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影子的变化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影子的变化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8 10: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 影子的变化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玩手影游戏,在投影过程中,影子能够呈现不同的形状,是因为( )。
A.手离光源近 B.手的形状不断变化 C.手离光源远
2.无影灯是( )。
A.很亮的一个灯泡 B.很多很亮的灯按圆形排列在一起C.眼睛看不见的灯
3.下列不是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 )。
A.光源 B.黑暗的屋子 C.屏
4.一天上午9时,奇奇测得旗杆在阳光下影子长6米,一小时前测得旗杆的影子会( )。
A.大于6米 B.等于6米 C.小于6米
5.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得小一点,可以( )。
A.把手离光源更近一点 B.把手离光源更远一点 C.把屏幕做的更大点
6.我们制作日晷时,晷针一定要对准( )方向。
A.赤道 B.南极 C.北极
7.阳光下物体影子越大越长,这时太阳的高度就(  )。
A.越小 B.越大 C.不大不小
8.手影游戏中能让手影变大的做法是( )。
A.将手靠近手电筒 B.将手远离手电筒 C.将手电筒远离手
9.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断
10.制作日晷时,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
A.当天有没有太阳 B.当地的纬度 C.当地的经度
11.玩手影游戏时,手动,手的影子就( )。
A.不变 B.发生变化 C.消失
12.产生影子不需要的因素是( )。
A.光 B.不透明的物体 C.透明的物体
二、填空题
13.影子的形成有三个条件:( )、( )和( )。
14.古人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明了( )。
15.在科学研究中,影子可以用于判断物体的( )、( )和( )等,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 )和( )等。
16.日晷由( )和( )组成,在晷盘的正反面各有12个大格。
17.当光线的角度和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影子的( )和(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8.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的( )不断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也随之变化。
19.我国古代通过利用( )(填“圭表”或“日晷”)测量正午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
20.中午时,影子最短,( )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21.影子的方向随光源( )的改变,影子的长短随光源( )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与( )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影子的( )也随之变化,中午影子( )。并且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子( )。
三、判断题
23.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
24.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 )
25.上午九时,我发现旗杆的影子在旗杆的西边。( )
26.树荫是大树的影子。( )
27.做手术时灯光照在医生身上没有影子,说明阳光照射物体一定产生影子是错误的。( )
28.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先短后长。( )
29.阳光下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
30.无影灯就是不会产生影子的灯。( )
31.在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越长,温度越高。( )
32.一组不同的影子绝不是一种物体形成的。( )
四、简答题
33.在观察影子时,小红说她在路灯下有多个影子,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4.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35.简答:手术台上的无影灯为什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子?
36.小明在做影子产生条件的实验时,发现:当台灯照射在铅笔正前方时,铅笔的影子呈现出竖直的形状;当台灯移动到铅笔的左侧时,铅笔的影子向右侧倾斜;当台灯移动到铅笔的右侧时,铅笔的影子向左侧倾斜。你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也与所照射物体的摆放位置有关。玩手影游戏,在投影过程中,影子能够呈现不同的形状,是因为手的形状不断变化。
2.B
【详解】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将很多发光强度很大的灯在灯盘上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本影。
3.B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黑暗的屋子不是必须条件,B符合题意。
4.A
【详解】太阳的位置变化影响影子的长短、形状、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一天上午9时,奇奇测得旗杆在阳光下影子长6米,一小时前测得旗杆的影子会大于6米。
5.B
【详解】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物体离光源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大。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得更小,可以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
6.C
【详解】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我们制作日晷时,将制作好的日晷平放在空旷的室外地面,借助指南针,使晷针朝向正北方向。
7.A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太阳的天空中的位置最低时,物体的影子最长。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越大越长,这时太阳的高度就越小。
8.A
【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手影游戏中,将手靠近手电筒能让手影变大。
9.B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10.B
【详解】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器。制作日晷时,要查阅当地的纬度,据此调节日晷的倾斜度。
11.B
【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玩手影游戏时,手动,手的影子就发生变化。
12.C
【详解】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产生影子不需要的因素是透明的物体,故C选项符合题意。
13. 光源 遮挡物 屏幕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4. 日晷 阻挡物 屏
【详解】古人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明了日晷,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15. 大小 形状 运动 高度 距离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在科学研究中,影子可以用于判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等,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等。
16. 晷针 晷盘
【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17. 形状 大小
【详解】物体影子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与光源的位置有关。物体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当光线的角度和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影子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8. 位置 高度、长短
【详解】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随之变化。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高度、长短也随之变化。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19.圭表
【详解】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 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其中立着的是表,有刻度的是圭。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刻漏和沙漏都是利用物体的稳定性来计时。
20.早晨
【详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地方时是12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越低,影子越长。因此,早晨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21. 方向 高低 物体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方向随光源方向的改变,影子的长短随光源高低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2. 长度 短 短
【详解】一天中,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23.√
【详解】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祭祀的日子。
24.×
【详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观察太阳不要戴上近视眼镜,会伤害自己的眼睛,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方向与太阳的方向变化有关系。物体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
26.√
【详解】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树荫就是大树的影子。
27.×
【详解】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无影灯不会产生影子,是因为无影灯是多方向灯头照明,多个光源可以把原有一个光源照不到的黑暗区域照亮,就成了无影子。故题目说法错误。
28.×
【详解】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东→南→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西→北→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9.√
【详解】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因此,阳光下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30.×
【详解】无影灯使用多个光源,这些光源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上。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它们的光线能够交叉或重叠,从而在被照亮的物体上形成均匀的光照,减少或消除产生的阴影。无影灯实际上也产生了影子,只不过被光源照亮了,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31.×
【详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渐变长。方向由西逐渐转向东。影子在早晚最长,此时的气温是一天当中较低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2.×
【详解】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同一物体,决定其影子长短的是太阳的高度,决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阳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所以一组不同的影子可以是一种物体形成的,因为影子的长短、方向都不同。
33.可能是在她附近有多个光源,形成了多个影子。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小红说她在路灯下有多个影子,可能是因为附近有多个路灯,多个光源。
34.答:光源、不透明的阻挡物、屏。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产生影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幕。
35.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并不能真的使影子消失,它只是减淡影子,使影子不再明显。
【详解】影子是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形成的。无影灯将发光强度很大的灯在灯盘上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子,所以称为“无影灯”。
36.影子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光源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光源正对着物体时,影子呈现出最清晰的形状;而当光源偏移物体时,影子的形状和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详解】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受到光源的位置和物体形状的影响。当光源位于物体正上方时,物体的影子会呈现出较为清晰的形状, 而且其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对应。当光源位于物体的一侧时,影子会变得模糊不清,并且其形状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光线从一侧照射时到物体上时,由于物体的遮挡作用,光线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改变,导致影子形状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