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陈情表》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1《陈情表》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18:5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陈情表 》
选择性必修下册
初步导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生于天地之间,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来自亲人的恩情。李密面对高官厚禄和奉养祖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这之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陈情表》。
学习目标
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文本写作脉络。
2.梳理文中的重点文言知识,掌握文本写作手法,提升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作者情感,理性分析“忠”和“孝”的含义。
学习清单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作者简介】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写作背景】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重点字音】
衅(xìn) 闵(mǐn) 祚(zuò) 茕(qióng)
陨(yǔn) 逋(bū) 矜(jīn) 渥(wò)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思维拓展】
《陈情表》中的李密面临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一方面他要尽孝道照顾祖母,另一方面他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服务。这不仅是李密个人的困境,也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面临的困境。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如何在个人发展和为社会服务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相关链接】
“表”是古代的一种奏章,多用于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呈表人一般态度诚恳,措辞谦恭,内容读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典范之作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题目讲解】
陈情表,陈是指陈述、禀报;情是指隐情、苦衷;表是指奏章。整体是指陈述苦衷的奏章。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 :同“褥”,草褥子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察:推举 举:举荐 拜:授予官职 除:授予官职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故老:年老之人 矜:自夸 拔擢:提拔 优渥:优厚
盘桓:徘徊不进 薄:靠近 奄奄:微弱的样子 远:离开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有:通“又” 犬马:像犬马一样 闻:使皇上知道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陈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和与祖母的特殊关系,以此作为陈情的依据。作者从幼年的不幸遭遇说起,突出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这部分内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为下文的陈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二部分:作者叙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表达了对武帝的忠诚和对祖母的孝顺。作者先以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尊重,再历叙州郡朝廷对自己的优礼。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次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这部分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为下文乞终养给出了理论根据。随后作者陈述自己出仕的目的是为了图宦达,而非追求名节,从而打消了武帝的疑虑。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四部分:作者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即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的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1)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2)沐浴(古义,蒙受;今义,洗澡。)
(3)奔驰(古义,奔走效劳;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4)进退(古义,做官,归隐;今义,进退与后退。)
(5)辛苦(古义,做官,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
【古今异义】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判断句
(2)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判断句
(4)而刘夙婴疾病 : 被动句
【特殊句式】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探究文本内容】(一)第一段中体现的,李密一定要对祖母尽“孝情”,原因有哪些?试分析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舅夺母志”父死母嫁,祖母躬亲抚养;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至于成立”体弱多病,祖母精心养育;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内外无亲,祖孙互为依靠;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探究文本内容】(一)第一段中体现的,李密一定要对祖母尽“孝情”,原因有哪些?试分析效果。
4.“而刘夙婴疾病……未曾废离”—卧病在床,祖母需要照料。
效果:文章一开篇,浓浓的悲情扑面而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密形单影只的孤寂,祖母困境中的艰辛;仿佛听到了他无助的哀叹,祖母病中的呻吟……至性之言,悲恻动人,为下面的陈述奠定了情感基调。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探究文本内容】(二)在《陈情表》第二段中,李密处于怎样的两难境地?如何狼狈?
两难:朝廷征召,皇恩浩荡;祖母病重,无人照顾。
狼狈:“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连用四字骈句,渲染出严峻的形势。如果一味拒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鉴赏文本语言】(三)第二段接连使用时间词“逮”“前”“后”“寻”,对应的征召词“察”“举”“拜”“除”“当”以及递增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有什么用意?
这些词语都表示新朝对李密的多次征召:从时间上看急迫连续,从形式上看多法并用,从官职上看越来越高,显示出新朝急于需要李密出来笼络人心,而李密推辞之难,这为下文矛盾的解决埋下了伏笔。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鉴赏文本语言】(四)第二段“切”“峻”“责”“慢”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字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这四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朝廷对李密“辞不赴命”越来越生气,责备越来越严重的态度,仿佛可以看到皇帝在那里生气发怒的情形。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分析文本手法】(五)《陈情表》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进行分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分析文本手法】(六)《陈情表》中哪个地方运用了比喻手法呢?请同学们指出文中运用比喻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明确写作特色】(七)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陈情表》的写作特色。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课堂小结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体系建构
《陈情表》体系建构图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课内实践】下列对《陈情表》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中“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不胜”解释为“禁不起”。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区区”是古今异义,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与《孔雀东南飞》中“何乃太区区”的“区区”意思一样。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其中“辛苦”与“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中“上报”都是古今异义词。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情却一天天加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课内实践】下列对《陈情表》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B )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及翻译句子的能力。
B.“意思一样”错误。《孔雀东南飞》中“何乃太区区”的“区区”解释为愚笨、愚拙。意思不同。句意: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你怎么这样没见识!
故选B。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链接高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用“ ,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 , 。”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链接高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默写需要注意的字词有:期、僮、茕、陨。
学习任务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学习任务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课文题目 考查方向 具体分类
《陈情表》 文言文阅读 1.文言实词和通假字:例如,“夙遭闵凶”中的“闵”通“悯”,“零丁孤苦”中的“零丁”通“伶仃”,“终鲜兄弟”中的“鲜”同“无”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实词和通假字的正确含义,以便准确理解文章。
2.古今异义词:例如,“至于成立”在古代指成人自立,而现代则多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告诉”在古代是申诉的意思,而现代则是告诉、对……说的意思。
3.文言句式:文章中的句式多样,包括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以及固定句式等。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句式的特点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课后作业
1. 有人说李密的《陈情表》是真情流露,也有人说《陈情表》是迫于当时形势的权宜之计,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2.整理学习笔记本,完成同步学案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