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
A.1︰8 B.1︰9 C.1︰10 D.1︰11
答案:B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
解答:欧姆定律、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都是直接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其结论形成方法与牛顿第一定律不同,选项A、C、D都不能选;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的,选项B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关键是了解“推理法”的实验过程
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得V=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一定质量的矿泉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改变。
3、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解析:
解答:由得:,
同理可得V实铝、V实铁,
∵铜、铁、铝三个球的质量、体积都相等;
ρ铜>ρ铁>ρ铝;
∴V实铜最小,那么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就最大;
故选A。
分析:灵活运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4、“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己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6×103 kg/m3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1.2×105kg,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 )
A.6 kg B.60 kg C.600 kg D.6000 kg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合金的体积:,
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合金=20m3,
气凝胶的质量:m=ρ气凝胶V=3kg/m3×20m3=60kg;
故选B。
分析:关键是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答案:D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可防止触电事故,选项A不合题意;
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防止灯丝由于发热而烧断,选项B不合题意;
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选项C不合题意;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为了防止将人砸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在表演的场景中,倒塌的房屋、滚落的石头都是用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制成的,目的是防止将人砸伤。
6、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4m B.40m C.400m D.4000m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铜丝的体积:,
这捆铜丝的长度:;
故选B。
分析:已知铜的密度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铜丝的体积,又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可求长度。
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B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根据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密度小,选项A错误;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选项B正确;
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选项C错误;
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分析: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8、关于水池中的水结冰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池底的水先结冰
B.水池中部的水先结冰
C.表面的水先结冰
D.全池的水同时结冰
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水的凝固点是0℃,也就是当水温达到0℃,继续放热,水就会结冰;
冬天,水面与空气直接接触散热较快,当水温在4℃以上时,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表面温度较低的水密度增大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密度较小上升,最终上下温度相同;如果温度再降低,低于4℃时,水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表面的水温度虽然低,但密度却较小,所以不会下沉,水的温度上下不再均匀;在较深的水中,底部的水温为4℃,而水面的温度达到0℃时,开始凝固.所以表面的水先结冰;
故选C。
分析: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
9、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A.长的先熄灭
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故选A。
分析: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0、当物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密度一般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常见的物质中,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晶体
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一般情况下,常见物质密度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原因是: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规律.气体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和液体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故选C。
分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小,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距离变大。
11、小明发现冬天注满水的缸胀破了,这是因为( )
A.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不变了
C.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变大了
D.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体积变大了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
解答: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A。
分析:知道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12、下列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B.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水的密度是1.0×103
D.密度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
解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选项A正确;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选项B错误;
水的密度是1×103kg/m3,选项C错误;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质量、体积、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
13、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
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
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
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米酒与酱油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故选D。
分析: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14、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D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因为有反常膨胀,在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因此制造温度计不用水;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所以体积先减小,大于4℃再升高;
故选D。
分析:知道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
15、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
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ρ甲V甲=5g/cm3×V甲=5V甲,
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V乙=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
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3,所以,
解得:V乙=2V甲,
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甲:2V乙=5V甲:(2×2V甲) =5:4;
故选 C。
分析: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作出图象,如图,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图像中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水在4°C时_____。
答案:(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密度最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由图像可知:
(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水在4°C时,密度最大
分析:知道密度与温度有关。
17、某教室长7.65 m,宽4.6 m,高3.5 m,这间教室可容空气______kg.(ρ空气 =1.3 kg/m3 )
答案:160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是:V=长×宽×高=7.65m×4.6m×3.5m=123.165m3,ρ空气=1.3 kg/m3,
由密度公式可得空气的质量是:m=ρV=1.3 kg/m3×123.165m3=160.1145kg≈160kg。
分析:根据教室的长、宽、高,然后算出教室的容积,最后根据公式m=ρV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试题标签: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
18、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小;上升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分析:知道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
19、夏天空调常常安装在室内_______方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高处;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夏天空调常常安装在室内高处;其原因是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打开空调后,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分析:掌握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0、“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答案:减小;上升;增大;下滑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分析:气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与增大;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当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周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这就形成了风。
三、解答题
21、晓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结合下图将表格填写完整。
金属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金属块和水的体积V2/mL 金属块的体积V/cm3 金属块的密度ρ(kg m-3)
10.8 14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通过测量,可以认定这件工艺晶是用金属_________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______________。这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图像中的斜线_______来表示.图中斜线a表示的是金属__________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答案:18;4;2700;铝;用作导线等;c;铁(钢)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
解答:读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故其示数为10mL+8mL=18mL=18cm3;金属块的体积V=18cm3-14cm3=4cm3;金属块的密度;
该金属的密度为2700kg/m3与金属铝的密度相同,故可初步断定,这个工艺品是用金属铝制成的;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用作室外导线,各种厨房用具,如铝锅、铝壶、铝勺等;
从图像中画出对应点,如右图所示.可以粗略估计c的密度在2.7g/cm3附近,a的密度在7.9g/cm3附近,因此,c表示的是铝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表示的是钢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掌握量筒的读数,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2、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集热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装置,它可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集热板和贮水器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1)贮水器总比集热板的位置高,请你猜想这样做的原因。
(2)利用相关知识说明并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1)水在集热板中被加热后,温度升高,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以便集热板对冷水继续加热;
(2)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温上升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保持集热板内水温较低,以利于对水继续加热;
实验验证举例:将一桶(或盆)水(要有一定深度)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用手测试上层和底部的水温,则上层的水温高于底部,证明热水浮在上层;
取一烧杯冷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底部水温升高后热水上升,上层的低温水下降,能观察到水形成的对流。
知识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
解析:
解答:(1)水在集热板中被加热后,温度升高,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以便集热板对冷水继续加热;
(2)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温上升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保持集热板内水温较低,以利于对水继续加热;
实验验证举例:将一桶(或盆)水(要有一定深度)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用手测试上层和底部的水温,则上层的水温高于底部,证明热水浮在上层;
取一烧杯冷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底部水温升高后热水上升,上层的低温水下降,能观察到水形成的对流。
23、密度知识的应用与讨论
(1)18g水的体积是18cm3,请通过计算说明这些水结成冰后,体积怎样变化?(ρ冰=0.9×103kg/m3)
(2)对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来说,都是热胀冷缩的,所以当温度变化时,它们的密度也要变化。但我们平时总是把这些物质的密度当成定值,课本上给出的也是定值,只是增加了“常温常压”这一条件。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答案:(1)20cm3或体积增大了2cm3;
(2)对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来说,温度变化时,密度也会变化,但在常温常压下,密度变化很小(或不大),所以,通常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定值。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1)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为;
(2)对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来说,温度变化时,密度也会变化,但在常温常压下,密度变化很小(或不大),所以,通常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定值。
分析:
24、某中学体育室内有一个质量为4kg的实心铅球,经测量它体积为5.0×10-5m3,已知铅的密度为ρ铅=11.3×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该球是否用纯铅制造的。
答案:不是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该球的实际密度为:,
因为ρ<ρ铅=11.3×103Kg/m3,所以该球不是用纯铅制造的。
分析:已知球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球的密度,再与铅的密度进行比较判断这个铅球是否用纯铅做的。
25、有一个体积是40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810g,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ρ铝=2.7×103kg/m3)
答案:(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体积为100cm3
知识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解析:
解答:(1)由得:;
故V球>V实,即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2)由V球=V实+V空得,V空=400cm3-300cm3=100cm3。
分析:判定该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只要计算出铝的体积并与球的体积相比较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