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3氨气与铵盐(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3氨气与铵盐(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1: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三 氨和铵盐
合成氨工业
一、氨的结构和物性
电子式 结构式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气体 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1∶700)
如何收集NH3?
氨可作制冷剂,利用了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会大量吸热。
喷泉实验
1、实验操作及现象:
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
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氨几乎全部溶于水中,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烧瓶内外 形成较大压强差;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由于NH3溶于水的溶液呈碱性,导致酚酞溶液显红色。
氨的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① 装置气密性好;② 烧瓶和气体要干燥;③ 烧瓶内的气体要充满
还有哪些气体和液体的组合可以形成喷泉呢?
气体 HCl NH3 NO2 ,CO2 ,Cl2 H2S SO2 NO2+O2
吸收剂 水或NaOH溶液 水或盐酸 NaOH溶液 水
1.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B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一水合氨,是一种可溶性一元弱碱。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
二、氨的化学性质
注意:
NH3·H2O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
使用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
氨水 液氨 一水合氨
组成成分
NH3·H2O、H2O、NH3、NH4+、OH- 、H+(少量)
NH3
NH3·H2O
【思考】氨水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如何区分一水合氨、氨水、液氨?
物质分类
注:① 氨水属于混合物,一水合氨属于纯净物;
② 氨气属于非电解质,一水合氨属于电解质。
混合物 纯净物 (非电解质) 纯净物
(电解质)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魔棒生烟)
实验探究:
氨的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魔棒生烟
现象: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
原理:
NH3+HCl NH4Cl (白烟)
NH3 + HNO3 =NH4NO3 (现象:白烟)
2NH3 + H2SO4=(NH4)2SO4
与挥发性的酸反应才有白烟
(可用于检验氨气的存在)
氨的化学性质
思考:从化合价角度分析NH3具有什么性质?
还原性
2.氨的催化氧化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H2O
练习;用单线桥表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思考一:根据氨气的性质思考如何检验氨气?
方法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方法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思考二:生产氯气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测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产生,则说明已发生漏气。写出涉及的方程式。
与氯气等强氧化性物质的反应
8NH3 + 3Cl2 ==== N2 + 6NH4Cl (氨气过量,现象:白烟)
2NH3 + 3Cl2 ==== N2 + 6HCl (氨气少量,现象:白雾)
二、铵盐
1、概念: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NH4Cl、(NH4)2SO4、 NH4NO3
2、物理性质:一般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且易溶于水
常见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如(NH4)2SO4、NH4HCO3、NH4NO3等。
铵盐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NH4)2CO3 2NH3↑+ CO2↑+ H2O
NH3↑+HCl↑
NH4Cl
NH3↑+CO2↑+H2O
NH4HCO3
并不是所有的铵盐都受热生成NH3
2NH4NO3======== 2N2↑+O2↑+4H2O
或高温
猛烈撞击
(可用作炸药)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
2.与碱反应
三、铵盐的检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均变蓝
都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NaOH+NH4NO3 = NaNO3+H2O+NH3↑
Ca(OH)2+2NH4Cl = CaCl2+2H2O+2NH3↑
OH - +NH4+ = H2O+NH3↑
在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与强碱反应产生氨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和制取氨。
四、铵根离子的检验
规范操作:
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碱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在实验室中,利用铵盐与强碱反应产生氨这一性质来制取氨如何实现?
向下排空气
(1)反应原理:
(2)装置:
固+固加热型
(3)收集:
(5)验满:
①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
②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
蓝色
白烟
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用铵盐(NH4Cl)与消石灰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
2NH4Cl+Ca(OH)2 CaCl2+NH3↑+H2O
(4) 棉花作用:
浸有水或稀硫酸,防止与空气对流,吸收多余的NH3,防止污染空气
装置改进
碱石灰的作用:
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环保措施:
浓硫酸(或水)吸收多余的氨气
注意防倒吸
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或NaOH)中制氨气
CaO + NH3·H2O = Ca(OH)2 + NH3↑
NH3·H2O NH3↑ + H2O
2.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作制冷剂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H3溶于水后,水溶液中含氮元素的粒子主要是NH4+
B.NH3在加热且催化剂存在下与O2反应生成NO
C.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D.碳酸铵受热分解产生气体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纯净的NH3
A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1 mol/L的氨水中,c(NH3·H2O)为1 mol/L。(  )
(2) 浓氨水与所有酸反应过程均可产生白烟。(  )
(3) NH3可以用水作喷泉实验,说明NH3易溶于水。(  )
(4) 任何铵盐受热均生成NH3。(  )
(5) 实验室可以用NH4Cl和NaOH加热制取NH3。(  )
×
×
×
×

5.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均正确的是 ( )
C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A 检验某溶液中含K+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B 检验加碘盐中的碘元素 取少量加碘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C 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溶液变红
D 检验某溶液中含NH4+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红
6.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时有6 mol 电子转移

7.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 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 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 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