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新奇的构思。
3.感受文章的理情之美,从而生发责任感、使命感。
●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梁衡,山西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
2.给加点字注音。
春华秋实( huá) 澹澹( dàn) 芊芊( qiān )
磅礴(páng)(bó) 黛色( dài) 匍匐(pú)(fú)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闲情逸致: 闲适安逸的兴致情趣。
(2)轻飞曼舞: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形容蜜蜂、蝴蝶飞舞的美妙姿态。
(3)春华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4.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概述夏季总体特点。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
第三部分(第5段): 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开头总括了夏天的旋律是 紧张 、 热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急促的。然后写夏天田野的景色,以草、树的变化,蜂蝶的消失以及烦人的蝉鸣,交代夏天的到来。接着写与春、秋相对比,说明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既有收获又充满了希望。后写夏季金黄的景色: 棉苗 、 高粱 、玉米、瓜秧说明夏天有旺盛的活力。又通过写农民繁忙的夏收和秋苗管理,再一次说明夏天的旋律。最后直接抒发了对夏季的赞美热爱之情。
合作探究
问题一: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 表达了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思想感情
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问题二:按照下列示例品析课文语言。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示例:“沸腾”一词写出了夏天的热烈,该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从春到夏景物逐渐变化的过程。
例句: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品析: 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麦的面积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涌起一艘艘的舰船。“翻滚”“扑”说明麦子长势之猛,给人热烈的感觉,突出了夏的磅礴之势。“烘烤”一词写出了太阳的火热、猛烈。
问题三:细读这样的优美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句式有什么特点 请你发挥想象,写几笔“冬之色”。
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着生命的终结。
问题四: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在你积累的古诗词中有夏的影子吗 请你写出名句和作者。
示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