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8 14: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同步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 )
A.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 B.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 D.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析:
解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砂石比热容太小的缘故,故此题选B。
分析:此题考查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搓手发热是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过程,与比热容无关;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砂石比热容太小的缘故;C、D两项都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缘故,本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科间的渗透。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
解答:比热容是某一固定的值,不随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故此题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比热容的特点和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某一固定的值,不随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此题是对新课标“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目标的落实。
3.小明阅读了比热容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水 4.2×103J/(kg·℃) 干泥土 0.84×103J/(kg·℃)
冰 2.1×103J/(kg·℃) 铜 0.39×103J/(kg·℃)
煤油 2.1×103J/(kg·℃) 铅 0.13×103J/(kg·℃)
水银 0.14×103J/(kg·℃) 砂石 0.92×103J/(kg·℃)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析:
解答:比较水银、干泥土和铜的比热容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故此题选D。
分析:由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得多,因此在同样吸热或放热的情况下,水温变化小,而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沿海地区水多,而沙漠地区以砂石为主,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选项A正确。比较水和冰的比热容可知,选项B正确。由表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铅的大,由公式Q吸=cm(t-t0)可知,在m和(t-t0)相同时,c越大,Q吸越大,故选项C正确。比较水银、干泥土和铜的比热容可知,选项D错误。
4.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 ( )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质量大 D.蒸发吸热
答案:B
知识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
解答: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水在同等条件下放出的热量多。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同等条件下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都很多。所以供暖的暖气是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工作的。
5.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 燃料的热值 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
解答:密度、热值、比热容都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此题选D。
分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燃料的热值、密度及其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热值指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热量),它与质量的多少也无关;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也无关。
6.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题可知,水和炼油吸收的热量Q吸、升高的温度Δt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由公式Q吸=cmΔt推理得出水的质量一定小于煤油的质量,则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热量的相关计算,可以根据公式Q吸=cmΔt来进行判定。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
解答: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无关。故此题选D。
分析:该题考查比热容的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无关。
8.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答案:C
知识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析:
解答:海边白天凉爽,夜间不会很凉说明温差小,而沙漠温差大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的原因。故此题选C。
分析:该题考查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海边白天凉爽,夜间不会很凉说明温差小,而沙漠温差大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的原因。
9.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较大关系的是 ( )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大
C.夏天往室内洒水可使室内温度降低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答案:ABD
知识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析:
解答:ABD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而C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特点。故此题选ABD。
分析:该题考查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可以用水来取暖、降温;也是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小的原因。而夏天往室内酒水使温度降低是利用水蒸发吸热工作的。
10.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c铁>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互相接触,则( )
A.热量将由铁块传给铜块 B.温度将由铁块传给铜块
C.热量将由铜块传给铁块 D.由于放出相同热量,所以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答案:A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公式:Q放=cm(t0-t),可知在铁块和铜块质量、初温和放出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c铁>c铜,故t铁>t铜,故热量将由铁块传给铜块。故此题选A。
分析:从选项中可以看出,本题需要判断铁块和铜块之间如何进行热传递,所以,关键是比较两个物体的末温。由公式:Q放=cm(t0-t),可知在铁块和铜块质量、初温和放出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c铁>c铜,故t铁>t铜,故热量将由铁块传给铜块,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11.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
答案:B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Δt为温度变化量,则,由c铜∶c铅=3∶1,m铜∶m铅=1∶1,Δt铜∶Δt铅=1∶2,可以认为:Q铜吸=c铜m铜Δt铜=3×1×1=3;Q铅吸= c铅m铅Δt铅=1×1×2=2。所以,Q铜吸∶Q铅吸=3∶2。故此题选B。
分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Δt为温度变化量,则,由c铜∶c铅=3∶1,m铜∶m铅=1∶1,Δt铜∶Δt铅=1∶2,可以认为:Q铜吸=c铜m铜Δt铜=3×1×1=3;Q铅吸= c铅m铅Δt铅=1×1×2=2。所以,Q铜吸∶Q铅吸=3∶2。做选择题虽然不需要计算过程,也要明白其中的原理,遇到类似的选择题,应用以上方法进行分析,均可简单明了地得出结果。
12.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里煮较长一段时间,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
A.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判定
答案:B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于铁块和铝块在沸水里煮较长一段时间,因此铁块和铝块的末温应与水温相同,即铁块和铝块的末温t相同,又已知铁块和铝块质量m、初温t0也相同,但c铁<c铝,故Q铁吸<Q铝故此题选B。
分析:本题是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根据公式Q吸=cm(t-t0)来进行判定。由于铁块和铝块在沸水里煮较长一段时间,因此铁块和铝块的末温应与水温相同,即铁块和铝块的末温t相同,又已知铁块和铝块质量m、初温t0也相同,但c铁<c铝,故Q铁吸<Q铝吸,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13.水温从20℃升高到30℃吸取的热量为4.2×104J,水的质量是 ( )
A.1 kg B.10 kg C.0.1 kg D.100 kg
答案:A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变形得:
