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内能
作业目标 对应题号 答错题号 自我评价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其与机械能的区别 1、2 很棒□ 及格□ 加油□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4、7、8、12、13
3.理解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5、6、9~11
【练基础】
必备知识1:内能
1.【2022石家庄月考】 关于图中三杯水的内能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B.b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C.c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D.三杯水的内能一样大
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B.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C.0 ℃的铁块没有内能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必备知识2:物体内能的改变
3.重型汽车的轮胎上侧有一根细管子,从管子中滴水到轮胎上,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升高;水滴在轮胎上,通过 的方式及水的蒸发吸热,减少了轮胎的 能,降低轮胎的温度以降低爆胎危险。
4.铜球和铅球相互接触时,铜球将热量传递给铅球,这是因为 ( )
A.铜球的温度较高
B.铜球具有的内能较多
C.铜球具有的热量较多
D.铜的密度较大
必备知识3:热量、内能、温度的区别与联系
5.“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温度,还有时表示内能,请你说出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物理量。
(1)铁锅吸热,温度会升高——
(2)刚出锅的豆腐很热——
(3)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6.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练能力】
关键能力1:判断改变内能的方式
7.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进入黑障区(如图)。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的形成相同的是 ( )
A.扬汤止沸 B.钻木取火
C.釜底抽薪 D.炙手可热
8.【2022河北月考】 如图所示,小刚用羊角锤把钉子从木板里拔出来,发现钉子变热了,这是因为 ( )
A.锤子对钉子做功,钉子内能增大
B.钉子对锤子做功,钉子内能减小
C.木板对钉子做功,钉子内能增大
D.钉子对木板做功,钉子内能减小
关键能力2:理解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9.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筒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气体对发射筒做功,内能减小
10.如图所示,在炎热的夏季,救治中暑病人的方法是将病人放在阴凉通风处,在头上敷冷的湿毛巾。下列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病人中暑是因为体内具有的内能比其他人大
B.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减少内能,降低体表温度
C.敷上冷的湿毛巾是利用做功的方法降低人体内能
D.上述两种做法都是为了减少人体含有的热量
11.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练素养】
12.【2018河北中考】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 ,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 。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3.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立即燃烧起来。
(1)这是因为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
(2)如图乙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13.2 内能参考答案
练基础
1.C 【解析】对于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所以丙杯内的水内能最大,故选C。
2.D
3.做功 热传递 内
4.A
5.(1)热量 (2)温度 (3)内能
6.A
练能力
7.B 【解析】“火球”的形成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的,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扬汤止沸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合题意;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釜底抽薪是减少热源,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B。
8.C 【解析】用羊角锤把钉子从木板里拔出来的过程中,要克服钉子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钉子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选C。
9.D
10.B 【解析】病人中暑是因为体温高,体温高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放在通风处,空气会带走人的一部分热量,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减少内能,降低体表温度,故B正确;敷上冷的湿毛巾,湿毛巾会吸收热量,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降低人体内能,故C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
11.B
练素养
12.做功 燃烧 不相同
13.(1)增大 升高 (2)减小 降低 液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