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单元双测卷(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单元双测卷(A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4 10: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单元双测卷(A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 D.南方经济发达
2.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的迁徙,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下列选项与下图中“乙”处族群相关的是( )
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公元前3000-前1000年)
A.率先掌握了冶炼铁器的技术 B.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C.制定了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D.首次统一西亚北非文明
3.公元前1800年左右,第一个古印欧人部落来到了希腊爱琴海沿岸的亚细亚,希腊的青铜时代就此开启。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另一支古印欧人来到了希腊南部的迈锡尼,此后的500年里,这支古印欧人创造了光辉的迈锡尼文明。随着希腊人一起出现的有( )
A.法典和文学 B.宗教和法典C.神话和史诗 D.历法和佛塔
4.印欧人不断地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碰撞、交融,有的消失了,有的同化了,但却产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说明( )
A.不断地交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B.各地社会发展落后使得无法抵抗印欧人的冲击
C.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印欧人的冲击是产生更高阶段文明的根本原因
5.古代历史上,濒海居民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和冒险的民族性格;而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保守和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这主要基于( )
A.思想观念的束缚 B.文化传统的限制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政治制度的制约
6.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丁龙的经历说明华工出国( )
A.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 B.推动了美国停止人口贩卖
C.提高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助推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
7.19世纪上半期,契约华工被卖到南北美洲等地,境况凄惨。清廷知悉后,尝试改变这种境况,如:1877年,清政府与西班牙政府签订了《古巴华工条约》,其中规定,“严禁买卖华工”“清政府在哈瓦那设领事馆,以保护在古巴的中国人”。这体现了( )
A.西班牙民主制度比较完善 B.海外华工利益从此之后得到全面保障
C.华工推动了美洲经济发展 D.清政府用近代外交手段解决华工问题
8.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9.下表是清代后期福建、广东出国契约华工人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时段 总人数 年均
1801-1850年 32万人 6400人
1851-1875年 128万人 5.12万人
A.沿海城市化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 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C.劳动力跨国流动成为就业新主流 D.政府开始大规模组织劳务输出
10.191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讲述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庄园主卡梅伦与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成为敌手,以及战后他组织三K党粉碎了建立黑人王国阴谋的故事。类似题材的影片还有1939年的《乱世佳人》。这类作品( )
A.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B.继承古典主义传统
C.蕴含种族主义色彩 D.弘扬和平主义精神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以资产转移为主要特征,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转移内容;90年代以来以服务业为转移内容,以外包为转移方式,发达国家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等活动,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去完成。这些现象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B.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削弱
C.发达国家经济优势逐步丧失 D.世界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
12.下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 B.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状况日益改变
C.移民解决了美国主流文化内在矛盾 D.移民解决了美国以往种族歧视问题
13.196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签订的《关于非洲难民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约》中规定:“难民一词亦适用于由于其居住国或国籍国部分或全部地遭到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出现严重危害公共秩序事件,而被迫离开自己的习惯居住地而在其居住国或国籍国以外的地方寻求避难的任何人。”对此公约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首次以公约的形式定义了难民 B.对难民问题进一步扩展和细化
C.标志着“世界难民日”的诞生 D.区域性公约违背了联合国公约
14.1950年美国移民局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反战并同情社会主义者,一度想取消其美国公民的资格。当时甚至连3岁的“童模”也要签署一份“忠诚宣誓书”,保证自己坚决支持和拥护美国的制度,并经过政府审查后才能拿到拍广告的钱。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经济危机影响了政府决策 B.种族歧视问题越来越严重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全面异化 D.国内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15.1901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1956年,自由党政府修改移民法,其中规定:凡有杰出技术者,或对澳大利亚有用人才,不论人种肤色,都可移民来此发展,还可有资格成为澳洲公民。1958年,《移民限制法》被正式废止。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 )
A.意在摆脱对宗主国的技术依赖 B.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旨在增强国民的自由平等意识 D.着眼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6.在近代早期,美洲经历了彻底的转型。天花和其他疾病引发了凶猛的瘟疫,严重摧毁了本地人口并动摇了他们的社会稳定。在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人颠覆了土著的帝国。一些土著作为群体彻底消失了,还有一些虽然保留了原有的社群、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却日益屈从于欧洲移民和他们的欧裔美洲后代的影响。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导致美洲文化发生了替代性的变化
②美洲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文化
③由于美洲人口的大量减少,大批华工进入美洲,促进了其发展