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热量的计算,求水的质量可以通过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变形得:
通过计算即可。
14.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这个过程中( )
A.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答案:A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由题意得水和煤油同时加热到同一时刻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它们的质量也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因此煤油温度升高得快。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可以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来分析,由题意得水和煤油同时加热到同一时刻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它们的质量也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因此煤油温度升高得快。
15.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
A.3:2 B.2:3 C.43 D.3:4
答案:B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即2:1。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变形得:
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热量的变形公式相关计算,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变形计算得到结果。
1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答案:D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图得,加热时间相同时,甲液体温度升高得多。故此题选D。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Q吸=cmΔt来进行判定。由题意得甲乙加热时间相同,则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得快,又由于甲乙的质量是相同的,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分析得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2、填空题
17.炎热的盛夏,赤脚站在海边的沙滩上比站在海水中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比沙石大的缘故。
答案:比热容
知识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析:
解答:比热容大的物质在同等条件下,温度升高得慢。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温度低。
分析:该题考查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比热容大的物质在同等条件下,温度升高得慢,相反,比热容小的物质在同等条件下温度升高得快。
18.夏天早晨,田闯禾苗上常看到晶莹的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初春培育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早晨给水田多排水,傍晚多灌水,这是利用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这一特性。
答案:液化 比热容
知识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
解答:夏天早晨,田闯禾苗上常看到晶莹的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冷液化的结果;初春培育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早晨给水田多排水,傍晚多灌水,这是利用水具有较大的比容容这一特性,比热容越大,晚上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液化现象和物质的比热容,晚上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与小水珠再凝结成露珠;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同等条件下放出的热量就多,水田里的温度就不会太低,就会保护秧苗不会受冻。
19.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的特性。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 kg 20 ℃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
答案:多 3.36×106J
知识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的特性。吸收的热量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得:Q吸=cmΔt=4.2×103 J/(kg·℃)×10 kg ×(100℃— 20 ℃)=3.36×106J。
分析:该题考查比热容的特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的特性。吸收的热量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得:Q吸=cmΔt=4.2×103 J/(kg·℃)×10 kg ×(100℃— 20 ℃)=3.36×106J。
20.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甲∶Δt乙= .
答案: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于甲乙放出相同的热量,即1∶1由公式Q吸=cmΔt变形得: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热量的变形公式相关计算,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变形计算得到结果。
21.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 (填“相同”或“不相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吸热最少的是 球.(C铝 C铁 C铜)
答案:相同 铝 铜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于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与水温相同,则三个球的温度相同。再用公式Q吸=cmΔt进行分析,三个球质量相同,由于三个球的初温和末温都相同,则Δt相同,由于铝的比热容最大,则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由于铜球的比热容最小,则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相关知识,由于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与水温相同,则三个球的温度相同。再用公式Q吸=cmΔt进行分析,三个球质量相同,由于三个球的初温和末温都相同,则Δt相同,由于铝的比热容最大,则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由于铜球的比热容最小,则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
三、计算题
22.质量是100 g,温度是10 ℃的铁块,温度升高30 ℃,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
答案: Q吸=cmΔt=0.46×103 J/(kg·℃)×0.1 kg×30 ℃=1 380 J。
知识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Q吸=cm(t-t0)=0.46×103 J/(kg·℃)×0.1 kg×30 ℃=1 380 J。
分析:本题常见的错误是t-t0=30℃-10℃=20℃,所以Q吸=cm(t-t0)=0.46×103 J/(kg·℃)×0.1 kg×20℃=920 J。这种解法的错误在于没有注意升高和升高到的区别。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是物体的末温t;升高多少摄氏度,是物体的温度的改变量,即(t-t0),根据题意,其中10℃是物体的初始温度t0,30℃则是物体温度的改变量(t-t0)。
23.一个温度是40 ℃的铁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 ℃,求铁球的质量。〔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解析:在公式Q吸=cm(t-t0)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任意四个物理量,就可以利用方程求出另外的一个,也可以将原公式进行变形,导出一个变型公式,即可求出。
答案:由公式Q吸=cm(t-t0)得:
m==0.1 kg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公式Q吸=cm(t-t0)得:
m==0.1 kg
分析:在公式Q吸=cm(t-t0)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任意四个物理量,就可以利用方程求出另外的一个,也可以将原公式进行变形,导出一个变型公式,即可求出。
2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求
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
答案:1:2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1)写求这个物理量的公式:Q吸=cmΔt,c=
(2)写出求比值的表达式:c甲= c乙=
(3)化简后代入已知条件求解:
分析:在公式Q吸=cmΔt中,可以将原公式进行变形,导出一个变型公式;再写出求比值的表达式;最后化简后代入已知条件求解。
25.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若把这些热量给30℃0.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度 升高到多少度 (c钢=0.46×103J/(kg·℃))
答案:钢刀放出62.1×103J的热量,水温升高30℃;升高到60℃。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解答:Q放=c钢m铜Δt钢=0.46×103J/(kg·℃)×0.25 kg×(560-20)℃=62.1×103J
钢刀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吸收
Q吸=c水m水Δt水
Δt水=
Δt水=t-t0
t=Δt水+t0=30℃+30℃=60℃
分析:在公式Q吸=cm(t-t0)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任意四个物理量,就可以利用方程求出另外的一个,也可以将原公式进行变形,导出一个变型公式,即可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