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
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科目:《语文》 适用年级:高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滨(bīng)水 青茗(míng) 荟萃(cuì) 承载(zài)
B.家喻(yù)户晓 阴霾(mán) 彰(zhāng)显 璀璨(càn)
C.超今冠(guàn)古 卓(zhuó)越 深藏(cáng) 推崇(cóng)
D.哈(hǎ)达 朝(cháo)圣 婚丧 (sāng) 竣(jùn)工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品“浙”里:卧薪尝胆,坚韧不拨是她的风骨。
B. 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训服的野马,任意奔流。
C. “30+”的女演员无戏可演,只能靠综艺增加曝光度。
D. 在节目刚播出的时候,其开篇的至辞感动了无数网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顽石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琢磨,就能变成为一块美玉。/这件事该怎么办,你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B.她说这样的话,自然是不对的,但你不要责怪她。/真没想到,平时害羞的她,昨天在演讲时那么自然,没有半点紧张。
C.育儿内卷化的时代,没有父母能“佛系躺平”。/这只小法斗睡姿可爱,仰面朝上,全身躺平才能入睡。
D.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才是人上人。”
4.下列各项广告文案中,对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
A. 如果肌肤闹情绪,用它就对了!(拟人)
B. 温柔中带有一点叛逆,叛逆中带有一点乖巧。(顶真)
C. 十个人有九个想买它! (夸张)
D. 这款香水有舒肤佳沐浴乳的味道!(比喻)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浙”里:潮声澎湃,浩荡钱江连接山海,湖上春来, 淡妆浓抹相得益彰,清茗飘香,恬淡情致梦回吴越。
B.让我们跟随纪录片“非遗里的中国”,走进那鲜活的“浙”里画卷。
C.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治疗,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D.藏族人民特别喜欢“哈达”,无论逢年过节、拜会尊长、朝圣拜佛、婚丧嫁娶、迎往送来、互致谢意,还是新房竣工、认错请罪等……,都有献上“哈达”的习俗。
6.下列诗句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夕)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宵)
C.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端午)
D.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重阳)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
A.宣纸 B.算盘 C.徽墨 D. 端砚
8.为宣传农耕文化,同学们要在研学基地围墙上写对联。组长写好上联-----“稻浪涌秋涛 稼穑园前留愿景”,请同学们选出合适的下联( )
A.乡村添秀色 纵情歌唱好生活
B.轻犁耕沃土 古今黎庶乐耕耘
C.田风传野籁 桑麻事内话来年
D. 农桑扶社稷 千载耕耘皆事业
9.下列各项中,诗句节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得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6分。
11.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唐.白居易)
1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3.今宵酒醒何处? ,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14.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唐.王维)
15.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唐.杜甫)
16.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唐.李煜)
三、阅读题(24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 ① ,来得② ,来得③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④ ,空气来得⑤ ,天的颜色显得⑥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
《故都的秋》作者 ,中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 社”。(2分)
在下面的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上面句子的划线处。(3分)
(淡 慢 静 清 悲凉 润 )
上文划线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3分)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D.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 但在作者心中无足轻重, 故而用简笔。
第一小节中,成语“不远千里”,表达什么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1.填空。王安石,字介甫,号 ,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2分)
2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3. 下列各项中,对例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3分)
例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表判断的“……者,……也”句式。
“乃”表判断、乃,是的意思。
“名”在这词类活用,解析为动词。
可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北面才这样称呼它。
24.说说以上文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平坦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志”、“力”、“物”之间关系的看法。(3分)
书法题(10分)
26.书写诗歌《声声慢》。
书写要求:书写认真,布局合理,内容完整正确,注重笔法。(落款写:癸卯年冬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文题(30分)
27.应用文(5分)
张小小同学因头痛发热,今天上午经医生诊断为甲流,不能坚持到校上课,医生建议请假一星期(X月X日至X日),请你代替张小小同学向班主任李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完成300字左右的微作文。(25分)
(一)
针对有了人工智能还需不需要背诵课文,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背诵是必要的;有的同学说,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想查什么文章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我们何必还要背课文呢?
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生活中。请叙述人工智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便利的两件事,要求描写生动。
材料中对于有了人工智能是否还需要背诵课文,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语文期末试卷
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202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科目:《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C B B C D D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6分,写错字)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三、阅读题(24分)(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9 22 23 24
答案 B B D C
17.《故都的秋》作者 郁达夫 ,中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 创造社 社”。(2分)
18.在下面的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上面句子的划线处。(3分)⑥
① 清 ② 静 ③ 悲凉
④ 慢 ⑤ 润 ⑥ 淡
(淡 慢 静 清 悲凉 润 )
第一小节中,成语“不远千里”,表达什么感情?(2分)
强调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渴望和决心, 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
21.填空(2分)
王安石,字介甫,号 半山 ,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 。(2分)
2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志”、“力”、“物”之间关系的看法。(3分)
参考:学习和游洞一样,先要有志,这个志就是指学习上要有目标,目标是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有了志,还要有力,就是指学习的能力,没有能力,志等于空想,也是没有用的,有了志和力还是不够的,因为要达到顶峰,学到深处,还需要外物相助。,比如,需要老师的帮助等等。
四、书法(10分)
26.书写诗歌《声声慢》。书写要求:书写认真,布局合理,内容完整正确,注重笔法。请写在书法纸上。
作文题(30分)
应用文(5分)
26.作文(25分)选第 ( ) 题写。
题 目
第2页 共2页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22级语文期中试卷
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202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科目:《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6分,写错字)
,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 。
今宵酒醒何处? , 。
明月松间照,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三、阅读题(24分)(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9 22 23 24
答案
17.《故都的秋》作者 ,中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 社”。(2分)
18.在下面的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上面句子的划线处。(3分)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淡 慢 静 清 悲凉 润 )
第一小节中,成语“不远千里”,表达什么感情?(2分)
21.填空(2分)
王安石,字介甫,号 ,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2分)
2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志”、“力”、“物”之间关系的看法。(3分)
四、书法(10分)
26.书写诗歌《声声慢》。书写要求:书写认真,布局合理,内容完整正确,注重笔法。请写在书法纸上。
作文题(30分)
应用文(5分)
26.作文(25分)我选第 个材料写。
题 目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