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提高卷:8.3 摩擦力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提高卷:8.3 摩擦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1 13:08:06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提高卷:8.3 摩擦力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永定期中)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3八下·高明月考)如图所示,手握住水杯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水杯的握力与水杯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手对水杯的摩擦力与水杯自身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放手水杯会下落,说明地球引力改变了水杯的运动状态
D.手对水杯的握力增大,则水杯所受的摩擦力随之增大
3.(2023八下·南京期末) 如图,拉力的大小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和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B.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C.甲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乙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2023八下·相城期末考)某同学一只手拿着羽毛球筒(两端开口)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球筒的上端,将羽毛球从筒中取出,如图所示,则 (  )
A.羽毛球从筒的上端出来
B.说明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C.羽毛球在球筒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向上
D.羽毛球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5.(2023八下·苏州期中)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现将压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在下列图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3八下·西安期中)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木板不掉落,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变大 B.不变,不变
C.变小,变小 D.变大,不变
7.(2021八下·九龙坡期中)如图甲所示,小陶子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木块A叠放在足够长的B木板上,一弹簧测力计将木块A固定在左边墙壁上。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长木板B从右端抽出来,在0~10s内木块A下表面始终在长木板B上,力 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乙所示,长木板B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丙所示,且4~8s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0s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静摩擦力
B.2~4s内,长木板B所受合力为10N
C.4~8s内,地面对长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D.8~10s内,长木板B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8.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用另一只手压在桌面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受到的摩擦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受到的摩擦力大
9.(2018八下·长春月考)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3>f1=f4>f2 B.f2>f3>f4>f1
C.f2>f4>f1>f3 D.f2>f1=f4>f3
二、填空题
10.(2023八下·宁津月考)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1s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N,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1.(2023八下·金安期末)如图,三个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作用于物体,使、、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   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桌面对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的摩擦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走,将做   运动。
12.(2023·永兴模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连接一个定滑轮,长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长木板B上,细绳拴在A上,跨过定滑轮后又拴在B上。已知A的质量为2kg,B的质量为1kg,A、B之间的摩擦力为A重的0.2倍。现在B右端挂一个质量为3kg的物块C,恰好能使B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的各处摩擦阻力,g取10N/kg。由此可知长木板B的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3.小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雨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时,小雨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接触面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棉布. 6 1.8
5 平放 毛巾 6 3.0
①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   有关.
②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雨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 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四、科普阅读题
14.(2022八下·阳东期中)汽车刹车之后
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如表是一个机警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7 4.9 7
14 10.2 28
21 15.2 63
28 20.1 112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刹车后,汽车由于   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如表第一行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3)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   ;当速度增加为原来的3倍时,制动距离增加为原来的   倍;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句话的道理是:雨雪天由于路滑,汽车受到的摩擦力较   ,刹车时难以停下来,减小速度,则   了制动距离,从而使行车更安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四个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力的方向都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和运动方向相反。
2.【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手对水杯的握力与水杯对手的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手对水杯的摩擦力与水杯自身的重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若放手水杯会下落,说明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运动状态改变 ,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故C正确;
D、手对水杯的握力增大,但水杯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与摩擦力仍然相等,则水杯所受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符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物体会受到重力而下降;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压力增大,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3.【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C.在甲图中,B和A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为0N。将A和B看作一个整体,则A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地面对A的摩擦力f=F=8N,故A、C错误;
BD.在乙中,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将AB看作一个整体,则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8N,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分析】将A和B看作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结合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 当用手击打球筒的上端时,球筒受力向下运动,而羽毛球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 故A正确; ;
B.这种操作利用的惯性知识,与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无关,故B错误;
C.羽毛球相对球筒向上运动,则摩擦力向下,故C错误;
D.羽毛球受到重力、摩擦力和筒壁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惯性的知识判断;
B.题干所述操作与惯性有关,而与流体压强无关;
C.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D.对羽毛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当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即此时摩擦力等于重力。当压力减小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因此物体向下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结合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知识分析判断。
6.【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在推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F=G分析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变化,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7.【答案】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由图丙可知,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在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8N,AB之间的摩擦力为2N,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8N-2N=6N,由图丙可知,2~4s内,B做加速运动,由于A和B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2,B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N,则B受到的合力为10N-2N-6N=2N,故B错误;
C.由B中分析得出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N,故C正确;
D.8~10s内,A木块做减速直线运动,此时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由A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出AB之间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发生变化;其次是判断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利用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拉力等于AB之间摩擦力与B与地之间摩擦力之和;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B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也不发生变化,然后在逐个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该题中用玻璃板和桌面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来改变接触面所受压力.
