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比较时间的长短
B.比较路程的大小
C.相同时间比路程
D.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答案:C
知识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解析:解答:由速度公式可知,比较物体快慢有两种办法:路程相同比较时间长短;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大小:
比较时间的长短,因路程大小不确定,所以无法判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
比较路程大小,因时间长短不确定,所以无法判定,选项B不符合题意;
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物体运动的路程长,不一定速度就快,还要考虑时间的长短,选项D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控制变量。
2、“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 )
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
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多
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是指相同时间内,骑车人比步行人通过的路程大,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
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通过相等路程,骑车人所用时间少,选项B错误;
故选C。
分析: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物体前进的距离,即距离与时间的比值,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控制变量,如: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或相等路程内所用时间的长短。
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答案:C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故不会随路程、时间而变化,更不可能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故选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像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选项A错误;
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选项B错误;
由图像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选项C正确;
由图像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能够由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物体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
5、一座大桥,全长4343.5m,桥面宽31.5m,双向六车道。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km/h,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
A.4min B.6min C.8min D.10min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故选A。
分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时间的计算公式,由此公式求出通过大桥的时间。
6、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像,判断对应的v-t图像哪个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A物体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因此A物体是静止的;B物体的路程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即B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图A中:A物体匀速运动,B物体加速运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
图B中:A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符合题意;
图C中:A物体加速运动,B物体减速运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
图D中:A、B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学会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7、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全长58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5m/s B.9m/s
C.12m/s D.15m/s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火箭长58m.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上升距离为一个火箭的长度,即s=58m,平均速度;
故选A。
分析:知道火箭的总长度、照片上火箭实际上升的位置与火箭原来位置比较可知上升距离,又知道上升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8、某中学生按正常速度步行4km,所需时间大约是( )
A.40s B.8min C.1h D.4h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步行4km约需要1h;
故选C。
分析:知道人正常的步行速度。
9、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
A.1h B.5min C.50s D.10s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得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
故选D。
分析: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
10、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
答案:C
知识点:速度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10min=600s,
整个过程平均速度:;
故选C。
分析: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11、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v小张=30km/h,v小王=5m/s=18km/h,v小李=0.6km/min=36km/h,
由速度公式可知,时间,由于他们的路程s相同而小李的速度最大,
则小李的运动时间最短,小李最先到达B地,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求出每个人的速度,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比较运动时间长短。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12、甲乙两车在相距2.4km的两地同时相向行驶,速度分别是39.6km/h、32.4km/h,两车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
A.1min
B.2min
C.3min
D.4min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车相遇时经过的路程为2.4km,
所以所需的时间;
故选B。
分析: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13、美国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照射到预先安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器上.测量激光从发出到返回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假设通过实验计算出从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的距离为3.84×108m,则表明激光从发出到返回地球所经历的时间是( )
A.0.64s B.1.28s C.5.12s D.2.56s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激光从发出到返回地球所经历的路程s=2×3.84×l08m=7.68×l08m,
∵
∴激光从发出到返回地球所经历的时间:;
故选D。
分析: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注意激光通过的路程为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的两倍。
14、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3:2 B.2:3 C.1:6 D.6:1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故选B。
分析: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时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15、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答案:C
知识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选项AB错误;
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
则平均速度为:;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1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所示),其中甲是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乙是相同______比较_______。
答案:路程|所用时间
知识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解析:解答:由乙图知: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但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不同,所用时间最少的运动的最快.这是应用了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方法。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三种:相同的时间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比较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17、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km/h。
答案:50
知识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船行驶的路程s=1200×500m=600km,船行驶的时间t=12h;
因此船行驶的速度。
分析:关键是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得出有用的数据。
18、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图中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到达北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时间需要________min。
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标志牌处距离北京还有30km|45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北京30km”表示的意思:标志牌处距离北京还有30km;
∵,∴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时间:。
分析:掌握交通标志牌的含义,会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19、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每隔10s记录的气泡位置如图所示,则气泡上升时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小明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s=80cm,则气泡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cm/s。
答案:先变大后不变|1.6
知识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从记录的气泡位置图像可看出,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由此可判断气泡上升时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
气泡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分析:会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速度的大小。
20、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km/h,乙的速度为2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4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_________km。
答案:1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甲乙二人相向而行,相对速度v=3km/h+2km/h=5km/h,
∵,
∴甲乙二人相遇所用的时间,
狗走的路程。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甲所走路程+乙所走路程=15km。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甲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乙图中用图像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
答案:如图:
或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
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人的v﹣t图像:
二人的s﹣t图像:
分析: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t图象和s﹣t图象的画法。
22、司机朝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警告将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保持不变),可是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答案:在t=4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4s=80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所以;
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s′=s-s1=720m-80m=640m;
(2)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答案: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s=720m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1)在t=4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4s=80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所以;
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s′=s-s1=720m-80m=640m;
(2)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s=720m。
分析:关键是弄清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车鸣笛时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
23、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求:
(1)卡车的速度。
答案:∵s=40m+260m=300m,t=30s,
∴卡车的速度:;
(2)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求桥的长度。
答案:∵,t′=24s,
∴卡车完全通过桥时的路程:s′=vt′=10m/s×24s=240m,
桥的长度为240m-40m=200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s=40m+260m=300m,t=30s,
∴卡车的速度:;
(2)∵,t′=24s,
∴卡车完全通过桥时的路程:s′=vt′=10m/s×24s=240m,
桥的长度为240m-40m=200m
分析: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
24、2014年4月18日上午8时,D8271次动车组徐徐开出南宁站,标志着南广高铁广西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从贵港站列车时刻表中可知,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km/h计算,从贵港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若动车按照贵港站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实际速度是多少?
答案:由得:
动车从贵港到南宁所用的时间;
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时间为,
则实际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由得:
动车从贵港到南宁所用的时间;
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时间为,
则实际速度。
分析:认识列车时刻表,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
25、建设中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山石的爆破中,用了一条长96cm的导火线来引爆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cm/s,假若爆破者将导火线点着后,迅速以5m/s的速度跑开。问:
(1)从点燃导火线到爆破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从点燃导火线到爆破需要时间:
(2)他能不能在爆破前跑到750m远的安全区?
答案:爆破者跑750m用的时间:;
∵t1<t2,∴他不能在爆破前跑到750m远的安全区
(3)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请算他要在爆破前到达安全区,则跑步速度至少为多少?
答案: 要在爆破前到达安全区,,
∴。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从点燃导火线到爆破需要时间:;
(2)爆破者跑750m用的时间:;
∵t1<t2,∴他不能在爆破前跑到750m远的安全区;
(3)要在爆破前到达安全区,,
∴。
分析:基本思路是:确定两个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据此相互联系,找出关系式进行求解。
s
B
A
甲
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