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3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当地饮用水的来源及生活污水的净化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项目式探究学习。
活动1水源地水质调查
【调查研究】大家通过实地调查,明确了水源地水质情况,在处理前,该水源除水之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溶性矿物质、有颜色或异味的杂质、细菌等杂质。
活动2参观考察自来水厂
小组同学通过参观考察,绘制了下列自来水厂处理水的过程模拟图:
(1)澄清池主要通过沉降去除大颗粒泥沙,一般会加入适量明矾作絮凝剂,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水池底部铺有干净的细沙,主要起到过滤作用,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进入X池的水含有少量色素和异味,X池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以除去这些杂质。
(4)进入供水管网或水塔之前应通入氯气,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反思质疑】处理后的饮用水是纯水吗 经过讨论之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是纯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3自制净水器
同学们自制右图所示的净水器净化处理生活污水,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其主要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不同使不溶性杂质和液体分离。
活动4检测净化后的水质
【提出问题】生活污水经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其外观已呈无色透明状,但其酸碱度是否达到了排放标准 其中是否含有CaCl2
【进行实验】
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的pH=7
步骤2 取少量净化后的水,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 白色沉淀 水中含 ________
步骤3 另取少量净化后的水,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 产生 白色沉淀 水中含 有Cl-
【解释与结论】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其酸碱度已达排放标准,且水中含有CaCl2。
【反思评价】
(1)有同学认为步骤3中检验出的Cl-不一定来自CaCl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后的水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活动1:
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活动2:
吸附杂质,加速不溶物沉降 除去较小的悬浮杂质 活性炭 杀菌消毒 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
活动3:
过滤 颗粒大小
活动4:
取少量净化后的水,滴到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Ca2+ AgNO3溶液 2AgNO3+CaCl2Ca(NO3)2+2AgCl↓ 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物,这些物质也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洗菜、浇花等(合理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