A、甲图和乙图接触面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压力大小一样,因此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故A正确;
B、乙图和丙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因此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
C、甲图和乙图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甲图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感觉甲受到的摩擦力小,故C错误;
D、乙图和丙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丙图压力更大,摩擦力更大,感觉丙受到的摩擦力大,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要研究的因素不同,保持其余因素相同.
9.【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1)甲、丁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此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2)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因此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3)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即f甲>f丙.
故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
故答案为:D.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0.【答案】2;4;4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第1s时速度为零,即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第1s时受到的静摩擦力f=F=2N;
(2)根据丙图可知,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滑动摩擦力为4N。第3s时做加速运动,第5s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4N。
【分析】(1)根据丙图确定1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丙图确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确定第3s和第5s时的摩擦力。
11.【答案】不受;等于;加速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A无相对运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A对C的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所以A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AC一起匀速,所以桌面对的摩擦力等于A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走,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所以将做加速运动。
【分析】、、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A无相对运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以A,B,C为整体,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由于AB间无摩擦力,所以AC间摩擦力大小为F。当取下B,地面受到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所以AC将加速运动。
12.【答案】22;8N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
(1)有题中可知A、B之间的摩擦力为A重的0.2倍,所以fA对B=0.2G=0.2×2kg×10N/kg=4N,B受到A对B的摩擦力向左,B对A摩擦力与A对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B对A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4N,由图可知,木板B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将匀速向左运动,所以,绳对A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4N,又因为该绳跨过定滑轮,所以B受绳向左的拉力大小也等于4N,以B为研究对象,B受A对其水平向左的4N摩擦力,B受绳对其水平向左的4N拉力,B还受桌面对其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C对其水平向右的拉力F,F=GC=3kg×10N/kg=30N,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A对B+F绳+f桌面=F,
所以,木板B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桌面=F-fA对B-F绳=30N-4N-4N=22N;
(2)左侧定滑轮受到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2跟绳对它的向右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测力计=2F绳=2×4N=8N。
【分析】
(1)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
(2)分析左侧定滑轮的受力情况可知,因为弹簧测力计在轴上,即测力计示数等于AB之间绳子拉力的2倍。
13.【答案】(1)水平;使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等
(2)压力;1、4、5
(3)2.3;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摩擦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要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匀速拉动是根据物体受平衡力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因为平衡力大小相等,
(2)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压力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根据图像乙,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物体在拉力2.3牛,此时物体开始运动,即克服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在2N的拉力下无法确定是否匀速直线运动,故选择C
【分析】知道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原理,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最大的静摩擦力
14.【答案】(1)滚动;惯性
(2)0.7
(3)越大;9
(4)小;减小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由于滚动,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刹车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上表第一行数据,可得反应时间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7m/s到28m/s,对应的制动距离由7m到112m,因此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当速度由7m/s增大到21m/s,速度增加为原来的3倍,制动距离由7m增大到63m,制动距离增加为原来的9倍。
(4)雨雪路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汽车制动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摩擦力越小越不易停下来,减小速度,则减小了制动距离,从而使行车更安全。
【分析】(1)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根据公式,可求出反应时间;
(3)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制动距离的变化;
(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提高卷:8.3 摩擦力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永定期中)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四个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力的方向都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和运动方向相反。
2.(2023八下·高明月考)如图所示,手握住水杯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水杯的握力与水杯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手对水杯的摩擦力与水杯自身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放手水杯会下落,说明地球引力改变了水杯的运动状态
D.手对水杯的握力增大,则水杯所受的摩擦力随之增大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手对水杯的握力与水杯对手的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手对水杯的摩擦力与水杯自身的重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若放手水杯会下落,说明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运动状态改变 ,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故C正确;
