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随堂练(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大年夜,点灯笼,一盏一盏红彤彤,山村娃娃闹年夜,灯花照得脸儿红。”听着这动人的歌谣,你眼前是否出现了大红灯笼挂满街巷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都会挂起这象征团圆的红灯笼,____①____(表现 表达)对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在闽南语中,“灯”与“丁”谐音,家家户户都将“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以求“人丁兴旺”。正月私塾开学时,长辈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由先生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就由此____②____(演变 蜕变)而来。
人们常常把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写在灯笼上。比较传统的有“福”“吉祥”“太平盛世”“连年有余”等。当然,门庭、卧房等处的灯笼上也可以写自己已喜欢的对联、格言。
灯笼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1)对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氛(fēn) 祈望(qǐ) “长”字的第1画是“”
B.气氛(fèn) 祈望(qǐ) “长”字的第1画是“”
C.气氛(fèn) 祈望(qí) “长”字的第1画是“”
D.气氛(fēn) 祈望(qí) “长”字的第1画是“”
(2)根据语意,在文段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①②处。
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3)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的春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①___晓唱___②____,
白鹭____③____万户春。
A.①金鸡 ②千家喜 ③晨飞
B.①雄鸡 ②千门开 ③放歌
C.①金鸡 ②千门开 ③晨飞
D.①雄鸡 ②千家喜 ③放歌
(4)对下面灯笼上所写文字的书体及特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盛世”四个字是楷书,字体方正,笔画横粗竖细。
B.“太平盛世”四个字是隶书,字体扁平,笔画蚕头雁尾。
C.“吉祥如意”四个字是草书,笔画牵连,运笔潇洒飘逸。
D.“吉祥如意”四个字是篆书,笔画流畅,笔势强健有力。
二、综合性学习
2.按要求修改下面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其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①他从小便爱读《三国演义》,并且读了几十遍,又能将名著中的知识与自身学习溶会惯通,因而获得成功。而快餐文学的知识含量十分可怜,②又因其“快”,往往使求知者急躁而功利。优秀的文学名著因其思想蕴涵深厚,使读者与其“对话”时获益颇深。退缩时,鲁迅发出“不惮于前”的呐喊;烦躁时,钱锺书向我们展现了机智的幽默。与之相反,③快餐文学却成为日益一种谋财的手段,④文学的思想性早已抛到九宵云外,有益的交流更成了无本之木,无原之水。
(1)文中有多个别字,请修改其中的三个: 、 、 。
(2)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是病句,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其中的两个。
(3)在文中横线上写上本文的中心句,即论点。(不超过15字)
三、诗歌鉴赏
阅读《蒹葭》和《回延安》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回延安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3.《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下列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B.《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诗为主,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普遍采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C.《邶风·式微》就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用咏叹的方式表达了受奴役的百姓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D.《周南·关雎》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4.下列对《蒹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茂盛的芦苇无边无际,早晨的露水已经凝结成霜。为诗歌创设了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写伊人就在水的另一方,因此他上下追寻。
C.诗歌没有直接抒情,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D.全诗使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含蓄委婉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谊,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5.“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请结合上边两首诗歌的具体语句谈谈,诗歌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③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④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⑤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⑥好一个安塞腰鼓!
⑦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⑧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⑨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⑩好一个安塞腰鼓!
6.选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特点?
