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随堂练(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bǐ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A】学生放shǔ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乙】
闻一多面对敌人的疯狂tú杀,无比悲愤【B】面对敌人制造的白色恐bù ,拍案而起,毫不畏惧,做了最后一次讲演。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挑拨离间( )( ) 无耻( ) 蛮横(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卑bǐ( ) shǔ( )假 tú( )杀 恐bù( )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4)A、B两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性学习
2.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3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8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读书与做人》)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从材料二“浅阅读”的特点来看,材料一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这首诗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竞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⑤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处还有广”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例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⑥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
⑦“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⑧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⑨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⑩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5.选文中为什么说李先生被杀是昆明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6.“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这几句话中的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请说说变换人称的作用。
7.文中的⑨- 段都是独句成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文/丁犖中)
(1)下列对文中“传统教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教育认为格物致知是人教育的出发点。
B.传统教育目的在于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C.传统教育提倡格物致知,也就是提倡实验精神。
D.传统教育主张通过探察物体从内心领悟天下真理。
(2)文中两次写到“格”竹子,下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写格竹子,意在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
B.第二次写格竹子,意在说明格物致知应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两者形成对比,具体体现对于格物致知的认识的古今差别。
D.两者一脉相承,具体表明古今人们都很重视对于竹子的认识。
(3)作者认为“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其根本原因是( )
A.格物致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B.今天激变的环境要求人们有判断力。
C.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视实践。
D.格物致知是寻求客观真理的唯一途径。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两膝相比者( ) (2)如有所语( )
(3)两股战战(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11.翻译下列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2.(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 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 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13.(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
六、名著阅读
14.名著阅读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1)上面一段话选自《傅雷家书》,此书主要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夫妇与长子________之间精神接触、思想交流的100余封家信。
(2)楼适夷评价此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请你结合上面选段内容,谈父亲傅雷对儿子进行哪方面教育?
七、作文
15.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1) bō jiàn chǐ hèng
(2) 鄙 暑 屠 怖
(3)难道我们昆明的青年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吗?
(4)D
2.(1)①工作生活劳累;②娱乐活动多;③缺乏阅读兴趣。
(2)①刷微博,读微信;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3)①加大书店密度;②多提供免费图书;③颁布法令促进阅读;④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个人:①培养阅读兴趣;②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③多读能引发思考的经典作品。
3.因为她文静、美好、善良,且劳动姿态优美(或勤劳)。(意近即可) 4.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对即可)
5.李先生无罪而遭毒手;偷偷摸摸施行暗杀。 6.用“他们”是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及其本质。用“你们”是对敌人进行正面指责、揭露。变换人称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比愤怒的感情。 7.既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黑略统治的抨击与谴责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民主和平生活一定会到来的坚定信念。 8.首先,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其次,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9.(1)C
(2)D
(3)D
10. (1)靠近 (2)说话 (3)大腿 (4)说出 11.(1)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2. 空间 侧面(间接) 13.示例: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或: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
14.(1)傅聪
(2)参考示例:①如文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告诉儿子真正的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的起伏跌宕,唯有庸碌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②如文中“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告诫儿子面对生活的浮沉,要保持心理平衡,对一切变化泰然处之。③如文中“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用比喻的说法,教育儿子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15.例文:
竞选学生会主席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八(1)班的×××,我竞选的职务是学生会主席。我坚信:实力+自信=成功。相信自己是我参加这次竞选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我的要求;积累丰富的经验是我前进的力量;能够更好、更多地为全校师生服务是我的愿望,建立一个更加规范的校园秩序是我的工作目标。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时刻想着“在其位,谋其政”。我会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的宗旨,做好学生会的每一项工作。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最关键的还是学习,这也是对我的一大考验。我的学习时间也许会比别人少,但是只要我合理安排,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我也不会落后于人。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有信心和决心,我相信我能够胜任学生会主席的职务。
如果我能竞选成功,我会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提高责任心,在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广纳贤言,征求别人的意见,改正缺点,改善优点。我将把它当成我的一个新的起点,我将用我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头脑,认真出色地完成工作!用我的真情和爱心去带领大家为学校、为同学服务,让每个成员都能像尺子一样公正无私;像竹子一样每前进一步,小结一次;像太阳一样带给大家温暖!
我将在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中挥洒青春的汗水,为校园的明天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我相信校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