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希望你喜爱物理》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希望你喜爱物理》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9 10: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希望你喜爱物理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长度接近1cm的是( )
A.课本的厚度 B.铅笔的长度 C. 课本的宽度 D. 茶杯的高度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课本的厚度约0.7cm,铅笔的长度约20cm左右,课本的宽度18cm,茶杯的高度约10cm左右.故选A.
分析:本题注重培养学生对常用长度单位cm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2.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创的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经.
A.学习和研究 B.分析和论证 C.实验和分析 D.观察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 解答: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经.故选D.
分析: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3. 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
A.三角板 B.1.5m的皮尺 C.200cm的钢卷尺 D.15m的皮尺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三角板的最大测量值为8cm左右,1.5m的皮尺最大测量值为1.5m,200cm的钢卷尺的最大测量值为200cm,15m的皮尺的最大测量值为15m.而体育课上学生投铅球的距离肯定会超过1.5m,故D选项符合要求.
分析:本题注重培养学生对具体长度的估测能力,加深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 )
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
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
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
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
答案:D
知识点:神奇的物理现象
解析: 解答: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是利用增大摩擦的方法来增大压力,达到减速的目的,属于物理现象;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属于光学现象;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是利用了热传递的知识,属于物理现象;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是钢筋被氧化,属于化学反应.故选D.
分析:本题所涉及的现象都是生活中所见或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结合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5.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一般程序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分析:了解物理学历史,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6.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
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答案:A
知识点:神奇的物理现象
解析:解答: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属于热学现象;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属于光学现象;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既有光学现象,又有声学现象;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属于力学现象.故选A.
分析: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7.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船在绕地球飞行115小时32分钟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此飞船是( )
A. 神舟三号 B. 神舟四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六号
答案:D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 解答:2005年 10月12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行了115
小时32分,绕地球76圈,于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宇
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故选D.
分析:了解我国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8.小明同学上课看不清黑板,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去配了一副眼镜,那么眼镜所涉及的是物
理学当中的哪个方面( )
A.力现象 B.光现象 C.热现象 D.声现象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 解答:小明同学上课看不清黑板,是因为眼镜近视,物体的像在视网膜前,应佩戴具有发散特点的凹透镜眼镜(近视镜),才能看清物体,属于光学现象.故选B.
分析:本题通过学生佩戴的眼镜,了解眼镜所涉及的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9. 一位初中生的身高大约在( )
A.15 cm ~17 cm B.15 dm ~17 dm
C.1.5 km ~1.7 km D.15 mm ~17mm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
解答:一位初中生的身高大约在160cm左右.160cm=1600mm=16dm=1.6m=0.0016km.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对单位长度的感性认识,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10. 某同学早上起床时每分钟心跳次数为80次,那么在他跑步的过程中,心跳的次数可能为( )
A.400次 B.130次 C.55次 D.80次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跑步时会消耗体内氧气,吸气时会有大量氧气但是氧气需要血液带入体内其他器官,体内需要所以你要加快呼吸所以加快了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需要心脏的收缩和舒展,所以心脏会加快,但不会超过正常次数的2倍,故选B.
分析:跑步后一般心率就会就会增快,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一般窦性心动过速最大不会超过150次/分,超过这个心率的话很有可能存在异常了.
1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下列现象中属于力现象的是( )
A.阳光下的树影 B.地热喷泉
C.钱江涌潮 D.在黑夜中飞行自如的蝙蝠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阳光下的树影属于光学现象,地热喷泉属于热学现象,钱江涌潮属于力学现象,在黑夜中飞行自如的蝙蝠属于声学现象.故选C.
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12.17-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人类从此由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根本变革,人类进入了( )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化时代” D.“智能化时代”
答案:B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 解答:17-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人们从此由沿袭几千年的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根本变革,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故选B.
分析:了解物理学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13. 2002年5月11日上午11时,重庆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耀眼的光环(如图所示)。“好圆好漂亮哟!”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光环持续显现了半小时。该现象属于( )
A.声学现象
B.热学现象
C.电学现象
D.光学现象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2002年5月11日上午11时,重庆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耀眼的光环,该现象属于光学现象.故选D.
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14.下列科学家中,通过观察并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C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继承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地间的运动,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故选C.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15.钱江潮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每年农历8月中旬,浙江钱塘江口都会出现大潮.宋代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倒海之势,汹涌而来.钱江潮拥有巨大的能量,该现象属于( )
A.声学现象
B.热学现象
C.电学现象
D.力学现象
答案: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倒海之势,汹涌而来.说明钱江潮拥有巨大的能量,属于力学现象.