D、手对水杯的握力增大,但水杯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与摩擦力仍然相等,则水杯所受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符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物体会受到重力而下降;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压力增大,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3.(2023八下·南京期末) 如图,拉力的大小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和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B.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C.甲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乙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C.在甲图中,B和A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为0N。将A和B看作一个整体,则A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地面对A的摩擦力f=F=8N,故A、C错误;
BD.在乙中,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将AB看作一个整体,则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8N,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分析】将A和B看作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结合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判断。
4.(2023八下·相城期末考)某同学一只手拿着羽毛球筒(两端开口)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球筒的上端,将羽毛球从筒中取出,如图所示,则 (  )
A.羽毛球从筒的上端出来
B.说明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C.羽毛球在球筒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向上
D.羽毛球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 当用手击打球筒的上端时,球筒受力向下运动,而羽毛球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 故A正确; ;
B.这种操作利用的惯性知识,与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无关,故B错误;
C.羽毛球相对球筒向上运动,则摩擦力向下,故C错误;
D.羽毛球受到重力、摩擦力和筒壁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惯性的知识判断;
B.题干所述操作与惯性有关,而与流体压强无关;
C.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D.对羽毛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5.(2023八下·苏州期中)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现将压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在下列图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当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即此时摩擦力等于重力。当压力减小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因此物体向下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结合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知识分析判断。
6.(2023八下·西安期中)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木板不掉落,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变大 B.不变,不变
C.变小,变小 D.变大,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在推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F=G分析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变化,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7.(2021八下·九龙坡期中)如图甲所示,小陶子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木块A叠放在足够长的B木板上,一弹簧测力计将木块A固定在左边墙壁上。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长木板B从右端抽出来,在0~10s内木块A下表面始终在长木板B上,力 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乙所示,长木板B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丙所示,且4~8s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0s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静摩擦力
B.2~4s内,长木板B所受合力为10N
C.4~8s内,地面对长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D.8~10s内,长木板B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由图丙可知,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在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8N,AB之间的摩擦力为2N,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8N-2N=6N,由图丙可知,2~4s内,B做加速运动,由于A和B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2,B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N,则B受到的合力为10N-2N-6N=2N,故B错误;
C.由B中分析得出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N,故C正确;
D.8~10s内,A木块做减速直线运动,此时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由A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出AB之间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发生变化;其次是判断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利用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拉力等于AB之间摩擦力与B与地之间摩擦力之和;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B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也不发生变化,然后在逐个进行分析即可!
8.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用另一只手压在桌面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受到的摩擦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受到的摩擦力大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该题中用玻璃板和桌面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来改变接触面所受压力.
A、甲图和乙图接触面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压力大小一样,因此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故A正确;
B、乙图和丙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因此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
C、甲图和乙图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甲图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感觉甲受到的摩擦力小,故C错误;
D、乙图和丙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丙图压力更大,摩擦力更大,感觉丙受到的摩擦力大,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要研究的因素不同,保持其余因素相同.
9.(2018八下·长春月考)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3>f1=f4>f2 B.f2>f3>f4>f1
C.f2>f4>f1>f3 D.f2>f1=f4>f3
【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1)甲、丁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此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2)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因此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3)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即f甲>f丙.
