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乘法分配律
R·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运算律
一、情境导入
把一句话变成两句话,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我喜欢跑步、游泳
小李是我的好朋友,小张是我的好朋友
二、探索新知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
一共分成25个小组,
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先求每组有多少人再求25组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
=6×25
=150(人)
二、探索新知
一共分成25个小组,
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分别求25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组浇水的人数,再求植树总人数。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5+2×25
=100+50
=150(人)
二、探索新知
(4+2)×25
=6×25
=150(名)
4×25+2×25
=100+50
=150(名)
1.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4+2)×25 =4×25+2×25
2.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有 一本故事书,长是76 厘米,宽为 40 厘米,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它的周长。
(76+40)×2
= 116 ×2
= 332(cm)
76×2+40×2
= 152 +80
= 332(cm)
(76+40)×2=76×2+40×2
二、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4+2)×25=4×25+2×25
(26+18)×2=26×2+18×2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___×___+___×___
a×( b+c )=___×___+___×___
a
c
b
c
a
b
a
c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负责挖坑、种树的同学比负责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
一共分成25个小组,
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① 4×25-2×25
= 100-50
= 50(人)
①先求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再求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最后求它们的差。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负责挖坑、种树的同学比负责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
一共分成25个小组,
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② (4-2)×25
= 2×25
= 50(人)
②先求每组挖坑、种树的比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再求 25 组共多多少人。
① 4×25-2×25
= 100-50
= 50(人)
② (4-2)×25
= 2×25
= 50(人)
你有什么新发现?
(4-2)×25=4×25-2×25
(a-b)×c=a×c-b×c
三、巩固练习
(1)25×(100+4)=25×100+4 ( )
(2)(25+7)×4=25×4×7×4 ( )
(3)32×(7×3)=32×7+32×3 ( )
(4)64×25+75×64=(25+75)×64 ( )
√
×
×
×
1.判断(符合分配率形式的打√,不符合打×)
三、巩固练习
乘法分配律
2.观察右边的竖式,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选自教材P26 做一做 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17×(3+7)=117×3+117×7
24×(5+12)=24×17
4×a+a×5=(4+5)×a
36×(4×6)=36×6×4
√
√
3.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选自教材P27 练习七 第4题】
三、巩固练习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24×(200+5) (2)204×25 (3)56×36+56×64
=24×200+24×5
=4800+120
=4920
=(200+4)×25
=200×25+4×25
=5000+100
=5100
=(36+64)×56
=100×56
=5600
三、巩固练习
5.一个游泳池长50m。小东游了7个来回,他一共游了多少米?
(50+50)×7
= 100×7
= 700(米)
答:他一共游了700米。
【选自教材P27 练习七 第3题】
拓展练习
11×8×5×125×2
=11×(8×125)×(5×2)
=11×1000×10
=110000
=11×10000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