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4 15: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②这些诗文的魅力在于其描绘了一幅幅绝美的图景: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1)A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秀丽西子,也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2)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大漠;有刘禹锡《秋词(其一)》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明艳的景致,也有赵师秀《约客》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夏之交的江南诗画。各番景致,美在其中,令人心驰,令人神往。
③这些诗文的魅力还在于其造就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④潜心读书有多种境界。刘禹锡《陋室铭》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让我们在璀璨的古诗文中度过这“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1.下列摘自第①段的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
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
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
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2.根据提示,默写第②、第④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3.古代诗词歌赋承载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是指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指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B.《大道之行也》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一句,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归,女子回家。
C.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一篇赠序。
D.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是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的日子,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二、综合性学习
4.复兴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下面是小华同学“以和为贵”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翻开几千年的文明史,“和”的观念深入了我们中国人的心中,【甲】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众志成城”“和气生财”等……至今仍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和”,如阳光,可以融解心中的坚冰;如春风,可以排去心中的阴霾:【乙】如照亮人际 天空的火炬。“和”使人与人沟通更加有效,更加畅通,更加宽广。“和”,如清泉,如明镜,善鉴万物。【丙】它不仅折射出我们心灵疆域的宽广,也表现出迷人的馨香,更映射出我们心灵宇宙的博大和深邃的程度。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请你将【乙】处画线句改成与前面两句句式一致,以构成一组排比句。
③【丙】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3)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
中国商报安徽报道(记者刘群) 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所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以“信访不上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的枫桥经验“桐城模式”——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三、诗歌鉴赏
阅读《卜算子·咏梅》,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驿外”“断桥”说明梅花生长环境恶劣,体现它寂寥孤独的生存状况。
B.“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生命的历程。
C.“已是黄昏独自愁”,运用夸张手法写梅花暮雨黄昏的愁苦,表现处境的悲凉。
D.词的下片写梅花无意争春,却惹来众芳嫉妒,饱受摧残碾为尘埃,仍香气不改。
6.整首词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保尔是最后一个。他坐在地上,眼前的一切,把他完全弄糊涂了。……这些人都放走了。但是,多林尼克,多林尼克……他说是夜里上街被捕的……保尔终于懂了。
……
“喂,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上校马上就听到了回答:“我从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做鞋掌。”
“什么马鞍子?”上校没有听明白。
“我家住了两个哥萨克,我从一个旧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钉鞋掌,就因为这个,他们把我送到这儿来了。”保尔怀着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又补充了一句:“我要是知道他们不让……”
上校轻蔑地看着他。“这个警备司令尽搞些什么名堂,真是活见鬼,抓来这么一帮犯人!”他转身对着门口,喊道:“你可以回家了。告诉你爸爸,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行了,快走你的吧!”
保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他从地上抓起多林尼克的外套,朝门口冲去。他穿过警卫室,从刚刚走出来的切尔尼亚克身后悄悄溜到院子里,然后从栅栏门出去,跑到大街上。
【乙】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保尔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丙】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7.阅读选文【甲】,联系整部作品说一说保尔被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后来出狱后他又去了哪里?
8.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丙】段划线的句子中“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9.从选文【乙】【丙】中可以看出保尔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他从到这里那天起,就一直为这双破靴子吃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走起路来里面的泥浆扑哧扑哧直响。现在倒好,一只靴底干脆掉下来了,他只好光着脚板泡在刺骨的泥泞里。这只破靴子害得他活都没法干。他从烂泥里捡起破靴底,绝望地看了看。虽然他已经发誓不再骂人,但是这次却怎么也忍不住了。他拎着破靴子朝板棚走去。他在行军灶旁边坐了下来,打开沾满污泥的包脚布,把那只冻木了的脚伸到炉子跟前。
奥达尔卡正在案板上切甜菜。她是一个养路工人的妻子,在这里给厨师打下手。……她切起菜来真有功夫,不一会儿案板上便堆成了一座小山。
奥达尔卡轻蔑地瞥了保尔一眼,挖苦他说:“你怎么啦,等饭吃哪?还早点。你这小伙子准是偷懒溜出来的。你把脚丫子伸哪儿去啦?这儿是厨房,不是澡堂子!”她训斥着保尔。
一个上了年纪的厨师走了进来。“靴子全烂了。”保尔解释了一下他到厨房来的原因。
厨师看了看破靴子,对奥达尔卡点了点头,说:“她男人是半个鞋匠,让他帮帮你的忙吧,没鞋穿就别想要命了。”
奥达尔卡听厨师这样说,又仔细看了看保尔,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我把您错当成懒虫了。”她抱歉地说。
保尔笑了笑。奥达尔卡用行家的眼光翻看着那只靴子。“我们当家的才不补它呢——不顶事了。我家阁楼上有一只旧套鞋,我给您拿来吧,可别冻坏了脚。受这种罪,哪儿见过呀!明后天就要上大冻,那您可够受的。”奥达尔卡同情地说。她放下菜刀,走了出去。
10.以上选文出自《 》,作者是
11.选文着重抓住了保尔的“烂皮鞋”这一细节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12.联系全书,谈谈今天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哪些精神?
