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考点卷
目录
考点01 力的概念 2
考点02 力的作用效果 3
考点03 弹力的概念 5
考点04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7
考点05 力的三要素 8
考点06 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9
考点07 力的示意图 11
考点08 力作用的相互性 13
考点01 力的概念
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观点 正方 反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解析】(1)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本书,尽管相互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因此①错误,②正确。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因此③正确,④错误。
(3)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因为它具有惯性,因此⑤错误,⑥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运动员两手握着链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时旋转,最后加力使球脱手而出。运动员和球同时旋转时,手感到受到一个很大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运动员的手 B.链球的把手
C.链球的链子 D.地球
【解析】用手通过一根链子转动链球时,与手接触的是链球的把手。手对链球的把手有一个向里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链球的把手也会对手有一个向外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外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链球的把手。
故选:B。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解析】A、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A错;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B错;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错;
D、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有力产生时,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相互不接触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
【解析】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发生力的作用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发生作用,不会产生力。故C错误;
D、不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和重力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AB。
考点02 力的作用效果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解析】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受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
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尘土由静止到运动,这是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
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选:B。
(多选)3.如图所示,某次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上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这个事例说明(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上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这个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错误;
D、冰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考点03 弹力的概念
1.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解析】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
B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D、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
【解析】A.木板受到的压力足球施加的,木板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前者木板是受力物体,后者木板是施力物体,因此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B.足球产生的弹力是作用在木板上的,而不是自己身上,故B错误;
C.木板形变是由于受到外力引起的不是自身的弹力造成的,故C错误;
D.木板产生的弹力是木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这个力就是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解析】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
C、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错误;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04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单位是千克
B.g=9.8N/kg指重力为1N的物体质量为9.8kg
C.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解析】A、重力的单位是N,故A错误;
B、g=9.8N/kg指质量为1kg的物体其重力为9.8N,故B错误;
C、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因此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故C正确;
D、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和下落过程中都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一只蚂蚁沿着碗从A点爬到B点(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蚂蚁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
A.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B.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解析】蚂蚁沿着碗从A点爬到B点(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蚂蚁所受重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变。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解析】如图,长方体的物体竖直放置时,重垂线挂在顶端,重垂线和物体边缘平行;长方体物体倾斜放置时,重垂线下面的小球偏向倾斜的一侧。
由题干甲图知,物体向西倾斜,由乙图知,物体向南倾斜,所以立柱向西南倾斜。
故选:B。
4.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推断出,一只质量为4kg的小狗在甲星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60 N;若小南在地球上质量为50kg,则他到乙星球上质量为 50 kg。
【解析】(1)由图可知,在甲星球上,质量为4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60N,所以一只质量为4kg的小狗在甲星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为60N;
(2)若小南在地球上质量为50kg,则他到乙星球上,位置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仍然是50kg。
故答案为:60;50。
5.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10﹣3 m2,内装0.6kg的水后,则:(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水的体积为多少?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多少?
【解析】
(1)由ρ可得水的体积:
V水6×10﹣4m3;
(2)水和容器的总质量:
m总=m水+m容=0.6kg+0.3kg=0.9kg,
其总重力:
G总=m总g=0.9kg×10N/kg=9N。
答:(1)水的体积为6×10﹣4m3;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9N。
考点05 力的三要素
1.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解析】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作用点不同,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选:C。
2.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点处,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此过程中,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大小 B.作用点
C.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力的大小、方向没有变化,但力的作用点发生了变化;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很容易打开水管,可见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B。
3.请说出下列生活现象运用的物理知识:
(1)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
(2)如图所示,用扳手匀速拧动螺丝时,螺丝受到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在 A 点(选填“A”或“B”)施加力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
【解析】(1)从侧面吹空矿泉水瓶,属于滚动摩擦;从瓶底吹空矿泉水瓶,水瓶不能滚动,只能滑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2)用扳手匀速拧螺丝时,螺丝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原因是螺丝的运动状态改变;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在A点施加力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2)非平衡力;A;作用点。
考点06 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1.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解析】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
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
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
故选:B。
2.如图所示,用手向上给弹簧6N的拉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6N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解析】A、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手对弹簧的拉力是手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而选项A说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B、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要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给手的力。故B正确;C、手给弹簧的拉力是弹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则弹簧也给手一个力,大小也是6N。故C正确;D、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注意在表述时不要忘了前提条件是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故D正确;故选:A。
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N和1.5N B.1.0N和1.0N
C.2.0N和1.0N D.2.0N和1.5N
【解析】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力之和,50g的物体重约0.5N,测力计乙的重为1N,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为2.0N,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力与物体B的重力之和,即1.5N;
故选:D。
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加一倍其弹簧长度也增加一倍
【解析】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拉力等的大小,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必须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防止因弹簧与外壳摩擦影响测量结果,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一定相等,故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而不是与长度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07 力的示意图
1.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解析】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弹力,同时还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也属于弹力),二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2.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时,小球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弹力,并且弹力大于重力(这样小球才能被弹起),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物体A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斜面对物体A所施加力的示意图。
【解析】
物体A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斜面对物体A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力的作用点可都标在A的重心上,由此作图如图所示:
考点08 力作用的相互性
1.《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解析】
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析】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故ACD错误。
故选:B。
(多选)3.如图所示用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人手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如图乙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铅笔,再匀速拉动,第二次皮筋伸长量比第一次大
C.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D.如图丙所示,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解析】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对铅笔尖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受到铅笔尖的反作用力,所以人手感到疼,故A正确;
B、书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运动时,书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故第二次皮筋伸长量比第一次小,故B错误。
C、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则铅笔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二力的大小相等,故C错误;
D、两个手指受到压力的大小相同,右边手指受力面积小,右边手指更疼,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故D正确。
故选:AD。第七章 力
考点卷
目录
考点01 力的概念 1
考点02 力的作用效果 2
考点03 弹力的概念 3
考点04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5
考点05 力的三要素 6
考点06 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7
考点07 力的示意图 8
考点08 力作用的相互性 8
考点01 力的概念
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观点 正方 反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2.如图所示,运动员两手握着链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时旋转,最后加力使球脱手而出。运动员和球同时旋转时,手感到受到一个很大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运动员的手 B.链球的把手
C.链球的链子 D.地球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多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有力产生时,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相互不接触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
考点02 力的作用效果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多选)3.如图所示,某次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上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这个事例说明(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03 弹力的概念
1.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2.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
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考点04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单位是千克
B.g=9.8N/kg指重力为1N的物体质量为9.8kg
C.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2.一只蚂蚁沿着碗从A点爬到B点(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蚂蚁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
A.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B.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3.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4.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推断出,一只质量为4kg的小狗在甲星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N;若小南在地球上质量为50kg,则他到乙星球上质量为 kg。
5.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10﹣3 m2,内装0.6kg的水后,则:(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水的体积为多少?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多少?
考点05 力的三要素
1.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2.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点处,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此过程中,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大小 B.作用点
C.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请说出下列生活现象运用的物理知识:
(1)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
(2)如图所示,用扳手匀速拧动螺丝时,螺丝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在 点(选填“A”或“B”)施加力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考点06 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1.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2.如图所示,用手向上给弹簧6N的拉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6N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N和1.5N B.1.0N和1.0N
C.2.0N和1.0N D.2.0N和1.5N
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加一倍其弹簧长度也增加一倍
考点07 力的示意图
1.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2.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物体A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斜面对物体A所施加力的示意图。
考点08 力作用的相互性
1.《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多选)3.如图所示用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人手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如图乙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铅笔,再匀速拉动,第二次皮筋伸长量比第一次大
C.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D.如图丙所示,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