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总结与针对训练 课时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内能总结与针对训练 课时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12:5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总结与针对训练
【知识构建】
【单元集训】
易错专训
易错点1:分子热运动理论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白糖慢慢溶解于水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弹簧用手压缩后能恢复原状,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天宫课堂”第一课上,航天员王亚平将颜料注入水球,水球很快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均匀的蓝色水球,如图。下列诗句中能反映这个现象形成原因的是 (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平沙莽莽黄入天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梅花香自苦寒来
易错点2: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
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
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4.(多选) 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物体的内能改变,它的机械能也一定改变
C.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们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可以保持不变
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B.物体温度不升高,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
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易错点3: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6.图为栗子在微波炉中加热时爆裂后的状态,因为板栗的外壳延展性不够好,板栗在受热时,   热量,温度升高,内能   ,里面膨胀,散热的空间不够,   能转化为   能,导致爆裂。
7.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内能大的物体把温度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D.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8.(多选)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不为零
D.内能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难点突破
难点1:辨析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
9.下列与热学知识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腌制鸭蛋时盐通过机械运动进入蛋中
B.擦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D.发烧时用冷毛巾敷额头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10.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黑点所标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1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汽顶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本题是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
回答:  。
(2)针对图片,请从能量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
难点2: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
12.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
A.油的比热容大,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13.【2022河北月考】 沿海地区江苏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新疆的戈壁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在新疆的某些地区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
A.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C.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
难点3:比热容的计算
14.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 )
A.6×104 J     B.6×105 J
C.6×106 J D.6×107 J
15.【2022沧州月考】 图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加热时间都为t1,乙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吸收的热量;若甲的比热容为1.2×103 J/(kg·℃),则乙的比热容为    J/(kg·℃)。
16.某型号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有200 kg的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问:
(1)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10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由于天气原因,水箱内200 kg的水温度从90 ℃降低到50 ℃,则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第十三章 内能总结与针对训练参考答案
1.C 【解析】海绵里面有气孔,用手捏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所以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白糖慢慢溶解于水中,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C正确;弹簧用手压缩后能恢复原状,是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2.D 3.D
4.CD 【解析】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位置、运动有关,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内能很大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没变化,故B错误;物体的机械能可以是零,但是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不论温度高低,因此内能不能为零,故C正确;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与其本身的机械能无关,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可以保持不变,故D正确。
5.D
6.吸收 增大 内 机械
7.D 【解析】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内能大的物体可能温度低,因此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B错误;因为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都有关,所以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相同时,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8.CD 9.B 10.D
11.(1)做功
(2)塞子被酒精蒸汽顶出的过程中,酒精蒸汽的内能如何变化
酒精蒸汽的内能减小
【解析】(1)实验中,用一根橡皮条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橡皮条,橡皮条对金属管做功,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2)可以从能的转换角度、物态变化角度、内能变化角度、机械能变化角度等提出问题并回答。
12.B
13.B 【解析】因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升高得多,气温较高;夜晚,放出热量后,沙子的温度下降得多,气温较低;由此可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产生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因此,只有选项B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B。
14.B
15.等于 2.8×103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加热过程中使用的加热器是相同的,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加热时间都为t1,乙吸收的热量等于甲吸收的热量。由图知,升高相同的温度Δt=T2-T1,甲用时为t1,乙用为t2,t1∶t2=3∶7。
根据c=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与吸热多少成正比,即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则乙液体的比热容c乙=c甲=×1.2×103 J/(kg·℃)=2.8×103 J/(kg·℃)。
16.【解】(1)水温升高10 ℃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 J/(kg·℃)×200 kg×10 ℃=8.4×106 J
(2)水温从90 ℃降低到50 ℃放出的热量:
Q放=cm(t0-t)=4.2×103 J/(kg·℃)×200 kg×(90 ℃-50 ℃)=3.36×107 J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