④美洲转型指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白人又被称为“半岛人”,因主要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而得名。克列奥人是出生于美洲而双亲是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的土生白种人。为了鼓励定居,西班牙王室坚持主张所有征服者与委托监护主必须结婚,这项政策使移居拉美的女性数量增多,她们的后代土生白人自然也逐渐发展起来,到1825年克列奥人在拉美人口总数中可达到20%。17世纪后期,西班牙王室财政拮据,则采取变卖殖民地法庭官职的办法收敛钱财,购买这些官职的人就是富裕起来的克列奥人。他们同殖民地官府、总督和检审庭法官建立了牢固的联姻和结盟关系。具有实力的克列奥集团的地区意识日益增强。
材料二:
波旁王朝的卡洛斯三世为加强王宣对拉美殖民地的控制,实行一套改革整顿措施。他采取“半岛人”优先获得官职,减少克列奥人参与教会和国家事务的机会。这项措施扩大了克列奥人和“半岛人”之间的差异意识。到1760年前后,一些克列奥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原有种族的后裔,开始把自己看作是居住地的子女。他们从感情上脱离了自己的同胞,否认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兄弟,而把这种称呼赠给了肤色黝黑的当地土著人。他们自称为“美洲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家唐《论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克列奥人族群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列奥人族群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拉丁美洲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来自印度的契约劳工(1834—1917年)
1834—1917年,英国向殖民地运送了近150万契约劳工
材料二 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台前夕,印裔移民的总量仅有1万人左右。此后,美国印裔移民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就超过日裔而跃居美国所有亚裔族群人口的第三位,2003年时更是以222万的总量超越菲律宾裔而跃居第二大亚裔族群,2020年,印度裔以440万的总量超过华裔成为人数最多的亚裔群体。移民美国的印度人大多来自印度社会的中上层,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熟知西方社会生活,并属于知识型高技术移民。
——摘编自滕海区《论美国印裔族群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演变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海外移民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移民现象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英国等殖民国家禁止非洲奴隶贸易,于是西方殖民国家开始寻求替代黑人奴隶的其他劳动力来源,从而把眼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中国。鸦片战争前,在中国招聘雇工出国是违法的,帝国主义主要以暴力和欺诈等方式掠夺中国劳动力,将中国劳动力运往所属殖民地做苦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开放沿海省份的港口,允许西方殖民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1850至1875年间,帝国主义对中国劳动力掠夺达到高潮。在澳门、香港、厦门、福州、汕头等沿海地区成立了很多招工洋行进行招工,后来还雇用了一批流氓拐骗绑架中国人送到招工洋行。这些被绑架或被欺骗而签订契约的中国人被称为“契约华工”,也叫“猪仔”。
——罗佩玲《晚清拉丁美洲契约华工合同记录华工血泪史》
材料二:
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等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中国人在当地,有的经商,有的从事农业或手工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华工与“下南洋”相比有什么特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化发展需要劳动力和技术、资金的支持。这段时期来自欧洲的移民不但补充了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当然,美国的工业化还需要大量的非技术的劳动力,尤其是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吸引一大批移民前去淘金。华人也趁这个时机大批移民到美国,不但为美国创造了财富,而且在开发美国西部加州地区做出巨大贡献。造成美国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内战,内战爆发后,大量青壮年应征入伍,以及内战造成外来移民数量的下降,导致美国的工矿部门劳动力的短缺。
——摘编自朱维维《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65年之前美国的移民政策没有打破传统格局,虽然不断调整,但是仍然是按国籍族籍规定移民限额的制度,按种族、民族、出生地等来签发签证,具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而1965年约翰逊总统颁发的《移民和归化法》则是美国移民史上重大转折点,对能够对美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人才的优先申请,另外政治难民也在优先申请之列,并且政治难民在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颁布后20多年间一直备受重视。
——摘编自梁茂信《1940~1990年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当时欧洲人和华人大量移民美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65年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并结合汉代少数民族的史实可知,西汉末期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影响了向西北方向的移民,故C项正确;汉代政治中心发生仍然在北方,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气候条件变化不足以影响移民方向的变化,故B项错误;“汉代南方经济发达”表述不符合史实,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故D项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随着古印欧人迁入希腊地区,一起出现的是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故选B项;法典在古代西亚和古罗马比较典型,排除A、C两项;佛塔是在古印度出现的,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印欧人迁徙的影响说明文明总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发展,A项正确;更高级的文明产生的原因是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不是印欧人的冲击,排除B项;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各地被印欧人征服的原因并非一定是社会发展落后,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濒海居民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和冒险的民族性格”、“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保守和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B项“文化传统”,A项“思想观念”,D项“政治制度”,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可知,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在美国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华工出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A项正确;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与美国停止人口贩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与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无关,排除D项。故选:A。
7.答案:D
解析:
8.答案:A