7.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从修辞角度)
8.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9.选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文有删改)
10.本文的第②~⑤段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12.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13.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了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没有特别的理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报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笑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哉,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媚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三山,一播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④一钵⑤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传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⑥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诗:凭借。④瓶:水瓶。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血。⑥顾:难道,反而。
1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B.而山不加增/日出而林霏开
C.以告富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吾欲之南海/辍耕之垄上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7.(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8.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六、名著阅读
19.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昆虫记》被誉为“ ”。在这本书中,蝉在地下“潜伏”四年; 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七、作文
20.记叙文写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声善意提醒,一次抬手相助,都传递着邻里的温情。当然,或许你是依山而居,傍水为邻,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一些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请你以“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
1.(1)D
(2) 表达 演变
(3)A
(4)B
2. (1)融 贯 霄 源(任写三个即可) (2)第①句将“他”改为“该文作者”,用替代号。第②句将“急躁”改为“浮躁”,用替换号。第③句将“成为”和“日益”顺序颠倒,用换位号。第④句在“已”和“抛”之间加“被”,用增补号。 (3)读名著比读快餐文学更有益
3.B 4.B 5.《蒹葭》开篇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映照在天光水色之中,创设萧索迷茫的境界;由此引出主人公在这样的相似的情境中追寻心中的“伊人”,表达了对“伊人”的无限思念和难言的伤感。
《回延安》先写“树梢树枝树根根”,树的梢、枝、根紧密相连,由此引出“我”与延安亲人心连心,抒发对延安的血脉深情。
或者:
《回延安》先用羊羔跪拜吃奶对母亲的敬仰,引出延安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的哺育之情,表达“我”对延安的无限感激。
6.从令人震撼的鼓声、粗犷雄劲的节奏描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7.运用了排比、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鼓声带给人们的一种震撼力和冲击力。 8.这是用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撼力。(意思相近即可) 9.多用短句来表达,简洁明快,铿锵激昂。(意思相近即可)
10.写了三角梅在栽下的三年里毫无变化、毫无生机。为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做铺垫。(与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形成对比,突出了三角梅盛开的笑丽,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11.本以为将要死亡的三角梅竟然开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出乎意料,让她感到惊喜,因此“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12.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是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
修辞的角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13.“奥秘”指高深神秘不易了解的事理,“潜能”指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或能量。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在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之后,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14.BD
15.D 16.(1)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2)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穷)和尚吗? 17.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18.示例:愚公不愚蠢,他挖山体现的是一种锲而不舍、不放弃、有毅力、有长远打算的精神。从他不愿绕山开路,而愿意去挖山中,也能看出愚公不逃避问题。他想要挖山的本质,也是为他人着想,但他挖山的行为却不值得借鉴。
19.(1)B (2) 昆虫的史诗 蜘蛛
20.邻居
她总是一个人。
斜晖脉脉,夕阳酡红如醉,把西方那天染成艳色。古老的石头还是被独自搁在门口,等待一个同它一样劳累的人叹着气坐在它身上。大娘总是着一身素衣,面带倦意,印象中多的是,她坐在石头上择韭菜。
“两个闺女都嫁出去了,有吃有喝,别管其他的。”村里人都这样劝她。她如此伤心,不是因为降价的鸡蛋没买到,不是今年的收成,而是同她走了半辈子的那人,忽然消失在生活中,不见了踪影。去年春节,红通通贴在我家墙壁、她家门口的“出门见喜”不见了,不与相干的我心里顿时觉得空荡荡。
小时候,我应着奶奶“人家的饭好吃”,整天赖在对门不走,像个“恶人小猫”似的。茶几周围总是坐满了人,笑脸围成的弧把佳肴圈住,紧紧的,连味道都难跑出来。我喜欢在一边默不作声的大爷抽着烟,看着电视,这样我可以静静地观察他圆乎乎的胖脸蛋。
这样的面容,慈祥、憨厚,我真想念他乐呵呵地把一个用两只手托住的大桃子送给我的那时刻,可是再也找不到了。大娘没念过书,但是她的话真好听,我总是被迷住,定定地上神思考几分钟。
一切都过去了。
好事、坏事都成了风景。
对门的石头板凳、大娘和满胡同开了又开的凤仙花,都在我眼前掠过。爷爷不让我出去那天,我知道是大爷告别了这世界。爷爷的眼圈也红红的,不住地吸鼻涕,我便晓得他同住了半辈子的玩伴兄弟已经成了熟来熟去的一部分。
我再也回不到那茶几前,但我可以让她来到另一个花桌子。近近的邻居没有距离美,倘若离开,那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失落和悲伤。
大娘,擦干眼泪,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