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填空题:
16. 物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答案:声、光、热、力、电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分析:了解物理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7. 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真可谓功勋卓著.
答案:社会生产力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解答: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程,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分析:了解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8. 物理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曾在力学、光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这位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答案:牛顿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继承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地间的运动,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19.早在18世纪,一位美国的物理学家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并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请问这位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
答案:富兰克林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解答: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以执着的探究精神做了一次著名的风筝实验,他不仅捕捉到了雷电,而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0. 17至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促进了蒸气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_______”.19世纪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学家在________________ 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_______________和更广阔的_______________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科技新时代.
答案:力学 热学 机械的动力学 蒸汽时代 法拉第 麦克斯韦 电与磁 物质结构 层次时空领域 智能化 信息化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 解答:通过阅读课本第4~6页的内容,了解:17至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气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机械动力学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物质结构和更广阔的层次时空领域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分析:了解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实验与问答题:
21. 物理推动社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划时代的发展?
答案: ①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社会;②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电子计算机,量子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 解答:①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社会;②蒸汽机→蒸汽时代;③发电机、电动机→电气时代;④电子计算机,量子论→高科技时代.
分析:了解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2. 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案:自然界的现象完全来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利用的痕迹。比如四季的更替,太阳东起西落,海水的潮起潮落等。生活中的现象是根据人类的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看起来平常,但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比如:钉子一头大一头小,温度计的使用等等.
知识点:科学精神
解析: 解答: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 ( http: / / baike. / view / 1139181.htm" \t "_blank )﹑地理现象 ( http: / / baike. / view / 1067055.htm" \t "_blank )﹑化学现象等几大类.生活现象即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同物种共同体有关的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分析:了解物理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3. 思考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判断他们分别属于物理学中的哪种现象?
A.打人自己手也会疼 B.大山或礼堂喊话可听到回声
C.秋天早上经常出现雾 D.下雨后天空会出现彩虹
E.磁铁可以吸引铁屑
答案:A.力现象 B.声现象C.热现象D.光现象E.磁现象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解答:打人自己手也会疼是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力学现象;大山或礼堂喊话可听到回声,属于声现象;秋天早上经常出现雾,是液化,属于热学现象;下雨后天空会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属于光学现象;磁铁可以吸引铁屑是磁现象.
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4. 当火灾发生时,从现场逃生的方法之一: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弯下身体,从熟悉的通道逃走,为什么要弯下身体呢?
答案:燃烧的有毒气体因密度比空气小,会浮在房间上,所以要弯着身体。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解析: 解答:燃烧的有毒气体因密度比空气小,会浮在房间上,身体过高会吸入有毒气体,所以要弯着身体.
分析: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的探究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突然,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呢?
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灯丝断了……究竟是那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需要寻找有关的证据,小明首先打开自己的窗户观察外面的情况,发现邻居家里的仍然亮着,路灯也亮着,于是他判断小区没有停电,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他走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开关,电灯亮了,于是断定家里的保险丝没有熔断,问题可能就出在灯泡上. 他拿了一只手电筒,爬上椅子取下灯泡,发现灯丝已经断了,原因终于找到了.他给电灯换了一只新的灯泡,再打开开关时,电灯亮了.
事后,小明还在思考,这个灯头原来好好的,也没有人动过它,为什么灯丝会断呢?
问题:
(1) 刚开始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
(2) 小明提出了哪几种假设?
(3) 小明收集了哪些检验假设的证据?
(4) 小明最后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5) 小明后来又提出了什么新问题?.
答案:(1)是整个小区停电了么? (2)可能是小区停电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灯丝断了 (3)发现领居家的灯仍然亮着,路灯也亮着,另一个房间的灯亮了 (4)小区没有停电,保险丝没有熔断 (5) 这个灯头原来是好好的,也没有人动过它,为什么灯丝会断呢?
知识点:科学探究
解析:解答:“小明在房间里看书,突然,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并由此猜测: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灯丝断了……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必须检查自己家里的其他用电器是否正常及观察周围居民及街道的情况,他发现走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开关,电灯亮了,邻居家里的仍然亮着,路灯也亮着,由此判断小区没有停电,保险丝没有熔断.他继续思考:这个灯头原来好好的,也没有人动过它,为什么灯丝会断呢?
分析: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