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 盐 化肥 阶段性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石灰水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
B. 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D. 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碳酸钙用于补钙 B.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 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D.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蒸馏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闻气味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铁丝和铝丝 分别加入稀盐酸 加入硫酸铜溶液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过的氧化铜 分别通过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Mg2+、NH4+、NO3-、SO42- B. H+、Na+、HCO3-、Cl-
C. Ba2+、Ag+、Cl-、CO32- D. Fe3+、K+、NO3-、OH-
8、化学肥料“三要素”是( )
A. H、O 、C B. N、C. K C.N、S、P D. N、P、K
9、下列关于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
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
⑥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⑥ D. ⑤⑥
10、小红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下列有关实验及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锌粒加入稀盐酸中,锌粒表面有气泡生成
B.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点燃纯净氢气产生蓝紫色火焰
1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方法是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观察颜色鉴别FeCl2溶液和 FeCl3溶液
C. 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白醋鉴别纯碱和小苏打
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种植食叶蔬菜(如青菜)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 )
A. 磷肥 B. NH4NO3 C. K2SO4 D. 微量元素肥料
14、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5、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 HCl、NaOH、NaCl B. KNO3、NaCl、FeCl3
C. NaOH、Na2CO3、NaCl D. CuSO4、H2SO4、NaCl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HCl 先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K2SO4 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C Na2SO4 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 BaSO4,过滤
D 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7、常见的盐的组成填表: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
18、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2)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19、在实验室中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
(2)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下列有关滤纸折叠的图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三、实验题。
20、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 。
(2)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填化学式)。
(3)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_____ 。
(4)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_____ 。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_____ 。
(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①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②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2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____ 。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 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22、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B中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滴入稀盐酸后,应补充的操作是:
______ 。
(3)C中观察到______ 的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位于铜前。
四、计算题。
2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 盐 化肥 阶段性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石灰水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
【答案】D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
B. 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D. 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答案】C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
【答案】A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碳酸钙用于补钙 B.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 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D.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C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蒸馏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闻气味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铁丝和铝丝 分别加入稀盐酸 加入硫酸铜溶液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过的氧化铜 分别通过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C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Mg2+、NH4+、NO3-、SO42- B. H+、Na+、HCO3-、Cl-
C. Ba2+、Ag+、Cl-、CO32- D. Fe3+、K+、NO3-、OH-
【答案】A
8、8、化学肥料“三要素”是( )
A. H、O 、C B. N、C. K C.N、S、P D. N、P、K
【答案】D
9、下列关于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
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
⑥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⑥ D. ⑤⑥
【答案】C
10、小红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答案】A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下列有关实验及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锌粒加入稀盐酸中,锌粒表面有气泡生成
B.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点燃纯净氢气产生蓝紫色火焰
【答案】D
1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方法是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观察颜色鉴别FeCl2溶液和 FeCl3溶液
C. 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白醋鉴别纯碱和小苏打
【答案】D
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种植食叶蔬菜(如青菜)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 )
A. 磷肥 B. NH4NO3 C. K2SO4 D. 微量元素肥料
【答案】B
14、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答案】D
15、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 HCl、NaOH、NaCl B. KNO3、NaCl、FeCl3
C. NaOH、Na2CO3、NaCl D. CuSO4、H2SO4、NaCl
【答案】C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HCl 先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K2SO4 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C Na2SO4 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 BaSO4,过滤
D 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常见的盐的组成填表: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
【答案】如表所示: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NaCl Cl- Na+
碳酸钠 Na2CO3 CO32- Na+
碳酸氢钠 NaHCO3 HCO3- Na+
碳酸钙 CaCO3 CO32- Ca2+
硫酸铜 CuSO4 SO42- Cu2+
18、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2)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答案】(1)AC (2) H2O 碱
19、在实验室中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
(2)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下列有关滤纸折叠的图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A研钵 (2)过滤;引流;D
三、实验题。
20、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 。
(2)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填化学式)。
(3)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_____ 。
(4)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_____ 。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_____ 。
(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①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②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答案】(1)加速溶解 (2)CaCO3 、BaCO3
(3)引入了新的杂质KCl (4)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5)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6)4.4g 16.3%
2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____ 。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 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1)烧杯 除去不溶性杂质
(2)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4)偏大
232、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B中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滴入稀盐酸后,应补充的操作是:
______ 。
(3)C中观察到______ 的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位于铜前。
【答案】NaCl(或NaCl和酚酞)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锌的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四、计算题。
2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75%
【详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g+100g-106.7g=3.3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100 44x 3.3g
x=7.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