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8 14: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当降到0 ℃时物体就不具有内能了
D.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可以利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理解,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一个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的多少与机械能的大小间没有直接联系。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但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
解答: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的高低影响分子运动平均快慢,对分子动能有影响。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周围吸热,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物体能量的变化量,所以经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热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词来描述。
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解析:
解答:由于一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因此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质量、温度、状态多个因素有关;内能的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化成水,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此题选D。
分析:该题考查物体内能的改变,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物体的质量大时所含的分子个数就多,所以在温度相同时具有的内能就大;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快,内能增加;当物体内能增加时,有可能是发生了物态变化,所以温度不一定升高。
4.一块冰熔化了,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块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对冰块做了功
C.可能是对冰块做了功,也可能是冰块吸收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冰熔化了,说明内能增加。让冰块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让冰块吸收热量,二是对冰块做功。故此题选C。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让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让物体吸收热量,二是对物体块做功。
5.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1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b)中水的内能
B.烧杯(c)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d)中水的内能
C.烧杯(a)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c)中水的内能
D.烧杯(d)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c)中水的内能
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
解答:相同状态的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故此题选D。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概念的理解,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内能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有的物质越多,分子数量越多,内能也越大。本题中的(a)、(b)两烧杯中水的质量相等,但烧杯(b)中水的温度高,内能大;烧杯(c)、(d)中水的质量也相等,烧杯(d)中水的温度高,内能大;烧杯(c)、(d)中水的质量比烧杯(a)、(b)中的大,所以温度相等的情况下,内能也较大。
6.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减少,可能是对外做了功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热时,内能一定减少
答案:A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加,但内能不是一定会增加,因为还有可能存在做功。同样对物体做功时,也可能存在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会增加。故此题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加,但内能不是一定会增加,因为还有可能存在做功。同样对物体做功时,也可能存在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会增加。。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答案:D
知识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
解答:对物体加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不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A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B错误;对物体加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不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因此,0℃的冰也具有内能,C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正确。
分析:该题考查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的理解,对物体加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不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对物体加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不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8.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
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
B.物体势能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分子势能的大小
答案:C
知识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
解答: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因此物体的冷热程度能反映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此题选C。
分析:该题考查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的理解,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9.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用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答案:B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热传递。此题中ABD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C答案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此题选C。
分析:该题考查物体内能的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0.将一铁块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 )
A.它们具有相同的热量
B.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
C.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D.它们具有相同的质量
答案:C
知识点: 热传递
解析:
解答:热传递发生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或同一物体温度不同的两个部分)之间,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故此题选C。
分析:该题考查热传递,热传递发生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或同一物体温度不同的两个部分)之间,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11.如图2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答案:B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解析:
解答:热传递发生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是其他形式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故此题选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本题就是考查这两种方法的应用。热传递发生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是其他形式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本题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选项,其余都是通过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12.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
A.灼热的铁水变成铁铸件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正在熔化的冰块
C.冲开热水瓶塞子的水蒸气
D.坠入大气层中的流星
答案:A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灼热的铁水变成铁铸件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其内能在减少。物态变化中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吸热的物体内能增加,放热的物体内能减少。熔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内能增加。冲开热水瓶塞子的水蒸气对水瓶塞子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少,是利用了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坠入大气层的流星与空气摩擦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使流星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发热而且发光。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发生在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是其他形式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减少物体的内能,要使物体放出热量。
13.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 )
A.盛夏,太阳把稻田里的水晒热
B.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裤子会发烫
C.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
答案:B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由于裤子与滑梯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裤子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般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它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间要存在温度差。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由于裤子与滑梯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裤子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
14.如图3所示是一个空气压缩引火仪。在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会被点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活塞向下压时,玻璃筒内空气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B.当活塞向下压时,对玻璃筒内棉花做功,温度升高
C.向下压活塞时,快压和慢压的效果相同,因为压缩气体做的功相同
D.硝化棉被点燃的原理与擦燃火柴的原理相似
答案:D
知识点: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探究实验
解析:
解答:在此实验中,活塞在压缩空气做功,并没有对硝化棉做功。当活塞向下压时,玻璃筒内空气体积变小,压强变大。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要将活塞用力迅速向下压,在压缩空气时,活塞并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快压时用力较大,做功较多;同时快压的时间短,尽量减少由于热传递使筒内空气内能减少。擦燃火柴是利用了火柴与擦纸摩擦生热,温度升高点燃火柴,它也是采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故此题选D。
