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09:21:51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能力提升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B.写字时用力
C.行李箱底部装有轮子 D.滚动轴承
【解析】A.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写字时用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行李箱底部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错误;
D.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B。
2.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8牛,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  )
A.一定等于零 B.一定等于16牛
C.可能等于零 D.可能等于16牛
【解析】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相同,属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8牛,所以合力的大小为:F=8N+8N=16N。
故选:B。
3.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的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四个选项可知,A中的小球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是最小的;BCD中的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力不为0,故A正确。
故选:A。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车立即就停止运动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C.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A、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运动,A错误;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错误;
D、由C分析知,D正确。
故选:D。
5.小明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明冲过终点线才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明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小明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解析】A.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故A错误;
B.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
C.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小明在整个跑步过程中,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小明在整个过程中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自身重力为G,受到吊杆的拉力为F1,吊杆受到车厢的拉力为F2,不计其他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和F1是一对平衡力
B.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C.G和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G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析】AC、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G和F1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C错误。
B、F1和F2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D、G和F2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7.在体育活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受到击打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B.踢足球时,脚先给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足球再给脚施加力的作用
C.手击打排球瞬间,排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解析】A、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受到击打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故A错误;
B、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故B错误;
C、手击打排球瞬间,手给排球一个作用力,排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但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8.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②处的例子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解析】由图知道,②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正确;
B.穿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合题意;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可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故D不正确。
故选:C。
9.如图所示,木块A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A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压力
B.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C.重力和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木块A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木块不受摩擦力,则A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和支持力,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若一辆重2×104N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3×103N,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2×104N B.1.7×104N C.2.3×104N D.3×103N
【解析】重2×104N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3×103N,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大小相等,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3×103N,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11.如图所示为冰壶比赛时的情景。投掷队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蹬,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将冰壶用力推出后,冰壶会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特制的冰刷刷冰面,以控制冰壶的方向和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掷队员用力向后蹬起蹬器,人却向前运动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队友用冰刷刷冰面是通过减小摩擦力以控制冰壶的方向和速度
C.投掷队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身体重心位置降低
D.将冰壶用力推出后,冰壶会在冰面上滑行因为冰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解析】A.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蹬,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给起蹬器一个力的同时,起蹬器也会给人一个相同大小的力,故A正确;
B.队友刷冰减小了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力,以控制冰壶的方向和速度,故B正确;
C.投掷队员掷球时,身体下蹲,高度降低,身体重心降低,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BC。
(多选)12.2023年12月17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首尔站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由刘少昂、任子威、孙龙、李文龙组成的中国队以7:05.762的成绩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过弯道的情景,过弯道过程中对运动员分析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C.减速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会变小
D.蹬冰面时冰面会对运动员施加力
【解析】A、由图可知,以看台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A正确;
B、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
C、减速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所以具有的惯性不变,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蹬冰面时冰面也会对运动员施加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3.中国运动员苏炳添曾经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他在冲过终点后,由于  惯性 不能立马停下来,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析】他在冲过终点后,由于具有惯性,他不能立马停下来;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的大小不变,惯性不变,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减速的过程中,他的质量不变,惯性也不变化。
故答案为:惯性;不变。
14.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是 (选填“是”或“否”)改变,此时橡皮受到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解析】橡皮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改变;橡皮的运动方向时刻变化,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是;非平衡力。
15.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  书 ;桌面同时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书 ,这两个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选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解析】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为F,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书,施力物体是桌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同时书给桌面向下的压力,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书;这两个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相互交换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书;书;相互作用力