1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C.《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D.《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两篇短文及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然开朗。土地平旷,屋含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材料一】
杨氏入山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①,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②、麻枭”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注释】①陶冶:快乐的样子。②丝纩(kuàng)、麻:丝绵、麻线。
【材料二】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14.下面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力恶其不出于己身也 皆出酒食 与老人同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选贤与能 遂与外人间隔 与众共之 与民由之
C.盗窃乱贼而不作 其中往来种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亭者谁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可取食于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取之于民
15.根据两篇短文及所给材料,判断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翻译:所以人们不只亲近自己的亲人,不只爱护自己的孩子
理解:这句话是对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大同社会中社会成员关系和睦特点的具体构想。
【乙】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翻译:于是那个桃花源人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招待他。
理解:桃花源人用好饭菜来招待渔人,作者借此表现出这里的生活富足,和平安定。
【丙】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时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了。
理解:这体现了桃源人与外界隔绝,不通消息,和后文的“皆叹惋”一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6.根据两篇短文及【材料一】,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大穴中人物资共有,耕者有其田,正是大同社会① 的特征的具体体现。关于劳动,《大道之行也》中“② ”一句提倡人尽其力,为全社会劳作,《杨氏入山》中“③ ”一句则提倡人人自食其力。《桃花源记》和《杨氏入山》都通过对④ 的描写来侧面托生活的和平安宁。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志怪者也 怪:怪异的事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C.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山野中奔腾的野马
D.怒而飞 怒: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安陵君其许寡人
B.鹏之徙于南冥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去以六月息者也 必以信
D.南冥者,天池也 佣者笑而应曰
1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庄子》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庄子借鲲鹏的寓言意在说明世间万物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
C.本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D.《齐谐》中的话证明了鲲鹏是真实存在的。
六、名著阅读
20.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走进经典”的板报,如果其中的“良师益友”专栏由你负责,请你从下列三组人物中选择一组,结合作品内容写一段文字,简述他们是如何成为良师益友的。(50——100字)
A.唐僧和孙悟空(《西游记》) B.朱赫来和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好事情和阿廖沙(《童年》)
七、作文
21.请以“我家的 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1.B 2.⑴乱花渐欲迷人眼⑵长河落日圆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⑷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⑸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B
4.(1)示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2)①将省略号(……)改为逗号(,) ②如火炬,可以照亮人际的天空③表现 散发
(3)示例:“六尺巷工作法”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
5.C 6.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全词借饱受摧残、香气犹在的梅花,抒发自己虽屡遭排斥仍坚持正义、孤高傲世(或:忠贞不渝、矢志不渝、独立不倚等)的情怀。(意对即可)
7.保尔为救朱赫来而被捕。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亚(林务官的女儿)家的花园。 8.(1)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意思对即可。)
(2)经历(意思对即可。)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9.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1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11.运用细节描写,写出当时筑路条件的恶劣,工作的艰难,衬托出保尔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等) 12.要联系选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围绕保尔精神 13.B
14.D 15.丙 16.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天下是大家共有的)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鸡犬(禽畜、动物、环境)
17.C 18.B 19.D
20.答案不唯一。答案示例:朱赫来教保尔打拳,关心保尔的成长,教他革命的道理,每当保尔遇到问题,朱赫来总会为其指明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朱赫来是保尔的引路人,是保尔的精神导师。
21.参考例文
我家的和谐故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题记
我们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还有我,就像一架三弦琴,每天奏着欢快的圆舞曲。可是,自从爷爷去世,奶奶搬到我家住之后,我家的笑声就逐渐消失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时时在妈妈和奶奶之间跳动。
不知怎的,妈妈容不下奶奶,奶奶似乎也看妈妈不顺眼。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谁也不搭理谁,总没有好脸色;要不,一天到晚不是碗响就是瓢响,搞得我也活泼不起来。
我很留恋我家过去的笑声。我曾想寻回这笑声。但是,我是小辈,对长辈们的事,总觉得不便过问。
快过年了,大人们都忙着孝敬自己的长辈,我妈妈也不例外。这天一大早就给我200元钱,叫我吃了饭给外婆送去。我妈妈一向很孝顺外婆,人们都羡慕我外婆有福气,但我奶奶一直被妈妈遗忘了。我望着奶奶的房间,灵机一动:反正外婆还有舅舅舅妈孝顺,有钱花,这钱我给奶奶送去。我正盘算着,妈妈对我说:“我去你表叔家帮忙,晚上才能回来,你给外婆送钱后早点回来。”我揣着200元钱,等妈妈走后,敲开了奶奶的房门。我对奶奶说:“奶奶,快过年了,妈妈叫我送点零用钱给你。”奶奶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拉过我,激动地说:“我的乖孙女,奶奶不缺钱,你妈有这份心,我就很高兴了。”
晚上妈妈回来,问我钱给外婆送去没有,我说:“外婆说我们家刚盖了房子,她有钱,又让我带回来了。”妈妈笑眯眯地接过钱。此时,我的心里舒坦极了,好像刚完成了一次壮举。
有一天夜间,妈妈突患急性肠炎,需要找医生看,但她已经疼得不能走动,爸爸外出打工又没回来。我望着窗外乌黑的天空,不禁打了个寒颤。妈妈脸上的汗珠不住地往下滴。我只好叫醒了奶奶。奶奶一听我说妈妈病了,立刻起床,不顾自己体弱,出去找医生,又替妈妈买药,帮妈妈端水服药。之后,在妈妈治疗休息的日子里,奶奶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妈妈被感动了,终于喊了奶奶一声“妈——”,奶奶“哎——”的一声答应着,满是皱纹的脸顿时像一朵绽开的金菊。我的心快要飞出嗓子眼了,两只小手禁不住舞了起来。
从此,我家的笑声又飞扬了起来。我们一家四口人——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似乎都成了出色的琴师,指尖上始终跳跃着和谐甜美的音符,那便是一个又一个和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