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市很多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口及校园里都安装上了“电子眼”。“电子眼”的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相同
A.照相机 B.投影仪 C.平面镜 D.放大镜
答案:A
知识点:照相机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A符合题意;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B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选项C不符合题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电子眼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2、同一物体经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可能都是( )
A.虚像
B.实像
C.缩小的像
D.放大的像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
解答: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同一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可以成正立放大虚像、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而经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综上所述,同一物体经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可能是虚像;
故选A。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干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距镜头距离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又因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所以0.5m应大于2倍焦距,即0.5m>2f,所以焦距f<0.25m,选项C正确,选项A、B、D正确;
故选C。
分析:掌握摄像机的构造及其成像原理。
4、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官一号”完成太空授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珠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影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
故选C。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5、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观察药瓶侧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
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甲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f,图丙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因此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甲最小,图丙最大,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应用。
6、有一张照片,发现其景物模糊不清,而且整个画面偏黑,其形成的原因是在拍照时,没有调节好( )
A.调焦环
B.快门
C.光圈环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可知,拍照时,景物如果模糊不清,说明像距没有调好,因此应该使用调焦环,同时整个画面偏黑,说明曝光过度,应该调整快门时间和光圈的大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分析:
7、如图所示,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
A.正立的像
B.虚像
C.倒立的像
D.放大的像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小男孩看到倒立、缩小的像;
故选C。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8、电影机和投影仪的原理是一样的,放电影时,发现银幕上的像未充满整个银幕,解决办法是( )
A.电影机离银幕远些,同时拉近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B.电影机离银幕近些,同时拉近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C.电影机离银幕远些,同时拉大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D.电影机离银幕近些,同时拉大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放电影时,发现银幕上的像未充满整个银幕,是因为像太大了,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法则,要使银幕上的像小一些,应缩小镜头和和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
故选A。
分析:注意物距是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像距是投影机与幕布之间的距离.
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所成的像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潜望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C.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知识点:照相机成像原理及特点;投影仪成像原理及特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平面镜的应用
解析:
解答: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A正确;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B正确;
潜望镜用的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选项C正确;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0、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答案:C
知识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
解答:凹透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小的正立虚像;人从外向内看时,此时的门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所以看不到屋内成像情况;
故选C。
分析:理解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11、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时限的。酒厂把瓶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背面,贴在酒瓶上。字虽然很小,但我们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这是因为( )
A.人的眼睛有特异功能
B.字被瓶的玻璃放大了
C.字的放大像离人眼更近了
D.字被瓶中的酒放大了
答案:
知识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酒瓶和白酒组成了凸透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将生产日期放大了,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凸透镜成放大镜的作用。
1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高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所以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的像,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选B。
分析: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并且成虚像规律为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当物体离焦点近时,成的像较大。
13、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
A.焦距较大的凸透镜
B.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C.焦距较大的凹透镜
D.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答案:B
知识点:照相机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当物距远大于1倍焦距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像距略大于1倍焦距;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所以不用调节,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以及应用。
14、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
A.10°
B.30°
C.60°
D.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放大镜放大的只是角的两边长,但角的大小与它的边长大小无关,所以用一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仍然是10°;
故选A。
分析: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和放大的倍数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度数。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解析:
解答: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没有光学元件时,光线会聚在S点,而当有光学元件时,光线会聚在左侧的S′点,说明加上光学元件之后,光线会聚了,只有凸透镜符合要求;
故选A。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靠近主光轴方向偏折,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
二、填空题
16、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
答案: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知识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
17、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答案:会聚;靠近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照相机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因此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鲜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鲜花。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18、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虚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水滴相当于凸透镜,报纸与水滴间的距离很小,小于水滴的焦距,所以会成文字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作用相当于____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的_____(填像的特点)。
答案:凸透;正立放大的虚像
知识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分析:掌握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20、圆形鱼缸里养了条金鱼,从斜上方看和从侧面看大小、位置都不一样,它们都是鱼缸里的鱼反射的光折射形成的_____像,与实际的鱼相比,从斜上方看到的鱼是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位置稍_____(填“高”或“低”),从侧面看到的鱼是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答案:虚;缩小;高;放大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
解答: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斜上方看时,物距比像距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到的鱼的位置稍高一点;
从侧面看到的鱼,鱼的身体和玻璃缸之间的水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圆形玻璃缸中有水,水和玻璃缸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是凸透镜的模型;当物距比像距大时,凸透镜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解答题
21、有两只干净的圆柱型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的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上相同的盖子,你怎样用眼睛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答案:把手放在两只圆柱型的玻璃杯后面,能对手放大的是盛满纯净水的,不能对手放大的是空玻璃杯。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解答:把手放在两只圆柱型的玻璃杯后面,能对手放大的是盛满纯净水的,不能对手放大的是空玻璃杯。
分析:圆柱型玻璃杯盛水后,相当于凸透镜。
22、如图所示,一农户在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柴,夏天大雨之后,正值正午,阳光格外强烈,干柴居然冒烟,险些着火。请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简要的回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2: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什么夏天大雨之后,容易造成火灾
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恰好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透镜,而此时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达到着火点就能引起火灾
达到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把光线会聚在焦点,同时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干柴的着火点时,干柴就燃烧起来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解析:
解答:问题1:为什么夏天大雨之后,容易造成火灾?
回答1: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恰好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透镜,而此时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达到着火点就能引起火灾。
问题2:达到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2: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把光线会聚在焦点,同时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干柴的着火点时,干柴就燃烧起来。
分析:根据图片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从力、热、光、电、磁、声各个方面去考虑。然后找每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和回答。
23、在一张白纸上画一幅图画(或字),然后贴在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上(画面向里贴),透过玻璃瓶观察图画。
观察前,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到图画放大了;
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图画放大
知识点:放大镜成像原理及特点
解析:
解答:猜想:看到图画放大了;
猜想依据: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验证结果:图画放大。
分析: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4、小宇的爸爸新购置了一辆小车,暑假驾车出外旅游时,一次洗车过后,车上的油漆表面出现了不少黑点,像是烧焦了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开学后小宇在学习物理“透镜”时突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__________。请你提出洗车时对车表面油漆的保护的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
答案: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及时将水擦干净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解析:
解答: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分析:水珠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起的程度有关吗?
(1)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能有关;
(2)取直径相同、凸起程度不同的凸透镜三个,保持观察的距离不变,去观察同一物体。若观察的像大小不变,则放大倍数与凸起的程度无关,反之则有关
知识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解析:
解答:(1)猜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起的程度可能有关;
(2)设计方案:取直径相同、凸起程度不同的凸透镜三个,保持观察的距离不变,去观察同一物体。若观察的像大小不变,则放大倍数与凸起的程度无关,反之则有关
分析:掌握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