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 蚕的一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 蚕的一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03: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6课 蚕的一生》教案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6课,主要介绍蚕的一生,包括生长发育的条件和过程。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学生将了解蚕的生命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教学重点是了解蚕一生生长发育的条件和过程,教学难点是整理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资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食物以及生活空间。
2. 理解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
3. 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4. 基于观察记录,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一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真实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2. 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
3. 通过蚕的一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保护动物的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蚕一生生长发育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整理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资料。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知识,对生命周期的概念还不够深入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但对于整理和描述观察结果可能还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观察和实践机会,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记录和描述。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蚕的幼虫和蚕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蚕一生的探究欲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共同观察和记录蚕一生的生命过程,互相交流和比较观察结果。
3. 提问引导:运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引导他们描述蚕一生的特征和变化。
4. 实践探究:学生将进行实际观察和记录,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蚕一生的条件和过程。
六、教学准备:
1. 蚕的幼虫和蚕蛹样本
2. 画纸、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观察记录表或活动手册
4. 板书工具
七、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蚕的幼虫和蚕蛹样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生物吗?它们经历了什么变化?我们怎样才能了解它们的一生呢?
2. 知识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蚕的幼虫和蚕蛹样本,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变化。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1. 蚕的一生需要什么条件?
2. 它们经历了哪些阶段?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可能观点和讨论点:
蚕的一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它们需要足够的食物来生长和发育。
蚕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远离捕食者和其他威胁。
蚕的一生经历了幼虫、蛹和成蝶三个阶段。
幼虫阶段是蚕的生长阶段,它们通过吃桑叶等食物来增长体积。
在蛹阶段,蚕会在茧中进行蜕皮,并逐渐转化为成蝶。
成蝶阶段是蚕的最终形态,它们可以进行繁殖和产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鼓励他们提供更多的观点和解释。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蚕一生的理解程度,并为后续的实践探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3. 实践探究
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实际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以下是实践探究的步骤: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和记录一组蚕幼虫。
编号和记录:每个小组为每个蚕幼虫分配一个编号,以便进行识别和追踪。学生可以使用观察记录表或活动手册,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变化,如体积、颜色、外观等。他们可以绘制图表、写下关键观察点或拍照记录。
观察和记录:每天,学生观察他们所负责的蚕幼虫,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他们应该注意蚕幼虫的体积变化、颜色的变化以及外观上的任何细节变化。
举例:举例来说,第一天的观察结果可能是蚕幼虫的体积为1cm,呈浅黄色,身体有细微的毛发。第二天观察到蚕幼虫的体积增加到1.5cm,颜色变为淡绿色,毛发变得更加明显。
持续观察:学生应该持续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直到它们发展成蛹并最终成为成蝶。
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了解蚕的发育过程。这种实践探究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也加深他们对蚕一生的理解。
4. 结果分享与总结
每个小组轮流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学生可以展示他们记录的观察结果,并描述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蚕一生的生长发育条件和过程,以及他们观察到的变化。
例如,学生可以总结出蚕的一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并经历了幼虫、蛹和成蝶三个阶段。他们还可以讨论观察到的各个阶段的变化,如幼虫体积的增加、颜色的变化以及外观的细节。
学生可以使用数学的方式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比如从幼虫到蚕蛹的时间,以及从蚕蛹到成蝶的时间。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蚕的生态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蚕来获取丝绸等资源。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蚕的一生,探究其生长发育条件和过程,并通过分享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亲身参与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八、板书设计:
蚕的一生
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食物、生活空间
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了蚕一生的生长发育条件和过程,并通过合作学习和分享交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深入理解了蚕一生的变化,并用数学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真实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同时,教师还要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