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芙蕖》导学案
一, 导入:周敦颐喜爱莲花是因为莲花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洁脱俗的君子品格,明末清初的李渔对莲酷好一生又是因为什么呢?
二,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注音:效颦( )芙蕖( )群葩()菡萏( )异馥)( )草菅()其命
三, 翻译课文:
提示:(1)方法:增删调换留(2)结合课本注释(3)标记不懂的词句小组合作完成
课堂展示:21教育网
(1)重点实词:可人 ,备,秋,逸致,徂,可目,可鼻,异馥,安身立命,病,望天乞水,殆,草菅其命。
(2) 重点虚词:21·cn·jy·com
以,{以芙蕖之可人
{植数茎以塞责
之,{请备述之
{犹似未开之花
{及花之既谢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芙蕖》看作是说明文。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1.(1)详细,完备 (2)借指时候 (3)已经 (4)整年,全年
2.(1)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
(2)至于它适合人们口味的方面,那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吃后使人齿颊生香。
(3)它有五谷的实际作用而不没有五谷的名声,它兼有百花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种植的好处有比种荷花大的吗?
3.《芙蕖》的中心内容是说明“芙蕖之可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头提出说明对象后,分别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加以总结。21cnjy.com
4.两文相比:
文体——《爱莲说》是散文,《芙蕖》是说明文,也可看作是散文。
题材——二者都以荷(莲)为写作对象,尽管二者角度不同。
写法——二者都是托物言志;不过《芙蕖》比较含蓄,它外在形式是说明,而意在托物言志。
立意——《爱莲说》写超尘脱俗的君子之风;而《芙蕖》则立足贫民,写的是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