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2: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等领域,利用了氧气的助然性
B.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却很广泛
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3.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白磷(着火点为40℃)无法自燃
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4.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用热水方便,热水器长期在保温状态
C.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垃圾分类回收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
6.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冬天,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查天然气是否漏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红磷燃烧后生成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和收集装置最合适的是(  )
A.a、c B.a、d C.b、c D.b、d
9.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氧化钙 二氧化碳
B.铝 氧气 氧化铝
C.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D.氯化镁 镁 氯气
10.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12.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节水节电养成良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研发二氧化碳捕捉技术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套是化学常见物质----硅胶。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不溶于水和任何其它溶剂,无毒无味,除强碱、氢氟酸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硅酸凝胶浸泡在氯化钴溶液中,再经干燥活化就可以得到变色硅胶,可用于指示硅胶吸水的程度,这是因为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生成的六水合氯化钴为红色。
材料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大气平均密度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层的1%左右,主要是由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55℃,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大的沙尘暴发生。火星土壤中含有多种矿物,如SiO2、FeO、Al2O3、MgO等,可以冶炼出多种金属,部分金属可以在火星大气中燃烧,此反应可成为火星探测所需能量的来源之一。
(1)写出硅胶的一条物理性质   。
(2)用变色硅胶检验某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火星不适于地球生命生存的原因是   (答一点)。
(4)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   (填标号)。
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
b.将CO2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
14.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若经改进,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的操作图。D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c   。
(2)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备O2。则B中的液体药品是   ,固体药品是   ;实验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为   ;收集O2可选用的装置是   (只填一种方法),原因是   ,检验此方法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完成下列问题。
酥饼在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2)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___。
A.二氧化碳(CO2) B.二氧化硫(SO2)
C.氮气(N2) D.PM2.5
(3)如图是某地现阶段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4)(二)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如图是工业制取氧气的过程。
变化的角度。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空气中氮气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的原理进行。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5)从环保的角度。
空气是一种的宝贵资源,请你写出一条有效保护空气的措施   。
17.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你知道被污染的空气有哪些危害吗?(答三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助然性 可以用于 炼钢、气焊等领域 ,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成分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环境而改变,故B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却很广泛 ,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利用熔沸点的不同可进行分离氧气是物理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
B.空气的成分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C.稀有气体用途很广泛;
D.工业分离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
故选A
【分析】根据所学四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解决问题,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答案】A
【解析】【解答】A. 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低于白磷着火点,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故符合题意;
B. 火星表被赤铁矿覆盖,不缺少金属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体积分数21%,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不相似,故不符合题意;
D. 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大气中又含有水蒸气,故火星地表存在固态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氧气能供给呼吸,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5.【答案】B
【解析】【解答】A. 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可以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B. 为了用热水方便,热水器长期在保温状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符合题意;
C.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资源,符合“低碳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6.【答案】C
【解析】【解答】A. 火灾情况下,电梯供电系统随时可能被毁坏导致停电,以防断电被困,不能乘坐电梯逃离,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为防止爆炸,加油站内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天然气遇明火会燃烧发生火灾,所以检查天然气是否漏气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故错误,符合题意;
D. 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不是过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分析】A、火灾情况下,电梯供电系统可能被毁坏,被困,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遇明火可能会爆炸。
C、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燃烧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植物在黑暗处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7.【答案】A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A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该实验的结论,表示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后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C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B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D.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9.【答案】C
【解析】【解答】A、该反应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由两种,属于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反应物由两种,生成物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反应物由两种,生成物由两种,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C符合题意;
D、该反应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由两种,属于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据此分析
10.【答案】B
【解析】【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12.【答案】B
【解析】【解答】A、 节水节电养成良好习惯 ,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B、 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环境,符合题意;
C、 研发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温室效应产生 ,不符合题意;
D、 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水、空气等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结合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解答。
13.【答案】(1)不溶于水和任何其它溶剂、无味等
(2)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
(3)氧气含量太低
(4)b
【解析】【解答】(1)溶解性、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硅胶的物理性质为:不溶于水和任何其它溶剂、无味等;
(2)由材料一可知:将硅酸凝胶浸泡在氯化钴溶液中,再经干燥活化就可以得到变色硅胶,可用于指示硅胶吸水的程度,这是因为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生成的六水合氯化钴为红色,故用变色硅胶检验某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
(3)由材料二可知,火星表面大气平均密度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层的1%左右,主要是由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氧气含量少,氧气能供给呼吸,生命生存需要氧气,故火星不适于地球生命生存的原因是氧气含量太低;
(4)a、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低,氧气能供给呼吸,生物需要氧气,且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能转化为氧气,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不含氮元素,不能生成氮气,正确;
c、水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故为满足人类在火星上生活,可以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不正确;
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可以满足人类对金属资源的需求,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根据材料一可知:将硅酸凝胶浸泡在氯化钴溶液中,再经干燥活化就可以得到变色硅胶,可用于指示硅胶吸水的程度,这是因为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生成的六水合氯化钴为红色分析。
(3)根据材料二可知,火星表面大气平均密度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层的1%左右,主要是由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氧气含量少分析。
(4)根据空气的成分,火星上的组成分析。
14.【答案】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太低或铁丝生锈;;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解答】实验失败,可能是铁丝表面有一个铁锈,或氧气的纯度太低;
若经改进,实验成功了,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根据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答案】(1)铁架台;锥形瓶;集气瓶
(2)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过氧化氢 水+氧气;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案合理即可)
(3)A;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1)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铁架台,b是锥形瓶,c是集气瓶;
(2)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B中的液体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实验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所以收集O2可选用的装置是C,检验此方法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
(2)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3)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16.【答案】(1)水蒸气
(2)A;C
(3)C
(4)低;大
(5)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解析】【解答】(1)酥饼在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监测范围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二氧化碳和氮气属于空气中的成分不属于监测对象,
故答案为:AC。
(3)A、由图示可知,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故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可以减少PM2.5;
B、PM2.5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和燃煤,如果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以减少PM2.5;
C、因为二氧化碳属于气体,PM2.5说的是固体颗粒,所以C选项中不能减少PM2.5。
故答案为:C。
(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空气中氮气比氧气的沸点低的原理进行。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5)保护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建筑工地粉尘的产生等。(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2)根据空气的污染物分析。
(3)根据减少PM2.5的措施分析。
(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空气中氮气比氧气的沸点低的原理进行。
(5)根据保护空气的措施分析。
17.【答案】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解析】【解答】被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污染的气体会形成酸雨,会污染建筑物,使农作物枯死,被氟利昂污染的空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被破坏后,人体健康,动植物的生成都会受到影响,被污染的空气会危害人体健康等
故答案为: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分析】从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的种类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