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9 10:2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同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
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
C.“高声大叫”的“高”是指响度大
D.“低声细语”的“低”是指音调低
答案:C
知识点: 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音调反映的是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而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范围有关,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声音的传播范围越小,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选C
分析:音调反映的是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范围有关。
2.“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征来断定的(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速
答案:C
知识点: 音色
解析:解答: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断定的。
故选C
分析: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C
知识点: 音色
解析:解答:声纹锁只在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是才能把锁打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分析: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
4.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答案:D
知识点: 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男低音描述声音的音调低,声带振动慢,女高音描述声音的音调高,声带振动快;轻声伴唱,描述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D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调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解答: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响度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改变了钢尺振动的快慢,音调发生变化。所以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故选C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6.人在野外喊话时,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嘴边,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频率 D. 音色
答案:A
知识点: 响度
解析:解答:人在野外喊话时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选A
分析: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7.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答案:C
知识点: 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不能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不能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能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不能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故选C
分析: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决定的。
8.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答案:A
知识点: 音调
解析:解答: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 在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水瓶时, 不同水瓶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就不同。
故选A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9.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
A.变高 B. 变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 音调
解析:解答:蜜蜂的翅膀在煽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频率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
故选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10.“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知识点: 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就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是指响度。
故选A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11.“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王亚平进行讲课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答案:B
知识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声与信息、声速
解析:解答:A.因为太空到地球之间有一段真空,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一定不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A不符合题意;
B.王亚平进行讲课,观众能获得知识,所以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B符合题意;
C.在“天宫一号”里有空气,所以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C不符合题意;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即声音的响度很强,不是频率很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 B.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答案:A
知识点: 声音的产生、音色、响度
解析:解答: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响度很大,把耳朵要震聋,符合题意;
B、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符合题意;C、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不符合题意;
D、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13. “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知识点: 音色
解析:解答: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模仿某人的声音,需要模仿者的声带发声特点尽可能接近被模仿者;
解: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音色的应用属于声现象中的重要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基本特点或规律。
14. 2013年10月2日至6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音乐家协会、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承办,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协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举办.参赛者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答案:B
知识点: 音调
解析:解答: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B
分析:弄清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弦乐、管乐、打击乐等等都用到声学的知识,应该明确各种乐器如何发声、如何改变音调、响度的。
15.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并上下推拉活塞,就能吹出美妙的乐曲.“上下推拉活塞”改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三者都有
答案:B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会结合概念解释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二、填空题
16.从声音的特征看“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高。
答案:响度;音色; 音调
知识点: 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解答: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强,响度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品质好,音色好;银铃发声时振动频率高,“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响度、音色、音调。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音调表示声音频率的高低。
17.击鼓时,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声音的 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 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答案:音调;响度
知识点: 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击鼓时,鼓皮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响度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分析: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8.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A.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B.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宋祖英的歌声的 好;
C.小女孩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的说话声 高;
答案:响度;音色;音调
知识点: 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解答:(1)“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响度大;
(2)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是说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色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是指讲话声的音调高。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19.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子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盆振动的 ,使 变高。
答案:音色 ;频率;音调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子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盆振动的频率的快慢,使、音调变高。
分析: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0.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刺耳”,这说明说话声音 ;说某个声音很“震耳欲聋”,这说明声音 。
答案:音调高; 响度大
知识点: 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刺耳”,这说明声带震动的频率快说话声音音调高;
说某个声音很“震耳欲聋”,这说明声带动幅度大声音响度大。
分析: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就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三、实验题
21.如图1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2、3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知识点: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如图2和3,2图中钢锯条偏离原来位置距离大于3图钢锯条偏离原来位置距离,所以2图比3图钢锯条振幅大,又因为2图比3图钢锯条响度大,所以得出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分析:要学会从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2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_______与振动的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音调;频率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解答: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相同;
所以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C;A、D、F(2)80、1.02(3)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于编号为G和H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分别是80cm和1.02mm2,而材料分别是钢和尼龙,那么若编号为E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分别是80cm和1.02mm2, 就可以选用编号为E、G、H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长短和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分析:本实验主要探究探究:“音调高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四、简答题
24.要提高胡琴的音调,胡琴的弦应绷的松一些还是更紧一些,为什么
答案:琴弦应得更紧些;因为把琴弦调得紧时,弹拨时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解答: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把琴弦调得紧时,弹拨时振动频率会快,音调会变高。
分析: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5.用水壶向暖瓶里冲开水,通过听声音,就可以判断暖瓶满不满,为什么?
答案:因为向暖壶中灌水时是由于壶中空气柱振动发声,当水越多时空气柱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频率就会越高,所以根据声音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出水是否满了。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解答:暖壶中灌水时是由于壶中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振动振动越来越快,发出声音的频率就会越高,当水要满时,声音变得尖锐。所以根据声音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出水是否满了。
分析: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试卷第8页,总11页
试卷第7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