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07: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 简易计时器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制作日晷时,晷面倾角的度数( )。
A.坐南朝北即可,不必在意角度
B.应为45。
C.应当是90。减去当地纬度
2.哪个不是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 )。
A.圭表 B.日晷 C.指南针
3.测量晷针的影长可以用( )。
A.刻度尺 B.量角器 C.指南针
4.小明自制了一个小水钟,在测试水钟的过程中,她发现前面50毫升水与最后50毫升水相比,滴的速度( )。
A.更快 B.一样快 C.更慢
5.我们在湖北地区自制日晷时,倾斜角度应该是(  )。
A.90度 B.90度减60度 C.90度减30度
6.按照12小时来设计日晷面,应该将圆面平均分成( )。
A.12份 B.15份 C.30份。
7.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计时的工具是( )。
A.日晷 B.青铜漏壶 C.沙漏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先发现的简易计时器是水钟
B.滴漏的流水速度与容器的颜色有关
C.日晷和沙漏也是一种简易的计时仪器
9.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是( )。
A.小时 B.秒 C.时辰
10.我国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不包括( )。
A.圭表 B.水漏 C.日晷
11.下面计时工具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①原子钟 ②水钟 ③机械表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12.漏斗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 )的基本仪器。
A.温度 B.风向 C.降雨量
二、填空题
13.古人常用( )作为计时工具来计量时间,它的正反两面各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小时。
14.夜晚,古人可能会用( )来计时。
15.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叫作( ), 在阴天用( )来准确计时。
16.在自制日晷时,晷针与晷盘的放置角度为 。
17.除日晷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记时的工具有 、 等。
18.从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计时工具越来越( )。
19.“立竿见影”这个成语本意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竹竿影子的 和 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古代的人根据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叫 。
三、判断题
20.科学研究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坚持观察,保持好奇心,是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所应持有的态度。( )
21.水漏,也叫水钟,是古人简易的计时仪器。( )
22.沙漏计时器里面的沙子应该是质地不均匀的。( )
23.测试日晷计时效果,应该在同一天进行。( )
24.水漏是利用水均衡滴漏的原理制成的计时工具。( )
25.若小明制作的水钟与钟表的计时不完全一样,则表明制作失败。( )
26.如果需要准确的计时,用简易的计时器就够了。( )
27.自制水钟的刻度一定是均匀的,否则计时不准确。( )
28.调节沙漏的流沙池大小,可以改变计时长短。( )
29.古人制作的日晷能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钟表一样精准计时。( )
四、连线题
30.把下面的几种计时工具和它利用的计时原理连起来。
日晷 利用流水来计时
水钟 利用光影来计时
摆钟 利用有规律的振动来计时
石英钟表 利用摆的原理来计时
五、简答题
31.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有哪些?
32.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古人利用影子制造了哪些测量仪器?
33.画一画你制作的简易计时器。
34.制作一个沙漏,你是怎样控制它的计时?
35.为了更精确地计量时间,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许多工具。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计时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而晷面倾角的度数应当是90。减去当地纬度。
2.C
【详解】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来测量时间的工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度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是利用影子变化规律制作的。指南针的制作与影子无关。
3.A
【详解】太阳是地球的光源。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我国古代人们就利用这一自然规律,制作了计量时间的仪器——日晷。测量晷针的影长可以用刻度尺。量角器的功能是测量角度,指南针的功能是测量方向。
4.A
【详解】影响水钟准确的因素可能有:水位的高低、小孔的大小。水滴的速度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小明自制了一个小水钟,在测试水钟的过程中,她发现前面50毫升水与最后50毫升水相比,滴的速度更快。
5.C
【详解】赤道式日晷的晷针与晷面垂直,所以晷针与地平面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湖北地区大约位于北纬30°,所以我们在湖北地区自制日晷时,倾斜角度应该是90度减30度。
6.A
【详解】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晷面的正反两面平均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
7.A
【详解】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造出的计时工具。青铜漏壶是利用水流动的稳定性计时,沙漏是利用沙子流动的稳定性计时。
8.C
【详解】古代人一般用太阳钟或者水钟测量时间,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光影计时,水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
A、我国最先发现的简易计时器是日晷,选项观点错误;
B、滴漏的流水速度与容器的颜色无关,选项观点错误;
C、日晷和沙漏也是一种简易的计时仪器,选项观点正确。
9.C
【详解】我们常用的计时单位有小时、分钟、秒。还有日、月、年,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10.B
【详解】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AC是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水漏不是我国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B符合题意。
11.C
【详解】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选项中,三种计时工具出现的顺序依次是水钟、机械表、原子钟。
12.C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3.日晷
【详解】古人常用日晷作为计时工具来计量时间,它的正反两面各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小时。我国古代一昼夜为12个时辰,所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14.蜡烛
