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2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自然界存在着碳循环。当自然界的碳平衡被打破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积极采取低碳减排措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践行碳中和理念,某实验中学开展了“我为低碳做贡献”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从碳循环视角看,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任务2探究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
【作出猜想】有同学认为可用水吸收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他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拧紧瓶盖并振荡,软塑料瓶变瘪,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该同学认为自然界中的海水可以吸收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请你评估该观点的问题或风险,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3寻找捕集、利用二氧化碳的新途径
【搜集资料1】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方法是用甲醇作溶剂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用氨水(NH3·H2O)作吸收剂时,控制温度在30 ℃左右,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
【搜集资料2】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先合成甲醇,继而通过约10步反应合成淀粉。与植物生产淀粉所需的60多步反应相比,明显降低了合成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但从经济角度看,要与农业种植竞争,电能利用效率和淀粉合成速率还需要提高数倍。
【交流讨论】(1)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吸收CO2,则它们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用喷氨技术吸收CO2,控制温度在30 ℃左右,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测,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的同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推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资料2信息,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挑战的角度对“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进行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4制定低碳行动方案
低碳行动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努力,请完成下列低碳行动方案。
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
名词 碳排放 碳吸收
个人 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家多种花草
国家 发电方式变革,多用风力、水力发电 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 加强国家之间交流合作 积极研究吸收大气中CO2的技术手段,各国合作共同发展
【参考答案】
任务1:
(1)火山喷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2)光合作用
任务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会使软塑料瓶中气压减小,使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且较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使海水酸化
任务3:
(1)疏松多孔 温度太高,碳酸氢铵易分解 (2)CO2+3H2CH3OH+H2O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从理论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从现实上,要与农业种植竞争,电能利用效率和淀粉合成速率还需要提高数倍
任务4:
节约用电(或减少纸张浪费等) 发展碳捕捉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