16.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N,方向为  竖直向上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解析】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静止,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的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也是5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等于;竖直向上。
17.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地面对物块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2 N,方向  水平向左 。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4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4N,摩擦力水平向右;
A在水平方向受B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为A匀速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则A所受地面摩擦力f=F﹣FB=6N﹣4N=2N,方向向左。
故答案为:2;水平向左。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8.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A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解析】过物体的重心O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过此点O作竖直向下的力,即为重力,如下图:
19.如图所示,用大小F=10N力将一个重G=4N的物块按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画出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大小。
【解析】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上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作用点可选择在接触面的中点处,也可以选择在物块重心上,摩擦力大小为4N;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请画出运动员的右脚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力的作用点)。
【解析】运动员在向前跑步时,向后蹬地,给地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的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摩擦力f水平向右;地面的支持力F竖直向上、从右脚着力点A开始,分别沿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在线段末端分别标上字母。如图所示:
五.简答题(共2小题)
21.如图是“抽打积木”游戏的玩法,把一摞积木叠放在一起,最上面倒放着一瓶矿泉水,用尺子快速抽打最下面的积木,该积木飞走,而上面的积木和矿泉水瓶却稳稳地落在原处。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解析】击打前积木和矿泉水瓶处于静止状态,当用力击打最下面的圆形积木时,该积木飞出,而上面的积木和矿泉水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原处。
22.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骑自行车快速下坡时的情景,若运动员在下坡过程中采取前轮刹车的方式来减速,自行车将会有向前倾翻的危险。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危险的原因。
【解析】快速下坡的自行车,如果突然只把前轮刹住,前轮停止运动,而后轮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后轮会跳起来,而使车向前翻倒。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速度 。
(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  支持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3)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  小 (选填“大”或“小”)。
(4)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b (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
【解析】(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
(1)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用;
(3)由图可知,在玻璃板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小车在玻璃板上受阻力最小,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乙中,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会沿b路线继续运动。
故答案为:(1)速度;(2)支持;(3)小;(4)b。
2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明、小红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小明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左右两盘中放入质量为50g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在右盘中再加入10g砝码时,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这是因为木块受到方向  向左 的摩擦力;
(2)老师指出小红选择的实验器材更加合理,如图乙所示,选小车代替木块的好处是  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砝码个数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4)实验中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处于平衡状态,设计此实验步骤是为了证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解析】(1)木块受到向左的拉力F左=0.05kg×10N/kg=0.5N,向右的拉力F右=(0.05kg+0.01kg)×10N/kg=0.6N,此时木块保持静止,木块受力平衡,F右>F左说明木块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2)甲图中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因此选小车代替木块的好处是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小车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放砝码的重力,可以通过调整砝码的个数(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4)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1)向左;(2)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3)砝码的个数;(4)同一条直线上。
2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实验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比较1、2两次实验,可知在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3 N。
(4)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2.8 N。
(5)小芳在做丁图的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四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1、2两次实验,压力不同,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第2次的压力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大,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所以滑动摩擦力大,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丙知:2~6s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知此过程的拉力为3N,所以滑动摩擦力为3N;6~8s物体做减速运动,但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3N,故第7s时,摩擦力为3N;
(4)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此时示数为2.8N,即拉力为2.8N,故滑动摩擦力为2.8N;
(5)木块有四分之一滑出桌面,此时重心仍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而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3)3;(4)2.8;(5)不变。
七.综合应用题
26.如图是一种智能送餐机器人,空载时质量约为45kg。一次性最多可以配送30kg食物,速度最快可达到2m/s,充一次电最长可以行驶8h。则:
(1)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若机器人满载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1倍,则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多少牛?
【解析】(1)机器人空载时质量约为45kg,一次性最多可以配送30kg食物,满载时物品的质量为:
m=45kg+30kg=75kg,
满载时物品的重力为:
G=mg=75kg×10N/kg=750N;
(2)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为:
f=0.1G=0.1×750N=75N。
答:(1)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的总重力是750N;
(2)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75N。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冰壶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在“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举行。冰壶运动被人们称为冰上的“国际象棋”。比赛用的标准冰壶是由不含云母的天然花岗岩石凿琢而成,具有非常好的抗撞、抗冲击性。如果制作冰壶的花岗岩里含有云母,冰壶在碰撞后容易破碎,容易改变外形与质量,整体的密度也会变小。
冰壶在不平整的麻点状冰面上滑行时,用冰刷擦拭冰面可以改变冰壶与冰面之间摩擦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擦冰使冰壶改变前进方向,达到弧线的效果。图甲所示是运员擦冰的场景,冰壶掷出时是旋转的。若想让冰壶走弧线,队友就会喊“下线”,即让顺着冰壶旋转方向一侧的队员擦冰;若希望冰壶保持当前运动情况,则队友会喊“顶线”,让与冰壶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队员擦冰。
(1)比赛用的冰壶具有的特点是  硬度高、吸水性弱 。
(2)在体积相同时,含有云母的冰壶与比赛用的标准冰壶相比,质量更  小 (选填“大”或“小”)。
(3)队员以“下线”的方式擦冰时,冰壶将处于  非平衡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4)如图乙所示,冰壶顺时针旋转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A (选填“A”或“B”)侧的队员用力擦冰面,可使冰壶保持当前运动情况继续运动。
【解析】(1)由材料内容可知,比赛用的标准冰壶是由不含云母的天然花岗岩石凿琢而成,这种花岗岩硬度高,吸水性弱,因此做成的冰壶抗撞、抗冲击性非常好,因此标准冰壶具有的特点是硬度高、吸水性弱;
(2)在体积相同时,含有云母的冰壶与比赛用的标准冰壶相比,密度变小,由m=ρV可知质量变小;
(3)队员以“下线”的方式擦冰时,冰壶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壶处于非平衡状态;
(4)冰壶顺时针旋转向右运动的过程中,A侧的队员用力擦冰面,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可使冰壶保持当前运动情况继续运动。
故答案为:(1)硬度高、吸水性弱;(2)小;(3)非平衡;(4)A。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能力提升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B.写字时用力
C.行李箱底部装有轮子 D.滚动轴承
2.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8牛,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  )
A.一定等于零 B.一定等于16牛
C.可能等于零 D.可能等于16牛
3.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的是(  )