解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选A项。工业革命后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分布,排除C项。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51年——1875年,出国契约华工人数猛增,远超19世纪上半期,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B项正确;材料呈现的是出国契约华工人数,并不涉及国内人口流动,无法得出沿海城市化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结论,排除A项;当时在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劳动力跨国流动并没有成为就业新主流,而且材料也没有呈现劳动力就业结构,排除C项;1851年——1875年,出国契约华工人数猛增,主要是由于西方殖民者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列强掠卖华工的活动愈加猖獗,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主角是南方奴隶主,“粉碎了建立黑人王国阴谋”说明影片是为南方奴隶主的辩护,主题是反对黑人,蕴含着种族主义色彩,故选C;现实主义指对社会现实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这类作品无法体现,排除A;古典主义在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代,追求艺术完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和平主义指主张建立永久和平、反对一切战争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看出,美国的移民来源较广,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移民格局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白人主导的地位被改变,移民并未解决美国主流文化内在矛盾,美国种族问题依然很突出,故选A项。
13.答案:B
解析:《关于非洲难民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约》属于区域性公约,它是在联合国有关公约的基础上,对难民问题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化,B项正确,D项错误;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中就明确了难民的定义,A项排除;“世界难民日”是在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中确定的,C项排除。
14.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美国)。据材料从材料“1950年美国移民局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反战并同情社会主义者,一度想取消其美国公民的资格......保证自己坚决支持和拥护美国的制度,并经过政府审查后才能拿到拍广告的钱”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移民局对社会主义者的各种限制,典型的体现出冷战的特征,体现国际局势对于国内政策的影响,B项正确;1950年,美国经济发展较好,没有爆发经济危机,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美国意识形态”,而“种族歧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资产阶级代议制全面异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吸收世界各地技术人才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修改并最终废止了《移民限制法》,故选D项;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并非只针对宗主国(英国),故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澳大利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移民政策调整在其形成之后,故排除B项;材料聚焦于澳大利亚移民条件的变化,并非国民的思想观念,故排除C项。
16.答案:A
解析: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颠覆了美洲土著文化,欧洲文化成为主导,替代了原有的美洲文化,同时融合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新的文化,①②正确,A项正确;华工进入美洲不是近代早期的历史事实,而且于材料内容不符,③错误,排除B、D项;人口结构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17.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欧洲白人来到美洲;西班牙王室殖民政策的变动;欧洲殖民者对拉美殖民的深化。
(2)变化:族群人数不断壮大;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明显提升;从认同欧洲人变为认同自身为美洲人。影响:改变了拉美的族群结构;导致拉美殖民地权力结构发生变动;加强了拉美多元族群的融合;推动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依据材料“欧洲白人又被称为‘半岛人’,因主要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而得名。克列奥人是出生于美洲而双亲是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的土生白种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欧洲白人来到美洲;依据材料“为了鼓励定居,西班牙王室坚持主张所有征服者与委托监护主必须结婚,这项政策使移居拉美的女性数量增多,她们的后代土生白人自然也逐渐发展起来,到1825年克列奥人在拉美人口总数中可达到20%,”可知,西班牙王室殖民政策的变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列奥人中在拉美地区人口比例的增加,实际上是欧洲殖民者对拉美殖民的深化。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变化:依据材料“为了鼓励定居,西班牙王室坚持主张所有征服者与委托监护主必须结婚,这项政策使移居拉美的女性数量增多,她们的后代土生白人自然也逐渐发展起来,到1825年克列奥人在拉美人口总数中可达到20%,”可知,族群人数不断壮大;依据材料“他采取‘半岛人’优先获得官职,减少克列奥人参与教会和国家事务的机会。这项措施扩大了克列奥人和‘半岛人’之间的差异意识。到1760年前后,一些克列奥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原有种族的后商,开始把自己看作是居住地的子女。”可知,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明显提升,从认同欧洲人变为认同自身为美洲人。影响:依据材料“到1825年克列奥人在拉美人口总数中可达到20%。”、“17世纪后期,西班牙王宝财政拮据,则采取变卖殖民地法庭官职的办法收敛钱财,购买这些官职的人就是富裕起来的克列奥人。他们同殖民地官府、总督和检审庭法官建立了牢固的联姻和结盟关系。”、“他采取‘半岛人’优先获得官职,减少克列奥人参与教会和国家事务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了拉美的族群结构,导致拉美殖民地权力结构发生变动;依据材料“一些克列奥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原有种族的后裔,开始把自己看作是居住地的子女。他们从感情上脱离了自己的同胞,否认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兄弟,而把这种称呼赠给了肤色黝黑的当地土著人。他们自称为“美洲人”,“可知,加强了拉美多元族群的融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种种措施改变了克列奥人自身的种族意识,成为了美洲人,加强了拉美多元族群的融合,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打下的坚实基础。
18.答案:(1)变化:从被迫到主动/从契约劳工到知识移民;从体力劳动移民到技术移民/从低技术水平到高技术水平;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国家/从殖民地到西方发达国家。原因: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印度经济发展较低限制了高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印度移民较为熟悉英美文化。
(2)示例:论题:时代发展影响移民现象