分析:该题考查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探究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使棉花点燃是利用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硝化棉在筒内温度随之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它是利用了对物体做功的方法增加物体的内能。
15.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
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 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答案:A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压缩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飞机飞行的高度在1万米以上,空气非常稀薄,要使乘客比较舒适,必须使机舱内的气压维持在1标准大气压左右,需要利用压缩机把舱外气体压进舱内。压缩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飞机在正常飞行时,除了压缩机把空气压进机舱,还需要制冷机把空气冷却,否则飞机内将变成一个高温炉。
16.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炒菜时,用铲子在锅内反复翻炒,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菜的内能的
B.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
C.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会发现气球口处有小水珠,这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造成的
D.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瓶内可乐汽化成的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炒菜时用铲子翻炒是为了使菜受热均匀,主要还是通过炉灶加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菜的内能,没有炉灶仅利用铲子翻炒无法使菜变熟。用锤子敲打钉子,是锤子对钉子做功,使钉子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球内充入的是压缩空气,松开气球口,气球内气体对外做功,使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气球口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气球口。D选项中打开可乐瓶盖,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气体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此题选C。
分析:本题是改变内能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要分清改变内能的方法,以及内能大小的变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温度降低;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7.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
A.两冰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
B.水烧开时壶盖会跳动
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
D.用太阳灶烧水
答案:B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解析:
解答:两冰块相互摩擦,对冰块做功,使冰的内能增加,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烧开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壶盖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所以B选项正确;压缩气体是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太阳灶烧水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减少。
18.冬天,路上的行人一边搓手,一边对手哈气,从而使手感到暖和。“搓手”和“哈气”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别属于( )
A.做功、热传递 B.热传递、做功 C.做功、做功 D.热传递、热传递
答案:A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搓手”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哈气”是利用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使手的温度升高,使内能发生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此题选A。
分析: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搓手”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哈气”是利用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使手的温度升高,使内能发生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9.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
答案:C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故此题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途径。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2、填空题
20.物体内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 。
答案:所有 总和 焦耳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
解答: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焦耳。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概念和单位。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焦耳。
2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答案: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热传递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做功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分析:该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其他形式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热传递发生在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22.将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从一楼移至三楼静止,则冰块的内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嫦娥二号”卫星绕月飞行时会遇到月食,在此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内能_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当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出耀眼的光芒,则返回舱的内能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不变 增加 减少 热传递 增加 做功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解答:将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从一楼移至三楼静止,则冰块的内能不变,机械能增加。“嫦娥二号”卫星绕月飞行时会遇到月食,在此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内能减少,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当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出耀眼的光芒,则返回舱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与构成物体的分子有关;机械能是与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物体不一定有机械能,所以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对内能不一定有影响。没有太阳照射时,卫星会向外太空辐射能量,通过热传递的方法使自己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把返回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其内能增加。
23.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下列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法。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_____使气体内能改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_______使木头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答案:(1)做功 (2)做功 (3)热传递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打气筒打气是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冰块在阳光下通过热传递使冰的内能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且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发生在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属于能量的转移。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属于能量的转化。
24.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
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火柴的内能。
答案:做功 热传递
知识点: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
者是用热传递的方法使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火柴的内能。
分析:本题考查了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的判断,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所以这两种方法都能使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火柴擦燃是利用火柴头与火柴盒侧面涂层间的摩擦生热,使涂层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点燃火柴。火的温度高,火柴放在火上通过热传递使火柴的内能增加。
25.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的水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了雾。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_______________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其中“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做功 液化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
解答: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的水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了雾。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其中“雾”的形成属于液化。
分析:该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液化现象。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
三、解答题
26.在严寒的冬天,当觉得自己的手很冷时,常常会做以下两个动作:(1)用嘴对手心呵气;(2)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答案:用嘴呵气是利用了口腔内呼出的热气体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同时呼出的热的水蒸气还会在手上液化放热,使手的温度升高。两手摩擦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
解答:对手呵气,呵出的热气体与冷的手之间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同时呵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会在手上液化放热,达到取暖的目的。手与手之间摩擦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了做功的方法改变了手的内能。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内能的改变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冬天手冷,要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以采用热传递和做功的方法来改变手的内能。
钻木取火
D
锯木材料锯子发烫C
烧水时水温升高
B
双手摩擦能发热
A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