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12: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B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直接接触,不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
D.手和脚对水的推力一定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
3.如图所示,小明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直线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受到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小明
B.小车受到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阻力是平衡力
C.小明对绳子的拉力大于绳子对小明的拉力
D.绳子对小明的拉力是由绳子的弹性形变产生的
4.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5.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先后在A、B两点推门,手作用在A点时比较容易把门推开,这个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以下所示的物体受力分析图,正确的是( )
A.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
B.樱桃在树枝上静止
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
D.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7.图中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一下乙,其结果是(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作用,甲不受乙的推力作用
C.甲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8.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一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长方体所受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此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B.若图中长方体质量在1 g左右,则此弹簧测力计不能测出该长方体所受重力
C.该长方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D.测量时可以拉着长方体加速向上运动
9.将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互相勾起来,固定甲的提环,拉动乙的提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有示数,乙的示数为0 B.乙有示数,甲的示数为0
C.甲、乙都有示数,且相等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1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剩余部分的重力和的大小关系是( )
A.一定小于 B.一定大于 C.可能小于 D.可能大于
12.小明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另一端绑上了一个重物并让其自由地下垂于三角板的底边,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水平仪”。当小明把这个水平仪的底边紧贴在河边的一块草坪上时,可看到重垂线与三角板底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河边的草地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1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实验得到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1 0.2 0.3 0.4 0.5 0.6 0.7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A.实验中只能用质量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
B.物体的质量随着重力的增大而增大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 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6.86 N
D.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9.8 N/kg,表示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吃汤圆、拉兔子灯是我国元宵节的风俗,将面团揉成汤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停着的兔子灯被小朋友拉起,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
15.如图为两种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其读数是______N。
16.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______N.
17.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_______,其中,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
18.一根弹簧在不受拉力作用时长度为5.0 cm,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这根弹簧所受拉力F为6 N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cm;如果在月球上这根弹簧受到2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_(填“>”“=”或“<”)1.0 cm。
三、实验题
19.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时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如图甲所示,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弹簧的长度 12.56 12.96 13.36 13.76 14.16 14.56 14.96
伸长量 0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
(2)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______.
(3)当弹簧的伸长量为2.80 cm(弹性限度内)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N.
四、计算题
20.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不断出现,扫地机器人就是其中一种。如图所示,是一款扫拖一体机,可以智能扫地、拖地、吸尘,主机质量为3.8kg,某次使用中发现在1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5m,求:
(1)该扫地机器人主机的重力为多大?
(2)该扫地机器人此次清扫过程的速度为多少m/s?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水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运动员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同时运动员也受到了水向前的推力,故C正确;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因为它们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A.小明用绳子拉小车,小车受到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子,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阻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小明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绳子对小明的拉力是由绳子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停止蹬地后,滑板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滑板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使滑板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滑板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A、B两点用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所以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推木箱但未推动,木箱仍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樱桃在树枝上静止,受力平衡,所以重力和树枝对樱桃的力构成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只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故C错误;
D.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受手对球的推力,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一下乙,那么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乙也会对甲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甲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因此结果就是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故选D。
8.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工作的,故A错误;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上1 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 N,即分度值是0.2 N,若图中长方体的质量在1 g左右,则其重力约为,,所以此弹簧测力计不能测出该长方体所受重力,故B正确;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由于该长方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所以该长方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故C错误;测量时只可以拉着长方体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挂钩处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倾斜方向上的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N,当钩码静止时,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指针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是否有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正方体的体积关系为;又知两者的质量相等,由可知,甲、乙正方体的密度关系为,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由可知,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为,由可知,剩余部分的重力关系为。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图A中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刻度尺5 cm刻度处,故A不符合题意;图B中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位置小于5 cm刻度,故B不符合题意;图C中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位置大于5 cm刻度,故C符合题意;图D中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5 cm刻度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实验中可用不同质量的钩码进行实验,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重力无关,故B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9.8 N/kg,物体的质量为0.7 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故C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但不是,故D错误。故选C。
14.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解析:将面团揉成汤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停着的兔子灯被小朋友拉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5.答案:A;2.2
解析:B图中,钩码对挂钩的拉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弹簧轴线的方向不一致,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所以A方法正确,B方法不正确;A方法中弹簧测力计上1 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 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此时的示数为2.2 N。
16.答案:4;0
解析:弹簧是在4 N的拉力下被拉长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又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因此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0 N.
17.答案:;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竖直向下
解析:本题考查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写成公式是,其比值,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注意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18.答案:8.0;=
解析:如图是表示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所受的拉力,纵轴表示弹簧伸长的长度;由图像可知,当所受拉力F为6 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3.0 cm,则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由图像可知,弹簧受到2 N的拉力时,伸长的长度为1.0 cm,所以在月球上这根弹簧受到2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仍为1.0 cm。
19.答案:(1)0.1
(2)如答图所示;正比
(3)3.5
解析:(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可作出图像,如答图所示.由答图可知,图像是一条直线,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弹簧每伸长0.4 cm时,所用的拉力增加0.5 N,则弹簧每伸长1 cm时,拉力增加;弹簧的伸长量为2.80 cm时所用的拉力为.
20.答案:(1)38N;(2)0.25m/s
解析:(1)该扫地机器人主机的重力
(2)扫地机器人清扫过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