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9 22: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诵 读 欣 赏
古代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体会诗词的诗情画意。
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和理。
3.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预习导学
1.文学常识。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2.给加点字注音。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    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
3.用“∕”划分朗读节奏。
七 八 个 星∕天 外,两 三 点 雨∕山 前。
自 古∕逢 秋∕悲 寂 寥, 我 言∕秋 日∕胜 春 朝。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 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 题目 。
5.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2)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3)《西江月》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鸣蝉 ”描绘了江南村庄盛夏月夜图,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则从侧面烘托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诗题中“早春”揭示了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天街 、小雨、草色
合作探究
  问题一: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景用了什么手法 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咏早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
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问题二:赏析《西江月》这首词。
1.《西江月》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2.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在夏夜中用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赏析《秋词》这首诗。
如何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四:说说“唐宋八大家”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