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人才选拔——解决人事任免问题。梳理从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理清各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结合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理解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体现。 中央机构——解决皇权相权矛盾。梳理秦汉、魏晋、隋唐中央机构的变化,结合史料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赋税制度——解决财政来源问题。通过相关史料探究赋税制度的发展,理解征税标准的变化和影响。 重点:分析科举制的影响;难点: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
2015年中国印花税票
杨炎仕途之路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一】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曾祖大宝,武德初为龙门令,刘武周陷晋、绛,攻之不降,城破被害,褒赠全节侯。祖哲,以孝行有异,旌其门闾。父播,登进士第……玄宗征为谏议大夫,弃官就养,亦以孝行祯祥,表其门闾。
——《旧唐书·杨炎传》
弘农杨氏
以弘农郡为郡望的杨姓氏族,属于“关陇八大家”,有着“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之说。
杨炎祖上何以为官?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二】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
1、九品中正制
②被地方大族操纵后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更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社会动荡使得察举制失去良性基础
背景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三】
曹魏时期:各州郡推选本州郡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担任中正官;中正官品评人物,以家世、品行及才能为品评标准,三者并重,最终为人物定品,即乡品;官品与乡品相适应。
【材料四】
(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1、九品中正制
标准
家世、品行、才能
只看重家世
选拔了优秀的人才,一定时期内起着积极的作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我祖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家世入仕做官!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为改变门阀势盛,选拔真正的人才,开始启用寒庶
文化考试
出身门第
科举制度
2、科举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形成
阅读P41第一自然段归纳科举制推行的影响
积极:
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社会的统治基础,;
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促使选官制度逐渐成熟;
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促进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消极: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二、宦海浮沉终为相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河西节度掌书记
兵部侍郎
山南副元帅判官
礼部郎中
中书舍人
吏部侍郎
……
(德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两税法
探究:宰相杨炎想提出并推行税制改革,需要经过哪些流程?
出任宰相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皇帝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草拟
审核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封驳
通过审议
同意后交予审核
二、宦海浮沉终为相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三省分权,也会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
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牵制: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特点
影响
政事堂
探究:对比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有何优势?
二、宦海浮沉终为相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赋税制度延革? 租庸调制 P42归纳魏晋至唐的赋税制度
朝代 制度 特征 变革
春秋 初税亩 履亩而税
汉朝 编户制度 三十而税一 魏晋 隋至唐初 唐中期 度地而税
度地而税
?
?
?
租调制、均田制
定额租调
概念辨析
赋税
田赋:以田亩为基础土地税,又称为田租、田税、地税等。
包括征发无偿劳役的徭役、兵役、各种职役、差役等。
丁税:以人丁为基础的人头税,比如户赋、算赋、口赋、身丁钱米、丁银等。
役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租庸调制
【材料五】
国朝著令,赋役这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1、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有了较充分的成产时间;
2、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3、两税法
【材料六】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旧唐书·杨炎传》
②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③人口以居住地编入户籍,将客户纳入征税对象
④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土地税
①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3、两税法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3、两税法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人丁
财产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户税、田税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
一律纳税
旬输月送
夏、秋两季
放松人身控制
简化税收名目
扩大税收对象
精简税收时间
【材料七】
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赋税负担趋向合理
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力量
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3、两税法
影响
赋税负担趋向合理
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力量
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八】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
土地兼并盛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唐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
A.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B.战国以来的人头税被彻底废除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D.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时间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后作业:
1.完成固学案第7课
2.回顾中国历代的选官制度,思考变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