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4 17:24: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内容。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学习重点】
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 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
2.作者作品
司马光----《资治通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释。)
3、资料链接:文中人物介绍
孙权---吕蒙---鲁肃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认读: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a、主谓之间可停顿。如:蒙/乃始就学
b、谓宾之间可停顿。如:见/往事耳
c、句首的语气词、连词、关联词、总结性词后面可停顿。如:及/鲁肃过寻阳
2、齐读:对照明确(注意:标注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
3、解读:请结合课下注释用“翻译五字法”和“字字对译”的方法,翻译课文,并把划出重点文言词语。有疑问讨论解决。)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a、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保留不翻译。
b、调:调整倒装句的句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c、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文词。
d、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e、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4、释疑:不理解的词句,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5、疏通文意
三、整体感知,分析人物
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 )学——鲁肃( )学
2.找一找:
(1)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3)吕蒙就学的内容是略写,后面重点写鲁肃的赞学,找出鲁肃“赞”吕蒙学习成果的句子。
3、议一议:
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4、分析人物形象,并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5、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总结存储,拓展练习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拓展练习
(1)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大家积累并应用到学习当中。
【 结 束 语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卷有益。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