故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
故答案为:D.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二、填空题
10.(2023八下·宁津月考)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1s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N,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答案】2;4;4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第1s时速度为零,即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第1s时受到的静摩擦力f=F=2N;
(2)根据丙图可知,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滑动摩擦力为4N。第3s时做加速运动,第5s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4N。
【分析】(1)根据丙图确定1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丙图确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确定第3s和第5s时的摩擦力。
11.(2023八下·金安期末)如图,三个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作用于物体,使、、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   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桌面对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的摩擦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走,将做   运动。
【答案】不受;等于;加速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A无相对运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A对C的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所以A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AC一起匀速,所以桌面对的摩擦力等于A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走,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所以将做加速运动。
【分析】、、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A无相对运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以A,B,C为整体,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由于AB间无摩擦力,所以AC间摩擦力大小为F。当取下B,地面受到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所以AC将加速运动。
12.(2023·永兴模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连接一个定滑轮,长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长木板B上,细绳拴在A上,跨过定滑轮后又拴在B上。已知A的质量为2kg,B的质量为1kg,A、B之间的摩擦力为A重的0.2倍。现在B右端挂一个质量为3kg的物块C,恰好能使B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的各处摩擦阻力,g取10N/kg。由此可知长木板B的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答案】22;8N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
(1)有题中可知A、B之间的摩擦力为A重的0.2倍,所以fA对B=0.2G=0.2×2kg×10N/kg=4N,B受到A对B的摩擦力向左,B对A摩擦力与A对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B对A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4N,由图可知,木板B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将匀速向左运动,所以,绳对A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4N,又因为该绳跨过定滑轮,所以B受绳向左的拉力大小也等于4N,以B为研究对象,B受A对其水平向左的4N摩擦力,B受绳对其水平向左的4N拉力,B还受桌面对其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C对其水平向右的拉力F,F=GC=3kg×10N/kg=30N,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A对B+F绳+f桌面=F,
所以,木板B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桌面=F-fA对B-F绳=30N-4N-4N=22N;
(2)左侧定滑轮受到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2跟绳对它的向右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测力计=2F绳=2×4N=8N。
【分析】
(1)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
(2)分析左侧定滑轮的受力情况可知,因为弹簧测力计在轴上,即测力计示数等于AB之间绳子拉力的2倍。
三、实验探究题
13.小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雨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时,小雨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接触面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棉布. 6 1.8
5 平放 毛巾 6 3.0
①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   有关.
②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雨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 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1)水平;使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等
(2)压力;1、4、5
(3)2.3;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摩擦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要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匀速拉动是根据物体受平衡力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因为平衡力大小相等,
(2)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压力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根据图像乙,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物体在拉力2.3牛,此时物体开始运动,即克服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在2N的拉力下无法确定是否匀速直线运动,故选择C
【分析】知道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原理,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最大的静摩擦力
四、科普阅读题
14.(2022八下·阳东期中)汽车刹车之后
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如表是一个机警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7 4.9 7
14 10.2 28
21 15.2 63
28 20.1 112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刹车后,汽车由于   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如表第一行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3)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   ;当速度增加为原来的3倍时,制动距离增加为原来的   倍;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句话的道理是:雨雪天由于路滑,汽车受到的摩擦力较   ,刹车时难以停下来,减小速度,则   了制动距离,从而使行车更安全。
【答案】(1)滚动;惯性
(2)0.7
(3)越大;9
(4)小;减小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由于滚动,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刹车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上表第一行数据,可得反应时间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7m/s到28m/s,对应的制动距离由7m到112m,因此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当速度由7m/s增大到21m/s,速度增加为原来的3倍,制动距离由7m增大到63m,制动距离增加为原来的9倍。
(4)雨雪路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汽车制动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摩擦力越小越不易停下来,减小速度,则减小了制动距离,从而使行车更安全。
【分析】(1)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根据公式,可求出反应时间;
(3)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制动距离的变化;
(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