3.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教材实验到新考法
教材实验过要点
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实验装置要点1
实验步骤如下要点2:
1. 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①________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请根据测量量,补全表头.
路程 ②________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2. 用③______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 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④________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 把金属片移动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要点
要点1实验装置:
1.实验主要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等).
2.金属片(确定________的位置,使小车下滑时测量时间更精准).
3.斜面:由木板和木块组成,使小车运动.
要点2实验操作要点:
4.小车运动距离的测量要“头对头”“尾对尾”测量.
5.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操作)是______________.
中考考法一题通
例 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小组用来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例题图甲
路段 路程s/cm 所需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C ①________ 3 vAC=③________
AB ②________ 2 vAB=④________
基础设问
(1)实验前,应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保持较________(选填“陡”或“缓”)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AC.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________释放,用______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金属片的时间tAC.
(3)再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B点位置,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AB,并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AB所用的时间tAB.请将测量数据及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中.
(4)接下来组内小明还想测量小车在斜面后半段滑行的速度,但是通过后半段的时间较短,且物体在运动中不容易把握开始计时的时刻,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计算出后半段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BC=________m/s.
(5)由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应注意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7)(误差分析)同组的小华做该实验时,由于精力不集中,导致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测得的小车的运动时间会________,计算出的小车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均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
(8)另一同学在实验时,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小车通过的时间t,如图乙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相比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丙
例题图
新考法
(9)(创新装置)实验结束后,另一探究小组利用位置传感器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传感器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上显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真题演练
命题点1 长度的估测
1. 荔枝是一种岭南佳果.小明拿起一个荔枝,如图所示,它的尺寸l大小约为( )
A. 0.1 cm B. 3 cm C. 0.3 m D. 1 m
第1题图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课桌的高度约为70 cm( )
(2)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 mm( )
命题点2 刻度尺的读数
3. 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_cm.
【典型试题拓展】 第3题1.(考法拓展)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选填“A”或“B”)尺正确,读数为1.80 cm.某同学用另一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1.36 cm、11.36 cm、11.38 cm、11.34 cm,则这本书宽度是_______ cm.
第3题图
4. 如图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__cm.
第4题图
命题点3 秒表的读数
5. 图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第5题图
命题点4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判断
6. 如图所示,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时的情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的.
第6题图
7. 小张乘坐列车时看到两旁的房屋迅速向东退去,则列车相对地面正在向________行驶.
拓展训练
8. 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第8题图
A. 云朵 B. 地面 C. 机翼 D. 座椅
命题点5 速度的相关计算
基础小练
9. 小明一家利用五一节假日去北京旅游,某时刻小明观察到汽车仪表盘显示108 km/h,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m/s.如图所示是行程中某地的路牌,该汽车以100 km/h的速度从该地行驶到北京,所需的时间为______h.
第9题图
1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出发的s-t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图
(1)0~5 s内,甲、乙两车做________运动,第18 s时,乙车处于________状态.
(2)甲车在出发后第______s追上乙车,此时距离出发地点______m,到达距离出发地点20 m处时,甲车比乙车多运动了________s.
(3)乙车在0~20 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1. 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 s内,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前10 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 m.求:
第11题图
(1)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典型试题拓展】 第11题2. (s-t图象)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象可知,乙车速度为_____ 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150米,乙车追上甲车需要_____ s.
机械运动
教材实验到新考法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材实验过要点 ①刻度尺 ②运动时间 ③停表
④v=
实验要点 2. 终点 5. 减小斜面坡度
例 (1)缓 (2)静止 停表 (3)①90.0 ②40.0
③0.3 ④0.2 (4)用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总时间减去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 0.5 (5)快 变速
(6)同一位置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7)偏小 偏大
(8)偏大 小车运动的实际距离小于AC间的长度 (9)变速 可以直观地看到小车运动的速度变化
真题演练
1. B 2. (1)√ (2)×
3. 3.45(3.43~3.47均可)
【典型试题拓展】 第3题B 11.36
4. 1.20(1.19~1.21均可)
5. 335 6. 静止 7. 西 8. D 9. 30 1.2
10. (1)匀速直线 静止 (2)15 20 10 (3)1
11. 解:(1)已知前10 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 m,则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1===10 m/s
(2)由图可知,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时间
t2=45 s-10 s=35 s,速度v2=20 m/s
由v=可得,通过的路程
s2=v2t2=20 m/s×35 s=700 m
【典型试题拓展】 第11题5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