【详解】在中国的古代,除了“时辰”之外,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计时方法,古人经常会用的计时单位,比如一刻钟、一炷香、一袋烟、一盏茶等。夜晚,古人可能会用蜡烛来计时。蜡烛计时效果和焚香的效果是一样的,一根蜡烛全部烧完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
15. 水钟 钟表
【详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叫作水钟。晴天可以用日晷来计时,阴天用钟表来准确计时。
16.太阳照射的角度
【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晷针与晷盘组成,且晷针与晷盘垂直。其工作原理是:将晷针指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在自制日晷时,晷针与晷盘的放置角度为太阳照射的角度。
17. 沙漏 圭表
【详解】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日晷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记时的工具有沙漏/圭表等。
18.精准
【详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所以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时间计量单位也变得更小更精细了。
19. 方向 长短 日晷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立竿见影”这个成语本意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古代的人根据这一特点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20.√
【详解】做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细心、耐心的观察,都可能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寻找证据漫长、艰苦的过程,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学习科学家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锻炼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耐心。科学研究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坚持观察,保持好奇心,是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所应持有的态度。
21.√
【详解】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水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是古人简易的计时仪器。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主要是由流沙池、细孔、沙子三部分组成。沙漏主要利用沙子的流速均匀来及时,里面的沙子应该是质地均匀的,这样才能保证沙子的流速均匀。
23.√
【详解】日晷又称为日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测试日晷计时效果,应该在同一天进行,因为每天的太阳直射点不同。
24.√
【详解】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25.×
【详解】水钟是一种利用水流来计时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使水在一定的时间内流出一定量的水,从而模拟出时间的流逝。小明制作的水钟与钟表的计时不完全一样,是由于水钟的误差导致的,并不能表明制作失败。
26.×
【详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摆钟、电子钟、原子钟、水钟这四种计时器中计时误差最小的是原子钟。如果需要准确的计时,用简易的计时器计时有误差,不能使用。可以用计时误差最小的原子钟。
27.×
【详解】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一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来计时。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类。在自制泄水型或受水型水钟上画刻度,水钟刻度是不均匀的,因为水下滴的速度先快后慢。
28.×
【详解】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计算时间的长短与其漏孔有关;改变沙漏出沙口径大小,可以调整沙漏计时的时间;调节沙漏的流沙池大小,不会改变计时长短。
29.×
【详解】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一种计时仪器,叫做日晷,一天中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晷面上晷针的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日晷只能知道粗略的时间,远远达不到精准。现在日晷已经被计时更精准的钟表替代了。所以本题说法不正确。
30.
【详解】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机械摆钟利用摆的等时性计量时间;日晷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计时;水钟利用流水的稳定性来计时;石英钟表利用石英有规律的振动来计时。
31.圭表、日晷。
【详解】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有圭表、日晷。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一种计时工具。
32.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有圭表、日晷。
【详解】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长短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正午时分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也有规律,古人利用日影规律制造的测量仪器有圭表、日晷等。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一种计时工具。
33.
【详解】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代有:日晷、水钟、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有: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我做了一个简易水漏计时器。实验材料:两个透明的空矿泉水瓶、双面胶、缝衣针、表或钟。步骤一:将两个矿泉水瓶的瓶盖对准,用双面胶粘牢。步骤二:用缝衣针在瓶盖上扎一个大小合适的小孔。步骤三:撕掉两个矿泉水瓶外壁的包装,在其中一个矿泉水瓶里装入适量的水。步骤四:用做好的瓶盖连接两个矿泉水瓶。步骤五:用表或钟计时,调整矿泉水瓶中水的量,使水正好用时10分钟漏完(如果想更直观地观察,可以往水里加点颜料或墨水)。这样一个简易水漏计时器就做好了。
34.沙漏主要通过控制漏孔的大小来控制计时,漏孔大,计量的时间短;漏孔小,计量的时间长。
【详解】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能用来计时,是因为沙漏每一次漏完所有沙子的时间是相同的。沙漏主要通过控制漏孔的大小来控制计时,漏孔大,计量的时间短;漏孔小,计量的时间长。
35.人类发明了太阳钟、水钟、燃香、沙漏、摆钟等多种计时工具,因为这些工具都具有等时性。
【详解】为了更精确地计量时间,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许多工具。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有太阳钟、水钟、燃香、沙漏、摆钟等,因为这些工具都具有等时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