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空气的“力量”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空气的“力量”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10: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实验员测量大气压值的装置,实验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50mm,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若管中进了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小于750mm
C.实验所在地的大气压比一个标准大气压要略高
D.若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2.小明同学在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时,发现水银柱高度比标准值76厘米高了0.5厘米,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选用的玻璃管比较细 B.当地的海拔比较高
C.天气的原因 D.玻璃管倾斜了
3.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4.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P点),P点与瓶内水面Q高度差为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ρ水银gh1
B.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C.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h1会增大,h3会变小
D.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瓶内外气压差是ρ水gh3
5.桌面上平放着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小雨对其相关数据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重力约为0.2kg
B.物理课本对桌面压强约为40pa
C.物理课本体积约为0.3m3
D.物理课本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50N
6.下列实例对应的工作原理不正确的是( )。
A.液压千斤顶——帕斯卡原理
B.高压锅——液体周围的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C.重锤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船闸——连通器原理
7.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 B.小试管上升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
8.如图所示是小玲爬到山顶时,从背包中拿出了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对这一情景中物理量进行的估测,你认为数据合理的是( )

A.背包的重力约为2000N
B.手对矿泉水瓶的摩擦力约为5N
C.山顶的大气压强约为
D.小玲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9.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已知火星的大气压约为地球的1%,大气成分:二氧化碳95%,氮气3%,氩气1.6%,很少的氧气、水汽等。若在火星上以下活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拉开半球所用的拉力大小不变
B.演示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
C.人体呼吸,将会变得很困难
D.火星车“祝融号”6个轮子跋涉翻越各种地形,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0.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钢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饮料
C.针筒把药液吸入筒内 D.用高压锅煮食物
二、填空题
11.观察并探究饮料的流动与饮料罐开孔的关系:在饮料罐上扎一个小孔时,里面的饮料是否容易倒出来,若再扎一个小孔,里面的饮料是否容易倒出来?孔的形状是否影响实验效果?通过探究,你发现在饮料罐上扎一个小孔时,里面的饮料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倒出来;若再扎一个小孔,里面的饮料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倒出来;孔的形状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12.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的存在。
13.在17世纪中期 的市长公开演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实验,才使人们确信了 的存在,这就是著名的 实验.
14.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是因为按笔尖的手指 ,所以压强大;如图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小明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将装有墨水的钢笔一甩,墨水被甩出,这是由于墨水具有 。用钢笔写字,笔胆里的墨水的密度 。
16.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是 Pa,这相当于 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该实验中,若实验前玻璃管内水银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若将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 (变大,变小,不变).
17.某同学利用一个厚圆柱形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一些物理问题.
(1)在图甲中,用手轻捏玻璃瓶,观察 ,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2)将图乙中的玻璃瓶从楼下拿到楼上,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 ,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
(3)该同学利用气球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丙所示,松开气球口的夹子后,气球向右运动,使气球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生活中的“吸”字常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常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 的作用。
19.如图为同一密封的小包袋装食品的两张照片,(a)图摄于海拔200米的地方,(b)图摄于海拔3200米的地方。其原因是海拔越高,气压越 (选填“高”或“低”)小包装袋内气体不变的物理量是 (选填序号:①质量②密度③体积)。
20.如图甲所示,茶壶盖上都开有一个小孔,如果把小孔堵住,茶壶里的水就很难被倒出来。小孔的作用是 ,乙图为医院的护士给病人输液场景,如果扎针处突然出现“回血”现象(血液进入输液管),最便捷的解决方式是改变手的位置,你认为手应该 (选填“上抬”或“下移”)。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
(1)机器人能竖直吸在玻璃上进行擦窗工作时,其主机内部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部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2)若忽略空气质量,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受到摩擦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该擦窗机器人所受重力为 N;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该“擦窗机器人”匀速向下擦窗时,此机器人通过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250N,已知吸盘与玻璃的总接触面积为0.02m2,则“擦窗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强是多少 ( )
22.注射疫苗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再提起活塞,药液在 的作用下进入针管里;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人们用锅煮饭往往不易煮熟,这是因为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 (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00℃。世界上最早准确测量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实验,对于该实验操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不同所测大气压的值不同
B.实验时,玻璃管必须保持竖直,如果倾斜则不能测出准确值
C.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必须是760mm,否则就说明实验操作有问题
D.向水银槽内倒入一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减小
E.这个实验可以用水代替水银,不过需要很长很长的玻璃管
23.请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示数为 N;
(2)如图乙,此时的大气压等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向右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3)如图丙,若在右侧再挂上一个钩码,纸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将小纸片从中间剪开,两块小纸片都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B
7.A
8.B
9.C
10.D
11. 不容易 容易 不会
12.大气压
13. 德国马德堡市 大气压强 马德堡半球
14. 受力面积较小 升高 减小
15. 大气压 惯性 不变
16. 托里拆利实验 1.013×105 0.76 小 不变
17. 细玻璃管中水柱是否上升 上升 减小 气球喷出来的气体
18.大气压
19. 低 ①
20. 与大气相通,使得液面有大气压 下移
21. 小于 重 20 不变 1.25×104Pa
22. 大气压 低于 托里拆利 E
23. 0~5 0.2 4 730 不变 不能 同一个物体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