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3.5《力的分解》教学课件(15张ppt+5份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3.5《力的分解》教学课件(15张ppt+5份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9 11:37:37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5 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1.分力: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并非同时并存。2.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FF2F1分力F1、F2
 合力F力的合成力的分解3.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F2。将一个已知力F分解,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4 . 力的分解方法例1:如图,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当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说一说:物体的重力对物体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θ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2)使物体压紧斜面GθF2θ解析:当斜面的倾角θ增大时,F1增大,F2减小。车辆上桥时,分力F1阻碍车辆前进,车辆下桥时分力F1使车辆运动加快。θCAB例2: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AC垂直于墙壁,绳BC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C点挂有一个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则杆AC、绳BC的所受力的大小?说一说:对杆AC、绳BC将产生怎样的力的效果?例2: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AC垂直于墙壁,绳BC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C点挂有一个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则杆AC、绳BC所受力的大小?θCABF=GF2F1θ解析:杆AC和绳BC的所受力的大小分别为确定要分解的力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方法总结:可见,在实际的问题中力的分解是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分解的。二、矢量相加的法则ABC位移矢量相加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将两个矢量首尾相接,再将第一个矢量的尾与第二个矢量的头相连接,即合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x1x2xx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速度v1在一小段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变成了v2 ,你能根据v1 、v2 ,按照三角形定则求出速度的变化量Δv吗?v1v2Δv说一说:v1v2Δv= v2-v1v2=v1+Δv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应理解为矢量的加减。Δv三、问题与练习1.如图,已知力F的大小和方向,在以下三种条件下,通过作图求两个分力F1和F2。(1)图甲,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即图中α和β,求两力的大小。FF1F2F2(2)图乙,已知分力F1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和方向。(3)图丙,已知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求F1的大小和F2的方向。从上分析可知,此条件下,关于F1、F2的解的情况较复杂,有无解、一解和二解的情形。四、学以致用2.说一说,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如何?由此可见,合力可以大于任意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任意一个分力;也可以等于任意一个分力。五、课外探究1.请探究一下拉链的工作原理。
2.分析与探究刀、斧、凿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及课件使用说明
一、设计总体思路:
二、课件使用说明
本课件制作时以PPT为主干,兼用了《几何画板》和FLASH软件,并将其转换成.exe形式文件,以超级链接的方式进行链接。
本课件中有三个链接:
一是,在“三、问题与练习”中的第1题的第(3)问,单击“(3)图丙,已知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求F1的大小和F2的方向。”文本框,然后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如示,直接点击确定。
二是,在“三、问题与练习”中的第2题,单击“2.说一说,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如何?”文本框,进行链接。
三是,在“四、学以致用”中,单击“四、学以致用”文本框,进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