A. B.
C. D.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车立即就停止运动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C.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小明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明冲过终点线才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明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小明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6.如图所示,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自身重力为G,受到吊杆的拉力为F1,吊杆受到车厢的拉力为F2,不计其他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和F1是一对平衡力
B.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C.G和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G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在体育活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受到击打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B.踢足球时,脚先给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足球再给脚施加力的作用
C.手击打排球瞬间,排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8.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②处的例子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9.如图所示,木块A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A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压力
B.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C.重力和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10.若一辆重2×104N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3×103N,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2×104N B.1.7×104N C.2.3×104N D.3×103N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11.如图所示为冰壶比赛时的情景。投掷队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蹬,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将冰壶用力推出后,冰壶会在冰面上滑行,两名队友在冰壶前用特制的冰刷刷冰面,以控制冰壶的方向和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掷队员用力向后蹬起蹬器,人却向前运动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队友用冰刷刷冰面是通过减小摩擦力以控制冰壶的方向和速度
C.投掷队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身体重心位置降低
D.将冰壶用力推出后,冰壶会在冰面上滑行因为冰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多选)12.2023年12月17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首尔站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由刘少昂、任子威、孙龙、李文龙组成的中国队以7:05.762的成绩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过弯道的情景,过弯道过程中对运动员分析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C.减速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会变小
D.蹬冰面时冰面会对运动员施加力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3.中国运动员苏炳添曾经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他在冲过终点后,由于    不能立马停下来,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4.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是”或“否”)改变,此时橡皮受到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15.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    ;桌面同时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这两个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16.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17.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地面对物块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    。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8.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A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用大小F=10N力将一个重G=4N的物块按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画出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大小。
20.如图所示,请画出运动员的右脚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力的作用点)。
五.简答题(共2小题)
21.如图是“抽打积木”游戏的玩法,把一摞积木叠放在一起,最上面倒放着一瓶矿泉水,用尺子快速抽打最下面的积木,该积木飞走,而上面的积木和矿泉水瓶却稳稳地落在原处。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2.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骑自行车快速下坡时的情景,若运动员在下坡过程中采取前轮刹车的方式来减速,自行车将会有向前倾翻的危险。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危险的原因。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3)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    (选填“大”或“小”)。
(4)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
2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明、小红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小明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左右两盘中放入质量为50g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在右盘中再加入10g砝码时,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这是因为木块受到方向    的摩擦力;
(2)老师指出小红选择的实验器材更加合理,如图乙所示,选小车代替木块的好处是    ;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4)实验中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处于平衡状态,设计此实验步骤是为了证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2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实验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2)比较1、2两次实验,可知在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
(4)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N。
(5)小芳在做丁图的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四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七.综合应用题
26.如图是一种智能送餐机器人,空载时质量约为45kg。一次性最多可以配送30kg食物,速度最快可达到2m/s,充一次电最长可以行驶8h。则:
(1)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若机器人满载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1倍,则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多少牛?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冰壶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在“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举行。冰壶运动被人们称为冰上的“国际象棋”。比赛用的标准冰壶是由不含云母的天然花岗岩石凿琢而成,具有非常好的抗撞、抗冲击性。如果制作冰壶的花岗岩里含有云母,冰壶在碰撞后容易破碎,容易改变外形与质量,整体的密度也会变小。
冰壶在不平整的麻点状冰面上滑行时,用冰刷擦拭冰面可以改变冰壶与冰面之间摩擦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擦冰使冰壶改变前进方向,达到弧线的效果。图甲所示是运员擦冰的场景,冰壶掷出时是旋转的。若想让冰壶走弧线,队友就会喊“下线”,即让顺着冰壶旋转方向一侧的队员擦冰;若希望冰壶保持当前运动情况,则队友会喊“顶线”,让与冰壶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队员擦冰。
(1)比赛用的冰壶具有的特点是    。
(2)在体积相同时,含有云母的冰壶与比赛用的标准冰壶相比,质量更    (选填“大”或“小”)。
(3)队员以“下线”的方式擦冰时,冰壶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4)如图乙所示,冰壶顺时针旋转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选填“A”或“B”)侧的队员用力擦冰面,可使冰壶保持当前运动情况继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