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 认识3个生字,读读写写13个词语,会写67个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质疑: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归纳出:四季之美在哪里?四季之美美在何处?)
3. 教师过渡:作者眼中四季的景色美吗?为什么?请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默读课文,标序号,将问题答案所在的句子画出来,并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投影仪出示句子)
A.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B.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更是别有风味。
C.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一字儿排开,在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声……也构成一首别有情趣的诗。D.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4. 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出每个季节独特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5. 教师小结:四季之美在于景物的瞬息万变的景象中,在于我们观察景物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四季还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美。
三、研读课文,探究发现
1. 分组研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季节。讨论交流:这一季节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景色?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景色的美?(投影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2.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依次出示相关段落并伴有相对应的景色画面或图片)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如:第一组研读春天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染上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等词语体会景色的美感;朗读时要注意“轻轻地掀开被子起床的小女孩儿般的语气”。(教师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指名展示读)
第二组研读夏天夜晚一段时,要抓住“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的夜晚”等关键词体会夏季夜晚景色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朗读时要注意“惊喜地语气”(个别读——展示读)等第三组研读秋天黄昏一段时,要抓住“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夕阳斜照”“别有情趣”“沉沉的大地显得庄严而肃穆”等关键词体会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描写出的一种别有情趣的意境;朗读时要注意“沉静的语气”(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展示读)等。
研读冬天一段可仿照第三、四小节的方法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3.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练习。投影出示:
(1)背诵自己喜欢的季节描写的段落。
(2)填空并完成练习。例如:四季之美美在()。如果说大自然是技艺高超的魔法师,那么她就是四季之魔杖,变幻着()、()、()、()。如果说大自然是资深的摄影师,那么她就是四季之镜头,拍摄出()、()、()、()等一幅幅不同照片。四季之美美在()。
4.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有水平,通过丰富的想象,你们已经和作者一样,成为了一个个善于发现美的生活的有心人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总结:四季之美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美在景色,更美在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一定能感受到四季之美。
2. 拓展:四季的雨、风、雾、霜等景色,是否也像作者笔下的景致一样给人以美的感受?请你仔细观察,写一篇短文与同学交流。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家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搜集有关四季的诗句,摘抄在积累本上。
六、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美在景
四季之风美在人
四季之雾美在心灵
四季之霜美在思想境界
四季之美美在心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