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1 6学年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班组号: 学生姓名:
编制人: 黄春媚 审核人: 编号: 7A0106
课题 第6课 西周的分封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以下知识点: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平王东迁。2、我能从西周的建立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进一步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3、通过本课学习我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从而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学习重点 周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 西周分封制。
一、自主学习(我的学习我做主)1、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的统治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2、周武王在公元前多少年伐纣决战于哪里?灭商后建立了什么朝代?定都哪里?3、西周建立后实行什么制度?目的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对象是哪些人?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4、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的继承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5、西周的疆域是怎样的? 6、西周灭亡的标志是什么?7、东周是在哪一年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二、合作探究1、说说分封制的效果和实质?2、商纣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3、请你画一幅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三、小结提升四、达标测检(教辅资料)五、学后反思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5页至29 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知识链接】西周 ( http: / / www. / wiki / %E8%A5%BF%E5%91%A8 )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 ( http: / / www. / wiki / %E9%95%BF%E5%AD%90 )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 http: / / www. / wiki / %E5%A4%A7%E5%A4%AB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 ( http: / / www. / wiki / %E8%AF%B8%E4%BE%AF )、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合作探究学法指导:1、效果从分封制的作用分析,实质联系分封制的作用和上面的知识链接进行归纳。2、从这两个国王的统治及造成的结果分析。3、细读上面的知识链接,然后再作画。
PAGE
12015 —201 6学年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班组号: 学生姓名:
编制人: 黄春媚 审核人: 编号: 7A0108
课题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识记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我能从地图中找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据图大胆地推测战国七雄的未来发展趋势。3、我要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勇于改革创新、百折不挠、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精神。
学习重点 春秋五霸及齐、晋争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一、自主学习(我的学习我做主)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出现争霸的背景是什么?3、齐桓公能第一个称霸的原因有哪些?他称霸的标志是什么?4、晋文公能称霸的原因有哪些?他称霸的标志是什么?5、楚庄王是怎样称霸的?6、春秋五霸是谁?(请按先后顺序记忆。) 7、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8、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诸侯国?9、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二、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管仲又是如何“相” 桓公的?(2)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3)从桓公霸诸侯的事件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从这些霸主身上你学到了哪些有益的精神?3、你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各是什么特点吗?各有什么历史影响?三、小结提升四、达标测检(教辅资料)五、学后反思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5页至39 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知识链接】1、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2、齐国盛产鱼盐,是东方大国。合作探究学法指导:1、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弄清材料的含义和观点。这是解题的基础。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关键,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1)还原历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作出系统的归纳。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如:(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关键性词语。2、结合春秋五霸称霸的原因和条件回答。3、试从两者的规模、目的分析特点。
PAGE
12015 —201 6学年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班组号: 学生姓名:
编制人: 黄春媚 审核人: 编号: 7A0104
课题 第4课 夏传子 家天下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记住夏朝、商朝建立的情况、夏朝灭亡的时间和亡国时的国王、盘庚迁殷的史实。2、我能说出夏启继承父位是我国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开始,能理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的一种进步。3、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要培养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
学习重点 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学习难点 王位世袭制。
