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七 颗 钻 石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
2.能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3.培养对父母、师长、亲朋好友及大自然的爱心。
●重点: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 ( http: / / www.21cnjy.com )0),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创作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完成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19世纪末完成长篇小说《复活》。
2.给加点字注音。
干涸(hé) 瞬间(shùn) 唾沫( tuò)
清澈(chè) 舔(tiǎn) 绊倒(bàn)
3.课文结构分析。
全文是以水罐的五次变化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据提示写出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故事的背景。旱情严重,水——已经成为生存之水。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心战胜了一切,小姑娘找到了水,自己舍不得喝,却给狗喝;母亲舍不得喝,又给女儿喝;最后又把这生命之水慷慨地让给了素不相识的路人。在爱心荡漾的世界里,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4段):故事的结局。从水罐中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了天上的大熊星座。
4.全文是怎样写小姑娘的 从中可看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作简要说明。
联系小姑娘的三次爱心行动。如:“小姑娘喜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小姑娘把水罐带回了家,交给了母亲。”“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所以在作者笔下,小姑娘具有博大的爱心,是作者美好理想的化身。
5.完成下列结构示意图。
水罐(爱心)
合作探究
问题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这篇童话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感动上帝,水罐变成金的,最后涌出清水,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2.水罐自己会变,一共变化了几次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变化的 你觉得是什么魔力让水罐变得如此神奇
一共变了五次:
(1)当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时,空水罐变出了水。
(2)当小姑娘被小狗绊倒时,水罐掉到地上仍然端端正正。
(3)当小姑娘喂小狗喝水时,木水罐变成了银的。
(4)当母亲推辞让小姑娘喝水时,银的变成了金的。
(5)当小姑娘让过路人喝水时,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之后这七颗钻石又升到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
是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上帝(或神仙),上帝让水罐变得如此神奇。
问题二:课文中有哪些情节最让你感动 请找出来,谈谈你为什么会感动。
如:①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当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小姑娘毅然决然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明知艰难而一往无前,其对母亲的孝心,其不畏艰难的决心,令人感动。
②小姑娘给小狗喝水的情节:当许多人都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缺水而渴死的时候,当自己的母亲还在床上等待水喝的时候,在自己也口渴难耐的时候,小姑娘却为了一只小狗而情愿分出宝贵的水让它喝,挽救了小狗的生命。小姑娘对小狗充满了爱心,与自然界的生命平等、和谐相处,让人感动。
③小姑娘给过路人喝水的情节:小姑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宁愿自己忍受口渴,“咽了一口唾沫”也要先让别人——哪怕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喝上水,这种先他人后自己、急难好义、大公无私的美德让人感动。
问题三:作者为什么不用“神奇的水罐”“一罐宝贵的水”而要用“七颗钻石”作为标题呢
因为“钻石”和“星星”都是美好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象征,是纯洁心灵的象征。在这篇童话中,作者以“七颗钻石”为题,旨在赞美小姑娘无私的品德、美好的心灵,赞美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如果用“神奇的水罐”等为题,虽然也切合文意,但寓意没有“七颗钻石”那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