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亚非拉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为了满足殖民地对于劳动力的需要,列强通过奴隶贸易和契约劳工等方式向殖民地大量迁移人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极大地改变了被迁入地区的人口构成,客观上也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两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亚非拉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以后的第三世界经济虽迅速发展,但受限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相比西方列强仍有很大差距,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第三世界大量高技术人才纷纷向西方发达国家移民,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同时,大量侨汇也对第三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移民现象深受时代影响,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呈现出不同特征。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34-1917年(印度)。变化:根据材料“移民美国的印度人大多来自印度社会的中上层,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熟知西方社会生活,并属于知识型高技术移民。”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在历史上是殖民地,从被迫到主动/从契约劳工到知识移民;从体力劳动移民到技术移民/从低技术水平到高技术水平: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国家/从殖民地到西方发达国家。原因:根据材料“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台”可以得出,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导致许多居住在较贫困地区的印度人移民至经济更加发达的国家,以改善其生活水平;随着印度教育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受到了高水平教育,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更有文化底蕴和实际能力,可以更好地融入外国社会并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对于那些对就业市场感到不满意的人,移民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可以概括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印度经济发展较低限制了高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印度移民较为熟悉英美文化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世界近现代史。根据材料“印度海外移民的主要变化”可以得出论题:时代发展影响移民现象。阐释:结合所学可知,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亚非拉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为了满足殖民地对于劳动力的需要,列强通过奴隶贸易和契约等方式向殖民地大量迁移人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极大地改变了被迁入地区的人口构成,客观上也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两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亚非拉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以后的第世界经济虽迅速发展,但受限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相比西方列强仍有很大差距,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第三世界大量高技术人才纷纷向西方发达国家移民,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同时,大量侨汇也对第三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移民现象深受时代影响,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呈现出不同特征。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答案:(1)原因: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穷苦百姓沦为苦力: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贸易合法化。
(2)特点:①鸦片战争后,大多数近代华工是被西方殖民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②近代华工受到不公正待遇:③近代华工主要从事的是苦力劳动④华工死亡众多;⑤遍及世界各地。
解析:(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等殖民国家禁止非洲奴隶贸易,于是西方殖民国家开始寻求替代黑人奴隶的其他劳动力来源”可以得出,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结合所学“由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的加深,土地兼并情况严重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人口与土地压力的加剧,以及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和资本扩张,使农村自然经济的日渐解体,自然灾害和苛刻的战争赔款转嫁到广大百姓身上,使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对移民的催化作用,同时旧中国经济的落后,贫苦农民为求生活,只能出国谋生”可以概括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穷苦百姓沦为苦力;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开放沿海省份的港口,允许西方殖民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可以得出,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贸易合法化。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这些被绑架或被欺骗而签订契约的中国人被称为契约华工”可知,与“下南洋”是主动外出谋生相比,鸦片战争后,大多数近代华工是被西方殖民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受到不公正待遇以及沉重的剥削;根据材料“中国劳动力运往所属殖民地作苦力”可知,近代华工主要从事的是苦力劳动;结合所学可知华工死亡众多;遍及世界各地。
20.答案:(1)原因:美国工业化发展要求大量劳动力;美国西部开发的吸引;美国内战加剧劳动力短缺;欧洲社会动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失业。
(2)变化:由按种族、民族、出生地等来签发签证转变为对专业人才和政治难民的申请优先签证;影响:对人口流出国:人才和技术流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国内政治稳定。对于美国:获得大量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技术和文化交流;利用部分政治移民反对竞争对手。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在19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化发展需要劳动力的支持”得出美国工业化发展要求大量劳动力;根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吸引一大批移民前去淘金”得出美国西部开发的吸引;根据材料“造成美国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内战”得出美国内战加剧劳动力短缺;结合所学,欧洲社会动荡,促使欧洲人大量移民美国;结合所学,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失业,促使华人大量移民美国。
(2)变化:根据材料“1965年之前美国的移民政策是按国籍族籍规定移民限额的制度,按种族、民族、出生地等来签发签证,而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对能够对美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人才的优先申请,另外政治难民也在优先申请之列”得出由按种族、民族、出生地等来签发签证转变为对专业人才和政治难民的申请优先签证。影响:结合所学,从对人口流出国和对美国两大方面分析,具体而言,对人口流出国:专业人才移民美国造成人才和技术流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国内政治稳定。对于美国:人才移民流入使美国获得大量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技术和文化交流:政治难民获得优先申请权,使美国能够利用部分政治移民反对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