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斜塔上的实验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斜塔上的实验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9 19:5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斜塔上的实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构思的巧妙。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
●重点: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作者亨利·托马斯与达纳·李·托马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妻,美国传记文学作家。著有《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大画家传》《斜塔上的实验》《伽利略不轻信权威》等,其中《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收入了20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及贡献。
2.给加点字注音。
耸肩(sǒnɡ)  渊博(bó)  倔强(jué)  袭击(xí)
滑稽(jī) 卷帙(zhì) 粗糙(cāo) 一劳永逸(yì)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辛苦一次,把事情做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一劳永逸)
(2)私下小声说话。(窃窃私语)
(3)兴致高,情绪热烈。(兴高采烈 )
(4)不出名,不为人知。(默默无闻)
(5)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经心)
4.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先写伽利略发现 自然的节奏原则 的经过,突出表现了伽利略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善于用实验来检验发现的创新精神。其次,是对伽利略孩童时候和学生时代情况的记叙,意在描写他的成长道路,表现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最后描写伽利略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的经过,表现了他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和不轻易相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5.结构脉络。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斜塔上的实验
    
合作探究
  问题一:内容理解。
1.伽利略是怎样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
伽利略从教堂的油灯链条摆动的滴答声中受到启发,并通过实验检验,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2.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实验所证明的理论是什么
自由落体运动(或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相同高处同时落下,它们将会同时着地)。
问题二:语言品味。
1.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有何作用 )
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伽利略灵感到来的情景,突出了伽利略对挂灯链条摆动的思考之深。
2.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重新检验”说明是再次检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反映了以前有人检验过,但没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说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当作真理,而是要用实验去证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实验、实践,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问题三:写法探究。
1.“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不停地搞实验”是紧紧承接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的内容,而“甚至”一词引出下文伽利略的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这里运用倒叙的写法突破了一般人物传记以时间为顺序的惯用写法。
2.文中观看伽利略实验的队伍盛大,对刻画伽利略的形象有何作用
表明这次实验影响之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反科学势力的强大,为伽利略的实验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侧面烘托了伽利略的勇敢、求索、创新精神。
问题四:感悟启示。
伽利略科学实验成功的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就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善于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学会用实践检验自己的想法,锲而不舍地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