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 读 欣 赏
古 诗 二 首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在吟咏之中把握诗歌的内容,熟读成诵。
2.体会诗歌的意境,展开想象,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重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预习导学
1.作者及作品简介。
《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不详,时代大约为东汉末年。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现实,抒发了对悲哀命运、人生的感慨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给加点字注音。
迢(tiáo) 皎(jiǎo) 擢(zhuó)
机杼(zhù) 脉脉不得语(mò) 札(zhá)
3.解释下面生词。
(1)河汉:即天河。
(2)擢:伸出。这句是从袖子中伸出来的意思。
(3)札札弄机杼:摆弄着织机和梭,子札札作响。
(4)零:落下。
(5)盈盈:水波晶莹的样子。
(6)脉脉:含情注视的样子。
(7)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4.整体感知。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由来已久,诗歌以旁观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景传情,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合作探究
问题一: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诗歌节奏的正确划分,有助于诗歌的理解。试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盈 盈/一 水 间,脉 脉/不 得 语。
2.闻 王 昌 龄/左 迁 龙 标/遥 有 此 寄
3.我 寄 愁 心/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夜 郎 西。
问题二:赏析诗歌《迢迢牵牛星》。
1.“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劳,又写出她试图借忙碌的劳动来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
2.织女是那么忙碌,却织不出一匹布,而且哭得泪如雨下,这是为什么呢 这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牛郎织女相距不太远,却只能隔河相视,不得相语,表明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 伤心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 ”银河很清很浅,距离不太远,为何不能见面呢 这句在朗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是否和“迢迢”矛盾
天河阻隔住了,实质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
反问的语气。
表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
4.诗中大量运用了叠词,请逐个分析,并说说表达作用。
“迢迢”形容牵牛星很遥远,“皎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容织女星非常明亮,“纤纤”形容素手的柔长,“札札”模拟织布机的声响,表现织布的忙碌,“盈盈”形容水波晶莹,“脉脉”描写含情注视的神态。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增强了缠绵悱恻的感情。
问题三:赏析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诗歌节奏的正确划分,有助于诗歌的理解。试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杨 花/落 尽/子 规/啼,闻 道/龙 标/过/五 溪。
我 寄/愁 心/与/明 月,随 风/直 到/夜 郎/西。
2.诗歌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前两句写景,写出了离愁别绪。后两句抒情,把希望寄托在明月上,让明月陪伴友人,写出了李白对王昌龄的关怀、思念之情。
3.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明月能够同时照见相隔千里的人,于是将月亮人格化了,将诗人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