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第二学习主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
A.宰割中国 B.削弱英国 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
2.1919年1月,27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在5个月的会议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国家的代表素质不高
B.会议的内容与这些国家毫无关系
C.会议主办国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D.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3.阅读下表:1929~1933 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6% 16.5% 8.4%
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A. 首先爆发于美国 B. 范围特别广
C. 持续时间特别长 D. 激化了阶级矛盾
4.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 维也纳体系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包括 ( )
①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②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
④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 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D.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7.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8.强权政治是指在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以下文件体现强权政治的是( )
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9.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面对危机,各国采取的对策不同。最先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方法是( )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马歇尔计划 D.法西斯专政
12.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列强经过5个月之久的争吵,才同哪个国家签订《凡尔赛和约》?
A.日本 B.中国 C.德国 D.苏俄
13.小华学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
14.胡佛在其美国总统竞选辞中称:他会使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但他的诺言在1929年被无情地粉碎了。“粉碎”其诺言的是( )
A. 美国内战的爆发 B. 经济大危机的发生
C. 十月革命的冲击 D. “三国同盟”的建立
15.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 )
A.法西斯势力猖獗 B.经济危机严重
C.罗斯福推行“新政” D.美国卷入二战
第II卷(非选择题)
16.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①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②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护一有力巩固政府。
③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会议通过的?
(2)材料二指什么条约?它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3)材料二中第③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指的是美国的什么政策?
(4)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次会后形成的战后新秩序?如何评价?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材料一中《凡尔赛和约》出自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是惩罚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局面”是哪个条约造成的?华盛顿会议受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3)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18.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材料三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它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
(2)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A
6.D
7.C
8.B
9.A
10.A
11.A
12.C
13.A
14.B
15.B
16.
(1)《凡尔赛和约》 领土 巴黎和会
(2)《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3)“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7.
(1)巴黎和会 德国
(2)华盛顿会议 美国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根据所学,请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18.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2)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3)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4)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