一、自主学习(我的学习我做主)1、禹用什么方法治理了黄河水患?结果怎么样?有什么影响?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朝代?它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它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夏朝社会出了什么?3、夏朝的第二个国王是谁?他是通过创立什么制度当上国王的?他当上国王意味着原来的什么制度被废除?有什么影响?4、夏朝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它的统治中心在哪里?5、夏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是谁?他的统治是怎样的?对夏朝有什么影响?6、商朝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这个王朝也叫什么?是因为发生了哪一事件?7、商朝的统治区域是怎样的?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二、合作探究1、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2、请将夏、商的建立和盘庚迁殷三件历史大事的时间、人物制成简表。三、小结提升四、达标测检(教辅资料)五、学后反思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6页至19 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知识链接】1、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原始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2、①禅让制:是采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这样一种原始方式推荐首领的制度。②王位世袭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首领传承制度。③王位世袭制的出现表明“公天下”已变为“家天下”。合作探究学法指导:1、首先理解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分别建立在怎样的社会基础之上的,然后考虑推动社会前进的就是社会的进步,否则就是退步。2、表格表头为:事件、时间、人物。
PAGE
12015 —201 6学年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班组号: 学生姓名:
编制人: 黄春媚 审核人: 编号: 7A0105
课题 第5课公元纪年法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2、我能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我知道了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利用公元纪年数轴了解这种国际通行的纪年方法。
学习难点 公元纪年的推算。
一、自主学习(我的学习我做主)1、公元纪年包括什么?公元是什么的纪元?它是以传说中谁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年? 2、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多少年?世纪又分什么?你知道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的多少年称“前期”,最后多少年称“晚期”,中间多少年称“中期”?你知道公元及公元前的前期、中期、晚期各是怎么分的吗?世纪初和世纪末各指什么?3、年代是每世纪中以多少年为期的时段名称?一个世纪依次可划分为多少个年代?4、第22页中的年代尺数轴中以什么为原点?公元前的时间和公元后的时间分别在原点的哪边?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二、合作探究(一)如何计算人物或历史事件相距的时间?1、两个年代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如:计算你今年多少岁了?2、跨公元前后的。如计算公元前5年到公元5年相距多少年?(二)世纪、年代的计算方法1、公元75年是多少世纪?2、公元前1600年是多少世纪?3、1997年香港回归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4、公元前475年是处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三、小结提升四、达标测检1、算算夏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2、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算算距今已有多少年?3、公元前2070 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它处于这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4、 公元1978 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它处于这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 五、学后反思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1页至20 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知识链接】一个世纪前30年一般称作早期,后30年称作晚期,其余的称作中期;公元前是倒着来的,因而它的早期应该是年份十位上的数字应在7~0;公元是正着来的,因而它的早期应该是年份十位上的数字应在0~3。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年代的计算:1、不跨公元前后的等于二者的差2、跨公元前后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二)世纪的计算:100年为一个世纪,由于没有公元0世纪,所以你可以用年份的百位数字上加“1”,所算出的就是该年份所在的世纪,再看十位上的数,得出该年份所在世纪中的年代,另公元前的年份记得写上“公元前”。
PAGE
12015 —201 6学年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班组号: 学生姓名:
编制人: 黄春媚 审核人: 编号: 7A0107
课题 第 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懂得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2、我能以司母戊鼎为例,记得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3、我能认识到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 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汉字与甲骨文渊源;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认识商代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一、自主学习(我的学习我做主)1、什么叫甲骨文?甲骨文在哪里出土的?(注:请熟记第30页相关图片)甲骨文有什么特点?它跟今天的汉字有什么关系?2、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它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什么是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什么时期?什么时候走向鼎盛?4、你知道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吗?青铜器有什么特点?5、哪里出土的什么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象征着什么? 另外商代青铜器的代表还有什么?(注:请熟记第31、32页相关图片)6、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什么期为青铜时代?7、商周时期古人称铜为金,故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什么?也叫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西周早期最大的同器是什么?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二、合作探究1、商人为什么要把文字刻在甲骨上?说说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成就有哪些?为什么商代青铜器没有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三、小结提升四、达标测检(教辅资料)五、学后反思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0页至33 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知识链接】1、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完毕后就把结果刻上去,由于当时国王十分重视这一事,所以保存完好至今。2、青铜器的制造过程规模大、繁杂,它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术精湛,气势宏大的司母戊鼎正是当时那个时代辉煌灿烂文明的象征。今天,司母戊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1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铸造了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作为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的礼物送给联合国,现以被永久收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合作探究学法指导:1、联系上面的知识链接1和当时的书写情况回答。3、联系青铜器的制造过程和实际情况回答。
PAGE
1